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张之洞的关系

QTQ 发表于 2022-12-11 04:16:40

和他老人家有关系吗??最多也是客观的。

他一生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清王朝的统治,但是他在当时还是思想比较开明主张学习西方,是洋务派的代表。

转张之洞生平简介

近代政治家、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壶公、抱冰。因曾创广雅书院、广雅书局,又称广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二年(1863)中进士,授编修。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死后赠太保,谥文襄。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重要领袖人物之一,一生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原则,主张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劝学篇.会通》)。他企图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基础上,“法外国教养富强之实政”(《正学报序例》),增强国势,巩固清王朝统治。他强调“保种”“保”,在洋务派领袖人物中较能维护国家权益,并大力兴办书院和各种实业学堂,对清末教育影响很大。但他坚定地维护封建统治与封建伦理,“斥民权之乱政”(《劝学篇序》),成为近代民主新潮流的对立派人物。

张之洞今存诗近500首,包括题咏酬酢、山水游燕、咏怀吊古等方面,中晚期诗歌多表现封疆大吏的情怀,夹杂一些对内懮外患、国势日下的懮心。他在诗歌上既反对轻浮纤佻,又反对诘屈怪僻,自言“河北老生喜常语”(《哀六朝》),主张“平正不入恶道”(《輶轩语.读古人文集》)。他批评黄庭坚的诗“多槎牙,吐语无平直”,而称扬苏轼诗“荡坦无雕饰”(《忆蜀游.摩围阁》),又说“江西魔派不堪吟,北宋清奇是雅音。”(《过芜湖吊哀沤簃》其四)所以他与当时诗坛上盛行的诗歌流派“同光体”异趋,主要是承袭干嘉诗风余绪,糅合唐宋,采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诸家诗歌路数而出以唐人格调,别开一派。他的诗虽然也有学古痕迹,但不有意标榜古人,也不为时风所囿。他依自己身份,称心而言,以学识才力为根柢,运用自如,无论写景叙事抒怀,遣词都戒浮泛而求切实,用典则避堆砌而求精当,形成一种重厚宽博的风格。古诗如《题董研樵太守太华冲雪图》、《新春二日独游慈仁寺谒顾祠》、《九日慈仁寺毘卢阁登高》、《携家游江亭》、《彭刚直公挽诗》等,近体如《九曲亭》、《悲怀》、《焦山观宝竹坡侍郎留带》等,都能表现这种特色。

张之洞墨迹

张之洞除诗以外,还有大宗奏议文字。骈文也有一定成就。

着有《张文襄公全集》229卷,其中诗文著作包括诗集4卷、古文2卷、骈文2卷。

燕朝北飞 发表于 2022-12-11 04:16:40

有一定关系,虽然不是他主观愿望;

1.上书请求清政府创办新学堂,这件事是中国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促使在辛亥革命后,南方各省迅速独立(因为有许多人认识并支持资本主义革命)

2.求载沣莫杀袁世凯,这件事使得优柔寡断的载沣错失杀袁世凯的决好时机,也使得清帝迅速退位

平淡如水 发表于 2022-12-11 04:16:40

他培养了大量人才。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