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唐朝名将李光弼凭借几千人拖垮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

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将,为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史称其“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他虽名气不如郭子仪大,但其军事才能不在郭子仪之下。

唐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曾经的唐朝完整的控制了西域,并且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唐朝能够将西域控制,靠的无疑是唐朝的名将,在唐朝时期,最不缺少的就是名将。不可否认的是,唐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这些人大部分都名留青史。

唐朝在前期无疑是非常强大的,可是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就转弱了,此后的唐朝对西域的控制权逐渐减弱。到了之后,西域就脱离了唐朝的控制。话说回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差一点让唐朝灭亡,假如不是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恐怕唐朝就灭亡了。

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太原之战无疑是重要的转折点。太原之战也被称为太原保卫战,主要的指挥将领就是李光弼。作为唐朝的名将,李光弼虽然姓李,但是他是契丹人,祖上是契丹的一个酋长,也算是个大户人家。由于出身在契丹,因此李光弼从小就能征善战。

可以说是在马背上成长的。作战勇猛的李光弼经常以少胜多,因此立下了赫赫战功。李光弼与同时的郭子仪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在治理军政方面。郭子仪治理军政凭借的是“宽”,以德服人,总是令属下非常感动。

相比较来说,李光弼凭借的则是“严”,靠威严服人。安史之乱爆发后,史思明协调了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共四路大军,十万人,浩浩荡荡杀向了太原。面对这浩浩荡荡的大军,李光弼没有被吓倒。李光弼稳如泰山,立即下令部将修城墙。

此时的李光弼深知,假如不修建城墙,恐怕太原城中的士兵不能够抵挡史思明大军的进攻。以古代修建城墙的速度来看,短时期内想要修建完毕根本不现实,于是李光弼紧急征发城内百姓,加上兵丁,赶紧前往城外深挖壕沟。

同时李光弼下令将壕沟中挖出的土运送到城中,这些土不是为别的,就是用来加高城墙的。壕沟与高墙的配合,使守城的把握迅速增加了很多。太原城中的士兵仅仅数千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下,李光弼可以说毫无胜算。此时的李光弼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光弼充分地发挥了情报作用。面对史思明的进攻,李光弼并不怕,因为他早已获悉精准情报。史思明准备攻城之际,突然伏兵四起,三千胡兵无一逃脱,全部被杀。面对李光弼,史思明一时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于是史思明想到了围困。

毕竟太原城中的士兵少,粮草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围困成为了上策。围困没多久,李光弼看起来就已经坐不住了,于是派人出城,准备向史思明投降。只不过李光弼是诈降。到了约定的投降日期,城门打开,仅有一千多人和一位裨将。

史思明瞬间感到不对,突然之间,营地发出一声闷响,愣是陷下去一个大坑,一千多人顿时被埋了进去。李光弼诈降,为的就是挖通地道,挖地道,然后用木棍将地道撑起,命令一发,只需要用绳子把木棍拉到,地道也就坍塌了。

在这样的时刻,史思明大军彻底的乱了阵脚。现如今看来,正是李光弼的出现,改变了太原的局势。在史思明没有办法的时候,另一个噩耗传来,就是安禄山被儿子杀死了。此时的史思明明白过来,自己不能只顾得太原,还有其他地方要琢磨。

史思明就把蔡希德留下来盯着太原,自己率军返回了范阳。李光弼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率军出击,蔡希德再次溃不成军,太原之围解开。伴随着安禄山的被杀,叛军的情况更加糟糕,平定叛乱已经希望在即。此时的安史之乱已经走向了尾声。

狠人治兵,专治各种不服

别看李光弼姓李,事实上他并非汉人,而是契丹人,祖上是契丹的一个酋长,也算是个大户人家。此人自小就很勇猛善战,多次以少胜多,小小年纪就已经名声在外。他治理军队与郭子仪有不同风格,郭子仪讲究“宽”,以德服人,总是令属下非常感动,而李光弼主张“严”,靠威严服人。只说这些,恐怕有些抽象,咱来说一件他办的事儿吧。

在军中要想立威,杀一个出头鸟是常用的办法。那么谁是这个出头鸟呢?御史崔众。从史书上看,这位崔众也不是什么好鸟,以前就经常欺负上一任节度使,飞扬跋扈惯了,谁知道,如今遇到了一个比他还狠的主儿。

李光弼抵达太原之前,太原的防务暂时由崔众代理,还别说,这哥们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即使李光弼来了,他也没有交出兵权的意思,这让李光弼非常恼火。放在旁人身上,御史这个官职,是要提防三分的,毕竟上边通着朝廷。可是,李光弼根本不理那些,立即命人把崔众给绑了。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不久,朝廷传旨的宦官到了。来太原是给崔众升官的,准备将他升职为御史中丞。宦官问李光弼:“崔众何在?”李光弼说:“众有罪,已拘捕。”于是,宦官就打开圣旨给李光弼看,意思是让他放了崔众。谁知,李光弼直接来了一句:“我今天只准备斩一个御史,如果你宣布诏书,那么我就斩一个中丞,如果任命他当宰相,我就斩个宰相。”

宦官一听,这不是个好惹的主儿,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于是,崔众就这么被杀了。众将士目瞪口呆,立即被李光弼的威严所镇住,无人敢说话。之后,李光弼下达命令时,三军几乎没人敢抬头听的,可见,此人有多狠。

