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杨士奇的《游东山记》的翻译
洪武乙亥年,我客居在武昌。武昌的蒋隐溪先生,年纪已经八十多岁,他喜欢道家的书。他的儿子蒋立恭擅长写诗。父子二人都心胸开阔风度洒脱。但过着隐居的生活,不随便与人交往,唯独和我关系不错。
这一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个人,带着童子四五个人,带着酒菜出游。天还未亮就向东出发,过了洪山寺二里左右,再折向北,穿过大约十里小路,翻过松林,趟过山涧。山涧的水流清澈,水深的地方可以载小船。旁边有块大石头,可容十几个人坐。苍松翠柏竹林长的茂密,遮蔽了阳光。这天春风柔和,阳光和煦,草木的花朵灿烂开放,阵阵香气袭人,禽鸟的声音各有不同。于是我们扫一扫石头,坐在上面休息。
坐了很长时间,听到鸡鸣犬吠的声音。我招呼立恭起来,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座小山岗,看到了一片平坦广阔的田地,有十几家茅屋,于是就去拜访他们。一个老头大约七十多岁,白色的头发像雪花一样,披在两肩上,容貌脸色丰腴润泽,像常喝酒的人。他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很多书,立恭找到了一本《列子》,我找到了一本《白虎通》,想拿但难以说出口。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回来坐在石头上,叫童子用芋叶作盘子盛肉,立恭拿起酒壶倒酒,酒杯传了几遍。立恭写了七言近体诗一首,我和了一首。喝酒喝到了一半,有个人骑马经过,是我的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见到我们很吃惊,继而笑了,也不下马,径自骑马离开。不一会儿,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和一个道士一起来了,于是一起饮酒。道士拿出《太乙真人图》寻求配诗。我写了五言古体诗一首,写给他。立恭没有写诗,只是为不停的斟酒道士。道士不胜酒力,下跪道歉,众人都大笑。李千户拿出琵琶弹奏了几曲。立恭折断竹子,凿出孔吹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蒋隐溪歌吟了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跹的跳起舞来,两个童子也拍着手随在他身后跳着。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立恭拿起笔写了几首绝句,用语更加奇妙,于是又再次倒酒,我和立恭喝,一会儿都醉了。
不久夕阳距西边的山峰只有一丈多了,蒋隐溪招呼我回去,他说“快乐难道没有穷尽的时候吗?”于是和李千户和道士告别。途中蒋隐溪指着路边的山冈回头对我说:“这就是我为自己造的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旁的桃花对我说:“明年看花时到这儿来找我。”
回来后,立恭说:“这次出游应该写篇文章。”嘱咐我写作但一直没时间。
这年的冬天,蒋隐溪去世,我为他而痛哭。第二年寒食节,我和立恭事先约好到他墓前祭奠。等到约定的时期我又病了,结果没去。不久,我回归庐陵,拜访立恭在他那儿住一宿和他道别,才开始提笔追记那次出游。未写完,立恭拿去看,痛哭;我也流了泪,于是作吧。但是想器蒋氏父子和我交情很好,况且在武昌多次游历山水,没有比那次更快乐的了,因此努力把它写完。手抄了一篇,送给立恭。
那次游历的第二年,八月戊子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