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可行度有多高?
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计谋,那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因为这一计谋没有实施,所以就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如果魏延成功了,那么诸葛亮会不会成功匡扶汉室?如果诸葛亮能匡扶汉室,那么是不是就不会有五胡乱华?如果没有五胡乱华,会不会xxxx。后人提出了无数个如果,就如同潘金莲不开窗户中国就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的言论一样。
总之一句话,后人认为子午谷奇谋是千古遗憾,当然也有一些“键盘军事家”认为这件事是脑瘫行为,认为魏延失去了理智,子午谷奇谋就是送死计划。“键盘军事家”的论点很简单,那就是千百年来无人能成功偷渡子午谷,所以魏延也不会成功。首先这番论点破洞百出,我都不屑反驳,其次他们凭什么就认为他们比魏延还厉害?给他们一百个人,他们都收拾不明白,更别说展开这种难度极高的军事行动了。而且他们眼中的子午谷奇谋真的就是魏延提出来的吗?子午谷奇谋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可行度有多高?今天江郎就来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带大家仔细了解一下子午谷奇谋。
有没有“子午谷奇谋”
某内容平台有一句经典的出场台词“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句话运用到这里就是“先问有没有,再问可信度”。历史上的子午谷奇谋有两个版本,分别为:
1:《魏略》: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2:《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目前网友主要是围绕着第一版本(魏略)讨论的,对第二版本很少提及。在这里我想问网友一个问题,你都无法确定魏延的谋略,为什么就直接下定义?要知道这两版本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虽然前半部分都是魏延请求分兵,但是后半部分完全不一样。《魏略》中魏延的战略目标是长安,《三国志》中魏延的战略是潼关,这两个地点差了140km,能一样吗?而且《魏略》版本具有严重的不合理性,其中提到了魏延用十日穿过子午谷,这一硬性条件严重偏离现实。为什么?原因如下:
1:古代士兵日行军三十汉里,急行军的话最高也不过60汉里,而子午谷全长660里(约1700汉里)。也就是说士兵就算满负荷行军,也无法在十日之内穿过子午谷(行军速度数据出自《汉书·陈汤传》)。最快的速度就是司马懿奇袭孟达,八天走了1200汉里,但就算这样魏延也很难做到10天行军1700汉里。
2:子午谷行军难度极高,平地行军和山谷行军完全是两个概念,行军速度要大打折扣。对此我们需要考证一样三国时期山地行军速度,邓艾偷渡阴平和魏延偷渡子午谷的难度差不多,双方速度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你猜邓艾行军速度是多少?1个月走了700里,平均每天才20多里。魏延凭什么就能认为自己的行军速度要倍于邓艾的行军速度?
《魏略》版本的子午谷奇谋缺少这一重要的硬性条件,所以看上去破洞百出,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而且《魏略》是带有政治任务的,诸葛亮的名声非常大,即使诸葛亮去世之后益州地区怀念诸葛亮的人士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以至于诸葛亮去世四十年后陈寿还说:“(亮)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就跟列强无不怀念大清一样,梁、益百姓依旧怀念着诸葛亮。
这是不利于曹魏(司马氏)统治偏远地区的因素,因此曹魏(司马氏)开始动用笔杆子,试图抹杀诸葛亮以及蜀汉对当地的社会影响力,《魏略》也带有这一政治任务。这本书说诸葛亮是主动去求见刘备的策士、诸葛亮是独揽朝政的权臣、诸葛亮北伐就是“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于井底,游步于牛蹄。”这本书记载了诸葛亮大量的黑历史,裴松之都看不下去了,跳出来还为诸葛亮辩解了几句。通俗来讲,《魏略》的作者涉嫌给曹魏(司马氏)当水军。要知道这本书成于魏晋时期,而作者又是曹魏的中郎将,屁股不正是非常可能的。
而且不光是《魏略》,司马彪的《九州春秋》、王沈的《魏书》严重黑化诸葛亮,《魏书》更是说诸葛亮北伐时粮草吃完了,自己就抛下部队逃跑,结果半路病死了。你看看,这种辣眼睛的记载都有。而且都是混口饭吃,谁也没必要触统治者的霉头,为了一个已死且是敌对阵营的谋士把自己金主爸爸得罪了,这划不来。并不是说江郎一味否定《魏略》,而是这件事严重偏离事实,十日行军600里,这不符合常理。外加上《魏略》里面有很多明显就是黑诸葛亮的记载,我很难相信这样一本缺少军事理论且屁股不正的史书。而且《魏略》把魏延描述成一个玩梭哈的赌徒,具体如下:
子午谷奇谋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可行度有多高?
