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之首杨士奇:任期最长的明朝第一内阁首辅
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罢中书省,由皇帝直接亲掌六部,将君权扩大到了顶峰。然而,由于政务实在过于繁重,即便朱元璋再勤政,再是工作狂,独自处理也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改设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此外,还会从翰林院中临时启用官员协助处理章奏。这也成为后世内阁的前身。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建文四年八月特派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七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此后秘书官员常设,渐有“内阁”之称。
内阁中的官员一般以“某殿或某阁大学士”作为官职名,但该“大学士”仅作为兼衔,其正式职务仍为翰林院官员,品级不过五品,其下不设置新官署,职权受到限制。
但内阁官员日常与皇帝接触密切,直接参与对皇帝决策的出谋划策,因此,对朝政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另外,由于朱棣多次御驾亲征,统兵在外,因此,内阁职权日重。
永乐中期以后,当年提拔的阁臣官职益加,内阁也正式成为了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三杨”之首杨士奇:任期最长的明朝第一内阁首辅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因为本就为东宫旧臣,又兼有师生之情,辅佐之功,因此深受信任。明仁宗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此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自此,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
仁宗即位不足一年便驾崩了,其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明宣宗时期,内阁权力开始上升,多人内阁逐渐简为“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至此,内阁已经和过去的中书省别无二致,内阁阁臣也成为了另一形式上的丞相。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梁山泊上的好汉尚且还要排个座次,内阁的权力如此巨大,内阁阁臣又怎么会不排个序,不分个主次高下呢?于是,内阁阁臣,也就有了首辅、次辅、群辅的区别。
在永乐年间,七人内阁组成之初,成祖对内阁有所命令,会下令说“解缙等”;解缙被贬谪后,就改为“胡广等”。因此,有人认为解缙是明代第一任内阁首辅,胡广是明代第二任内阁首辅,如此递推。
但也有人认为,这个时候,内阁只有参预机务之权,权力不大,与后来独掌朝纲的内阁不能相提并论,这个时候的阁臣,并没有资格称为“辅臣”。何况阁臣地位相近,又多在御前议事,首次并无明显区分。
内阁真正意义上总揽朝政,内阁大学士权倾一时,还是要从“三杨”辅政时算起。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内阁大学士开始真正区分首辅、次辅、群辅之别。
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时,内阁阁臣论事,经常以杨士奇领衔,因此,明代大臣罗汝敬称其为“四朝耆臣,二圣元辅”。晚明王世贞追述史事时,也将杨士奇称为内阁首辅。
也是在这个时候,阁臣间的职权差距开始拉大凸显。正统早期,内阁盖章奏票拟的机务为“三杨”执掌,之后杨士奇、杨荣相继去世,三杨仅剩杨溥一人,内阁补入陈循、曹鼐、马愉等新任阁臣,但礼部遵照常例由杨溥主议大事,三人要经过礼部奏请,才得以参预机务,可见不同阁臣职权差距之大。
有名一朝,如果从朱棣设立内阁,解缙领衔七名阁臣时算起,截至崇祯朝,共有内阁首辅86人次,66人。
在所有的内阁首辅中,重复出任首辅次数最多的是四任首辅的李时和夏言。而任期最长的,则要数“三杨”中的杨士奇了。杨士奇任期达19年6个月,堪称明朝第一首辅。
而杨士奇领衔的三杨内阁,也是明代公认的“最强”内阁,正是在他们的合力辅佐之下,开启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打造出了“天下清平,朝无失政,中外臣民”的大好局面,成就了明朝最鼎盛的时期。
故而《明史》记载:“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
杨士奇仕宦数十载,历经五朝,任内阁首辅十九年。明宣宗朱瞻基因病去世后,明英宗朱祁镇年仅八岁,朝政大事,均有“三杨”咨议裁决。史称“正统之初,朝政清明,士奇等之力也。”
然而,这位以贤能著称的杨士奇,晚年却有着不光彩的一面。正是他的纵容和退让,才造成了宦官王振专权,并最终招致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使得明代由盛转衰。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