面对大军压境,李光弼稳若泰山,指挥有方

唐朝名将李光弼凭借几千人拖垮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唐朝名将李光弼凭借几千人拖垮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

至德元年十一月,史思明协调了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共四路大军,十万人,浩浩荡荡杀向了太原。而此时,太原城内只有兵丁不足万人,还都是新兵,跟民兵的水平差不多。这阵势可把太原城内的唐军给吓坏了,李光弼的部将赶紧建议修城墙,否则断难抵御敌军的进攻。

李光弼笑了,说:“太原城墙长达四十多里地,如果修墙,没等敌人来打,估计我们自己就把自己给累趴下了。”于是,他就紧急征发城内百姓,加上兵丁,赶紧前往城外深挖壕沟,令人奇怪的是,李光弼还命令他们把挖出来的土都运到城里做成砖坯,众人不解,但也不敢多问。

不久,敌军果然开始攻城,李光弼命令士卒守城,同时用砖坯加高城墙,哪里有破损的地方,迅速将砖坯运到补上。此时,大家才对李光弼的远见佩服不已。壕沟与高墙的配合,使守城的把握迅速大出了很多。史思明的大军强行攻城,碰了一鼻子的灰,被逼无奈,暂时撤军。

地道战屡试不爽,叛军人心惶惶

由于攻城不顺,叛军此时没有其他主意,也就只能展开骂战,过过嘴瘾。谁知道,就连嘴瘾李光弼也不允许他们过。李光弼在军中选拔善于挖地道的士兵,趁夜挖了一个长长的地道,直接抵达叛军的阵前。

第二天,叛军照常骂战,派出嗓门比较大的士兵继续叫骂。谁知,正骂着呢,地下突然钻出一双手,拽着脚脖就给拽到了地道里面,被拖到了城楼子上,当众斩首。这个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叛军中顿时人心惶惶,唯恐地下再伸出那只“致命鬼爪”。

情报准确,奇袭叛军攻城辎重部队,使叛军陷入大乱

由于屡次吃亏,史思明焦急难耐,于是就赶紧命人赶制大型攻城车等攻城器械。由于数量众多,且工期比较近,史思明命人就近取材,在太行山以东伐木制造。不久,三千胡兵护送着攻城器械出发了,这些玩意儿要真是派上用场,还真的够李光弼喝上一壶。

不过,李光弼并不怕,因为他早已获悉精准情报,准备给叛军来一招“对症下药”。正当叛军得意洋洋之际,突然伏兵四起,三千胡兵无一逃脱,全部被杀,攻城器械自然也就喂了火神爷。

大砲威力巨大,叛军军营一撤再撤

看到这个,估计得有人抬杠,唐朝哪里来的大炮。别着急,咱说的是砲,不是炮。中国字很有意思,就这一个偏旁就知道其中的含义了,说白了,就是大型的抛石机。还别说,别看李光弼的人数不多,里面能人却不少,经过钻研,发明了一种巨大的抛石大砲,扔出去,巨石足以砸死二十多个人。在冷兵器时代,这玩意儿对人的心理震慑是相当强大的。

几发大石头砸过来,叛军阵营顿时少了几十个士兵,多了几个大肉饼,于是,大家全部开始退却,赶紧躲到大砲的射程之外去。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史思明还真的没了主意,于是就只剩下一招了:围困。还别说,这招真要命,李光弼很快就扛不住了,决定找史思明讨论讨论下一步的架该怎么打。

专业坑叛军,诈降也能诈出风格

围困没多久,李光弼看起来就已经坐不住了,于是派人出城,准备向史思明投降。此时,别提史思明有多高兴了,这么个死对头,不用再死磕了,多好。到了约定的投降日期,只见城门打开了,城内稀稀拉拉出来了一千多人,领头的却是一个裨将。

史思明顿时觉得不对劲,不是说投降吗,他李光弼为什么不出来?正在犹豫呢,突然之间,营地发出一声闷响,愣是陷下去一个大坑,一千多人顿时被埋了进去,叛军阵营不明就里,顿时大乱,相互踩踏。趁乱,李光弼突然亲自率军杀入了敌营,叛军大败溃逃。

那么,叛军的大营里怎么就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坑呢?不用说,又是李光弼干的。李光弼诈降,其实为了争取时间,他派人继续挖地道,然后用木棍将地道撑起,命令一发,只需要用绳子把木棍拉倒,地道也就坍塌了。

这下子,史思明也疲惫了,完全没了主意。此时,一个大事传到了史思明的耳朵里:安禄山在洛阳挂了。聪明的史思明知道,此时,他的眼光不能只盯着太原,该回范阳谋划更大的事情了。于是,史思明就把蔡希德留下来盯着太原,自己率军返回了范阳。李光弼听说之后,立即率军出击,蔡希德再次溃不成军,太原之围遂解。

可以说,放眼看去,整个太原保卫战,原本李光弼是守方,史思明是攻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李光弼反而四处出击,史思明却一直在抱头鼠窜。事实上,叛军到了这一步真的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伴随着安禄山的被杀,叛军的情况更加糟糕,平定叛乱已经希望在即。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