这只是第一版子午谷奇谋存在与否的分析,第二版同样也有黑化诸葛亮的嫌疑。《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和诸葛亮有私仇,陈寿父亲被马谡连累、诸葛瞻小看陈寿,因此陈寿写诸葛亮的时候存在“夹带私愤”的嫌疑。陈振孙认为陈寿“私憾毁诸葛亮父子,难乎免物议矣”,赵翼认为“(陈寿)寿于司马氏最多回护”,陈寿对司马氏隐恶溢美几乎是史学界公认的,他连“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这种事都不敢写。美化司马家必定要黑诸葛亮,所以利用子午谷奇谋这件事来黑诸葛亮军事不行,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但是后世对《三国志》的评价很高,而且“子午谷奇谋”是多本史书记载的事情,直接断言不存在有些莽撞,但是基于《魏略》的作者屁股不正、《三国志》的作者设计泄私愤,让我很难相信子午谷奇谋的真实性。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司马氏(曹魏)为了黑诸葛亮所编造的历史,但是由于历史太过久远,我们已经很难考证了。
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子午谷奇谋的真实性,接下来我们要分析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由于第一版漏洞太多,且我不认为《魏略》的作者描述的历史就是正确的,所以我会基于第二版“子午谷奇谋”来考证其可行性。
第二版“子午谷奇谋”的主要内容:
1:蜀汉兵分两路,魏延带领万人,诸葛亮带领大部队。
2:魏延奇袭潼关,诸葛亮走大陆,双方在潼关回合。
3:诸葛亮不同意,魏延很后悔。(具体见下草图)
第二版“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考证
魏延需要迅速突袭到潼关附近,并且迅速占领重要关隘,比如潼关、武关、黄河渡口。这一点的目的是阻止魏国增援部队去援救长安等地,而此时诸葛亮就可以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清理关陇地区的曹魏守军。翻一下地图,关中平原无险可守,诸葛亮突入关中之后可以迅速清理曹魏守军,并且可以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计划迅速孤立长安等重点城市,并且与魏延会师。在当时曹魏的主要军队都在防范东吴,蜀汉方向的守军比较少、比较分散,因此是有可行性的。但是有两点困难,分别为:
1:魏延需要占领潼关,潼关虽然是险要,但是深处腹地,防备松懈很正常,魏延需要赌自己的运气好,这样才能一举占领潼关。
2:以战养战的战略必须完美落实到位,因为奇袭这么远后勤压力非常大,诸葛亮、魏延军队必须落实到位“以战养战”的战略,如果不成,自己就会失败。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因为关中非常富庶,粮食就地取材也未尝不可。
总结:第二版本的“子午谷奇谋”可行性要比第一版本的可行性大得多,但是并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军事的魅力就在这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战略计划,军事蕴含着无数的不稳定性。谁能想到昆阳之战刘秀会胜利?谁能想到赤壁之战曹操会输?谁能想到邓艾能终结蜀汉的统治?谁也想不到,事后诸葛亮的事情谁都会,但是在事前永远不要下定论,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如果潼关守军无能,那么魏延就会顺利得手,届时关陇地区很有可能成为蜀汉的地盘。魏延是汉中守将,能在众多将军中脱颖而出,我认为其能力、眼光、军事能力都远超键盘军事家。对于“子午谷奇谋”的真实性我仍旧保持怀疑,对于此计谋的可行性,我持保守意见,因为我不是军事家,我不知道当时具体形式,我也不知道关陇地区的百姓民心。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