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杨镐不分兵是否有优势?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萨尔浒之战是明末针对东北后金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此战的胜负决定着双方的攻守之势。很不幸,明王朝在统帅杨镐的率领下失败了,明军自此失去了在东北方向的主动权,只能被动防守。
复盘战役,我们一直在说杨镐的分兵之策实属败笔,若能集中优势兵力,结果必然是另一个样子。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不分兵的话,真的有优势吗?
在我个人看来,分兵不见得是劣势,不分兵也不一定有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明王朝的后勤补给难以支撑
打仗首要打得是后勤补给,毕竟,人过去了他要吃饭补充体力。明王朝为了萨尔浒之战集结了全国精锐士兵,希望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十余万的军队调动所需要的后勤补给是一个天量的数字,更别说还要在东北进攻,更拉长了补给线。
在东北边疆支撑这么庞大的军队消耗、统一行动,明王朝支撑不起来。使用分兵之计可以减轻补给的压力,有利保持军队战斗力。
其次,分兵吸引后金参加会战,利于一战定乾坤
在完成调兵遣将之后,尚未发起进攻,统治中枢便发现已经没有足够的钱财支撑进攻了。面对,明王朝近乎崩溃的财政,明朝内阁一直催促前方将领速战速决,而战争能打起来的前提是后金有意愿参战。不然,他们远远跑开,找不到人,战役根本打不起来。
为此,必然让后金看到胜利的可能,才能一战。怎么办?分兵,将十余万军队分成几路。明王朝可以利用一路拖住后金军队,围歼对方,而后金面对一路明军有胜利的可能。如若不然,面对十余万军队,后金没有能力打得下来,必然是避战。
这样的话前期耗费全部打水漂,明军统帅回去必然会被查办。
最后,天气因素,分兵可能避免全军覆没
明王朝晚期,华夏恰逢小冰河时期,东北严寒更甚于现在。若大军一起行动,需要进军后金老巢,万一在途中出个意外,极易全军崩溃。要知道,溃兵还比羊都不如。明王朝为了此战,调集全国精锐,没有一个人能够负担的起全军覆没的责任。
因此,分兵之后,可以保证大家在不同路线前进,即使一路或几路出现意外,也可以保存下来一部分实力,避免出现全军崩溃的困境。想想土木堡之战,明军的失败在于军队崩溃,而不是战力不行。
若出现意外,能够保存下来军队实力的人,是战是退,都有选择余地,对朝廷也有了交代。退,则不必担心畏敌怯战的罪名,进,也必然有朝廷的命令,可以修整一下,养精蓄锐。
综上所述,是个人关于萨尔浒之战杨镐不分兵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实萨尔浒之战,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土木堡之变,是东南儒文做的一个局,其目的就是搞垮辽东镇,辽东李家在万历年间崛起,成为军方实际第一家,英国公张家以经成了摆设礼仪。同过与皇权的效忠和两代人的浴血奋战,李家以成了万历对抗儒文,特别是东南(东林)一系的重要支柱,所以,在李如松阵亡之后,东南儒文要继续拆解辽东镇,通过打击李氏,来对抗反制万历皇帝,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万历在这一仗之后,不久就病死,而东南儒文所力保和拥护的太子朱常洛(泰昌帝)更是诡异的死亡,此事如永乐之后极其雷同。而快速的更换皇帝,无论是继承者还是更后的太孙朱由校,都失去了皇权对帝国的控制,皇权出不了帝都,而儒文因此更加把持了帝国,导制明末平衡被打破,国家走向衰亡。
朱祁镇是不幸而又侥幸的,他走出了土木堡之困,对儒文的重拳打击,恢复了国体均式平衡。
万历是悲哀的,其奋斗近四十年,使帝国即将从暮色中看到一丝光明前途时,希望失败。
萨尔浒之败,杨镐决对是第一责任人,但杨镐背后,以及在江南丝竹声中,二十四桥边,苏锡太湖畔吃人血的儒文集团,才是罪魁祸首。
不分兵,别人就拖着遛就行了,分兵对方就形成了局部优势。
所以,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解决对方局部兵力居多,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只有解决了这个,那么其他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如果不解决这个,对方就溜着你,一支把你遛死。
所以,这种情况下,步兵就负责地区占领,然后编户齐民。
然后增加骑兵数量,用优势骑兵不断的追击对方,让对方疲于奔命。但是己方骑兵绝不冒进,对方一旦进入森林,就用步兵搜山检海。
也就是说,组成三部分部队,第一部分就是最精锐的骑兵数量在两万人左右,不断追击对方,并且这中间增加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重甲骑兵,万一对方决战,就用重骑兵突破对方的阵型。重骑兵带上2000轻骑兵护卫侧翼,然后直取对方必救之地。
第二部分,增加一股骑马的步兵,数量大概在五万人左右,保证这些步兵能够跟上骑兵机动速度。如果对方进入山里面,这部分部队就进山追击,骑兵在后方保驾护航。这支部队最好装备鸟枪,
第三部分就是普通步兵,这部分步兵作用就是靖安地方,编户齐民,断绝对方的后勤补给的可能,让对方既要疲于蹦命,也要忍冻挨饿,促使对方展开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