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少时曾改“罗”姓,继父为何又命其姓杨?
杨士奇者,江西吉安人也。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明朝初年著名学者、重臣。
堂堂一大明重臣杨士奇,少时曾改“罗”姓?因何继父又命其姓杨?
士奇“祖公荣,父子将,皆不仕,以文学行谊重于时”。士奇生于元末战乱时,一岁时,生父即逝。因生活无以为继,母遂改嫁本县罗性,子奇遂随继父姓,改姓罗。罗性字子理,县学教谕,颇有才学。洪武四年,乡试中举,敕免会试,任德安府同知。
士奇自幼聪慧,“偶对语多奇绝”,曾被众亲友誉为“千里驹”。士奇六岁时,见罗姓一应子弟祭祖,唯独不叫自己,甚为奇怪,遂私下问母亲究竟,方知自己身世及艰难经历。
士奇仰慕祖先,怀念先父,遂偷偷在一间客室设先祖神位,以砖块作灵位,每早必虔诚祭拜三世祖先。时日一长,继父罗性得知,遂携其母窗下偷窥,见士奇进退跪拜有矩,神情庄重,不由感动落泪。罗子理明理正直,看出士奇性格刚强,内心深有感触,认为方七岁稚子,寄人篱下竟能不堕其志,不忘祖先,将来必成大气。亦较理解孩子想法,遂为其恢复杨姓,着力培养,并再三勉励其好学上进,卫国效力。
杨士奇少时曾改“罗”姓,继父为何又命其姓杨?
幼时多舛的杨士奇,以布衣才子于建文帝时荐如仕途,累官礼部侍郎,拜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任首辅二十一年,先后历经五朝,与杨荣、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德高望众,声誉卓隆。
《明史.杨士奇传》: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贫甚。力学,授徒自给。多游湖、湘间,馆江夏最久。
永乐二年选宫僚,以士奇为左中允。五年进左谕德。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人有小过,尝为揜覆之。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时籓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岁课其驹。士奇曰:“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帝许中旨罢之,已而寂然。士奇复力言。又不报。有顷,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谓曰:“朕向者岂真忘之。闻吕震、李庆辈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欲因卿言罢耳,今有辞矣。”手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顿首谢。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士奇复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报可。越日,帝召谓曰:“震每事误朕,非卿等言,悔无及。”
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如汉景帝之待卫绾,不亦可乎。”帝即罢弗治。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
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顾蹇义等曰:“朕待御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岂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谢。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