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为什么非要迫不及待地杀害蔡邕?
东汉末期已经出现朝局动荡的情况,此时各种起义和诸侯割据的争端频频发生,东汉的政权已经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
由于当时的土地兼并导致的各地的豪强都自己佣兵占地,而朝廷内部宦官干政,混乱不堪,由此导致无力管理各地势力,愈发的让当时佣兵众多的豪强分割政权,大有改朝换代的意象。
董卓就是此时期中比较有名的枭雄,他本是东汉末年的军阀和权臣,然他野心勃勃,又拥有当时无人能及的兵力,所以其佣兵而立新主,并作为辅佐大臣掌管实际朝政。
《三国演义》书中初期就对董卓有很多介绍,其在历史上的事迹一直被后人诟病,确实他占据京城,废旧帝,扶持汉献帝,及诛杀朝内大臣等事迹都是导致东汉政局改变,开启三国时代的诱因。
世道之乱就必然有枭雄,再不好的政权也拥有忠诚的拥护者,王允就是东汉末年,汉献帝极为信任的重臣。
王氏本来就是山西有名的望族,家中世代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多年的经营,让王氏家族在朝堂内外都拥有较高的威望。
王允在王氏族中比较看重,他天资聪颖,且拥有通古博今的才华,从小受到家族的影响,并立志要以国家为先,忠君报国,死而后已。
通过多年的经营,王允已然成为被汉献帝颇为信任的臣子,但是皇帝无权,董卓当道,他只能暗自筹划,如何除掉王莽,救汉室救帝王。
比较知名的桥段就是王允运用貂蝉达到离间吕布和董卓二人的目的,巧妙的美人计就让董卓政权彻底分崩瓦解,可见王允的智谋和洞察人心的能力。
王允为什么非要迫不及待地杀害蔡邕?
随着吕布杀掉王莽,表面上看,汉献帝的真正统治才开始,可实际上,东汉末年的统治从来都不是汉帝能决定的,而是由拥有权利的大臣。
由于推翻董卓统治的功臣是司马王允,所以在此之后由他来掌握朝政。为了彻底救汉室于水火,王允并没有对董卓旧部下手,也没有惩处外戚之臣,更别提讨伐自立门户的袁术和袁绍等人,反而是杀掉蔡邕。
官场之上从来都是需要站队的,不同的阵营互相争斗才是正常的现象。
本来为侍中的蔡邕和王允早已沟通,确定互相成为对方的助力,在这之外还有太监和外戚一派。可见,在剿灭董卓后,非要迫不及待地杀害蔡邕,这到底是为什么?
王允这个人忠于朝廷,本人也才华横溢,颇有智慧,做事严格,过于刚正不阿,这是因此,他之前曾敌对过很多宦官,以至于被到处追杀,知道董卓掌权才回归朝廷。
因自己势力不足,又见董卓欺辱幼主,所以他有心铲除董卓。为此他虚与委蛇为董卓出谋划策,暗地里却使用计谋瓦解董卓内部团体。
这样的操作确实有效,只是对于文人来说,所用的计策也是过于龌龊和见不得人,毕竟采用美人计离间,确实不是了台面的。而后来知道这项计策的就有在当时很有名的人,那就是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家喻户晓的名士,他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史书古籍,无一不通。
甚至于,他的女儿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才女,这就是被后世所说的蔡文姬。此时的蔡邕的工作主要就是编纂真实历史的,类似于我们所了解到的司马迁。这人的人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都是要求很高的,他们宁可失去姓名也不会阿谀奉承。
王允为什么非要迫不及待地杀害蔡邕?
而王允所做的事情为了汉朝不假,但是其所用的手段和过程都写在历史之中,很大可能其自己都会觉得有羞愧之感,更会在意后世的评说,又不能劝说蔡邕改写历史,所以他才有心杀掉他。
蔡邕是当世的有学之士,崇拜他和想要追随他的人很多。任何一个人都会因欣赏他的才华而尊重和善待他。
董卓刚掌权的时候也是如此,他明白自己是一介莽夫,并不懂得治国理政,需要有能人相助。
此时董卓就想到了的蔡邕,这位人才之前已经与王允一样被宦官迫害,早已经辞官隐退,现在董卓邀请其出山相助,本来是求贤的姿态,但是蔡邕却不愿意。
因为董卓的名声不好,且本人昏庸好色,欺辱幼主,累累罪行都让蔡邕不想与其为伍,可是董卓以蔡邕家族威胁,无奈蔡邕答应入朝为官,帮助董卓处理朝政。
在这段时间,董卓对蔡邕很是尊敬,很多事情都会询问蔡邕的意见,即便有分歧,蔡邕的意见也会成为其采纳的第一选择,可见董卓对蔡邕的认可。
也许是因为董卓对蔡邕比较好,所以在董卓被杀之后,蔡邕并没有异色,《后汉书》中曾记载,蔡邕只是“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大概就是他没有杀之后快的脸色,反而为董卓而叹息。
这样的表现被主导者王允尽收眼底,他曾在当时就怒怼蔡邕“董卓本是家贼,窃取汉室江山,你作为臣子,必应该一同愤恨,而你却只想到董卓的好处,忘记自己的操守,这不就是不忠吗?”
从当时的情况来讲,确实蔡邕的表现有所不妥,但是也不至于让王允气愤,只能说王允本来性格就是嫉恶如仇,他憎恨董卓,也希望和他志同道合的也能这边,看到蔡邕颇有两面三刀的样子。
王允为什么非要迫不及待地杀害蔡邕?
所以心中对他不满,怕他为了小利而反水也是可能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王允杀掉蔡邕也在情理之中。
王允在整个东汉期间都不算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人,他虽然有才华,但是性格导致他交友少,所以在当时并不是很有名气。
如果王允想要威名赫赫,就需要抓住机会为朝廷服务而建功,正好董卓掌权欺压汉帝,他通过计策杀掉董卓,由此将自己的声望达到最高峰。
获得声望后,王允还因受到汉帝的重视,而成为当时东汉政府实际的掌权人。在此情形下,王允需要做的就是稳固政权,避免反贼卷土重来,所以剿灭董卓的余党是必须要做的。
虽然蔡邕是自己人,但是他的情况特殊,被董卓重用,且其本身威望很高,只要有他的存在,王允的执政就不会顺利,必然会受到约束,甚至还可能存在权利旁落的情况。
这些对权利来之不易的王允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要杀掉蔡邕,这样才能免除之后的忧患。
后世有学者认为,东汉末期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不够客观的,毕竟每个历史上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没有错误。
以王允来说,他本身为了朝廷而用计杀掉董卓,其出发点自然是为君主和汉朝天下,但是不能说他没有自己的私心,毕竟之后,他成为百官之首,掌握至高的权利。
虽然他杀掉蔡邕被后人和当时的文人批判,但是从蔡邕的为人来看,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够立场分明的人,而王允却与其相反,他是界限分明,非黑即白的人,明显两个人不是同类,所以出现后来的事件也是情理之中的。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