法家的创始人是谁呢?
春秋、战国等时期管仲、李悝、子产、吴起、商鞅、慎子、申子、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到了战国末期由韩非集其大成。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中法家起源于管夷吾。管仲重视教育,其改革使国家直接在村一级实行征税和经济专制,并将行政责任从贵族转移到专业官僚身上。
管仲辅佐齐桓公,在国内行政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户籍登记、划定国家内部的行政区、颁布法律,并将其抄录下来,张贴在全国各地,供主公的臣民参考。
从管仲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管仲的基本理念是,要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以达成齐桓公的称霸的心愿,需要一定程度的官僚专业知识。
第二个特点是更彻底地背离了传统的规范。管仲承认有效的统治,不能仅依靠贤君作为道德楷模,而必须有赏罚和刑法。这与周朝封建结构的基本信念背道而驰,因为周朝的封建结构在此前希望通过贵族领袖人格魅力,以尧、舜的方式,仅以道德改造来实现有序统治。
在管仲之前,有学者认为,普遍观念是颁布一部法律,就等于君主承认自己的德行有缺,破坏了统治者的合法性。管仲的法典,以及齐国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刑法在社会中的作用被承认。而法的作用也是法家的重要支柱。
虽然如此,管仲却并非哲学家,也无意发展思想理论。因此,现在通常认为商鞅、申不害、慎到及韩非四人为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著作
汉代列举的十部法家典籍中,有两部相对完整地传世,另外两部仅有极不残缺的片段。现存成书最早的是《商君书》,据称为商鞅所著。商鞅是秦国的政治家、其变法改革导致了秦国崛起,成为了春秋战国的大国。
《商君书》部分章节几乎可以肯定是商鞅本人所写,而另一些章节可能出自他的弟子和追随者之手,但也有少数章节是在他死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才著成的。尽管如此,《商君书》的思想观点相对一致,很可能反映了商鞅学派的思想。
现存的第二本著作为《韩非子》,据称为韩非所著。《韩非子》保存相当完好,汉代所列举的五十五个章节均得以传世。
关于全书是否为韩非所撰,仍有争论。各章之间在文体和论证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使不少学者怀疑《韩非子》为多人所作。另一方面,这些差异是反映了韩非思想的成熟过程,或是为了适应不同受众,而且大多数篇章呈现出连贯一致的观点,所以大多数篇章也可能确实出自韩非之手。
《韩非子》被认为在哲学上和文学上都比《尚书》更有吸引力,在中国、日本和西方都有较多的研究。
此外,有部分内容传世的法家著作包括《申子》和《慎子》。其他几部文献在思想上契合法家思想,如《管子》中的数章。《管子》名义上是齐国的改革家管仲(公元前645年)的作品,但实际上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至二世纪之间产生的。另一部著作为《吕氏春秋》(约公元前2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