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萨尔浒之战哪路明军表现最好?

萨尔浒之战明军由杨镐坐镇沈阳,兵分四路围攻后金,最后战败收场。明四路大军的指挥官均有不同程度失误,总的来看,战场表现最好、主观错误犯得最少的是刘綎。

不妨展开分析。

按照战前布局,四路大军分别由杜松、马林、刘綎、李如柏率领,分别从西、北、东南、南四个方向围堵后金,然后在当年农历三月二日于二道关会师。

杜松于二月廿九日出抚顺关,日行百里,很快就到达浑河。当时浑河水流湍急,仓促渡河无异于自断归路。而且杜松低估了渡河难度,车营参将也不找渡河办法,火器部队留在后方了。

杜松渡河后小胜两场。后金中央早在廿九日上午根据杜松行军的火光已探明其线路,其必经之路上也有驻军在筑城,但此时杜松在局部仍有绝对优势。杜松令一部在萨尔浒扎营,一部进攻据守吉林峰的驻军。努尔哈赤当日下午已接近前线,他认为应该利用己方攻击力强的优势,先破萨尔浒,这样杜松的后路就被切断,吉林峰围自解。事实证明努尔哈赤赌对了。

明朝官方认为杜松有勇无谋,又贪头功。从杜松出兵的时间看,称其贪功有苛责之嫌。杜松对战场信息的控制和对部下的统驭之弱才是其失败的关键。

马、杜相距很近,杜松溃灭当晚,马林已知讯息,并在尚间崖南、硕钦山北扎营。同时,北渡浑河的对手也侦知马林部,并选择第二天出战。马林部在杜松部战败后士气低落,第三天全军陷入混乱。马林部殿后的官员集体阵亡,马林自己成功逃回了开原。无论如何辩白,马林部的表现都是极其糟糕的。

此时杨镐急令李如柏和刘綎撤退。李如柏部如代善战前所料,开行缓慢,于是很快得令。但撤退时其部被后金20名哨兵发现,哨兵作疑兵计,李如柏中计,继而发生踩踏,死亡千余人。这种表现恐怕亦不可言佳。

刘綎在杨镐发出撤退令时已深入三百里,直到殉职,刘綎也不清楚杨镐的决策,且坚信杜松部还活着。

二月廿九,刘綎位置暴露,但被判为佯攻,所以早期刘綎部顺风顺水,还斩二牛录,等努尔哈赤解决北面威胁,刘綎已经推进到赫图阿拉外围了。后金主力回援,一部镇守赫图阿拉,监视此时仍然行进的李如柏部,一部在阿布达里冈与刘綎苦战。是日大风,风向朝明军,导致明军火器杀伤力大减,且使自己遭受烟火之苦。

萨尔浒之战哪路明军表现最好?萨尔浒之战哪路明军表现最好?

最终,刘綎战败阵亡,所部朝鲜军在其统帅带领下投降。

刘綎比杜松到位要晚,但他是最偏远的一队,道路也异常崎岖。然而,刘綎却是唯一传回过捷报的一队,其败存在客观因素。至于《明史·杨镐传》中认为后金借杜松部服装诱使刘綎深入被围,则颇有可疑之处:无论是《明史》本传,还是满档均未提及此事;再者,纵使刘、杜二部通信不畅,身经百战的刘綎也不至于会轻易脱离战线。

综上,明军全面溃败,可能只有刘綎表现勉强过关。

参考文献

(后金)《满文老档》

(清)张廷玉等.《明史》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