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萧规曹随”,曹参真的比不上萧何吗?

曹参与萧何在未追随汉高祖刘邦前,都在沛县做秦吏,相比于秦廷之上的庶长、列侯,两人的官职只有芝麻般大小,本是位卑权轻的两人选择跟随刘邦走南闯北,最终一起夺得天下。在沛县时,萧、曹二人已当上官吏,但萧何为曹参上司,曹参只不是管理监狱的小吏;尽管曹参和萧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曹参领兵出征,而萧何为丞相镇守关中,两人一为将,一为相,但论功行赏时,刘邦还是压下群臣"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的进言,把萧何强行排为第一。当汉高祖驾崩、丞相萧何薨,曹参辅佐汉惠帝时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律而留下"萧规曹随"的典故,被后人认为曹参比不上萧何,真的是这样吗?

一、久居人下,似是天命

“萧规曹随”,曹参真的比不上萧何吗?“萧规曹随”,曹参真的比不上萧何吗?

曹参居于萧何之下,似乎是天命为之。在秦朝未亡时,曹参"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萧何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因此结识了泗水亭长刘邦、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也正是这个小团体最后成功夺取天下。可以看出,这个团体的核心其实是萧何,因为只有他才有能力将众人聚集起来,但他深知自己最多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无法精进一步成为"九五至尊",因此在几人组成的小团体中萧何也做出了他一生最大的投资:交好刘邦,"何数以吏事护"、"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所以其实很早曹参就输了,因为最初几人只有萧何与刘邦最为交好,而曹参对人情世故的敏感度明显不如萧何。

萧何与曹参可以说是一文一武,萧何之文可安邦,曹参之武能定国,因此汉高祖刘邦才如此有自信由曹参为将军,南征北战攻无不克;萧何坐镇后方,为他灭秦绝楚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卒。在天下已定,论功行赏之际,虽然群臣认为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的光辉战绩,但关内侯鄂君的一番话却说到了汉高祖的心坎里:"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这一捧一踩令久居人下的曹参非常不满,萧何没有拒绝而直接接受的态度更是让曹参火冒三丈,原本就有间隙的两人遂不合,曹参不想看到骑在自己头上的萧何叱咤风云,就跑到齐国去,眼不见心不烦。

“萧规曹随”,曹参真的比不上萧何吗?“萧规曹随”,曹参真的比不上萧何吗?

二、各有所长,不宜异同

相比于萧何的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曹参之才在沙场上方才体现,甚至可以说是逢战必克。刘邦开始起事反秦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刘邦,"中涓"其实就是亲信的意思。之后曹参率兵做先头部队,"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后东下攻打薛县,"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此外曹参还参与攻打投降了魏王的方与、丰邑、砀县等地,都攻下来了。曹参打仗非常勇猛,面对秦将司马橺、章邯毫不胆怯,甚至在攻打爰戚和亢父时,曹参身先士卒,最先登上城楼,全军将士无不赞扬敬佩。

“萧规曹随”,曹参真的比不上萧何吗?“萧规曹随”,曹参真的比不上萧何吗?

鸿门赴宴,刘邦仓皇而逃,将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项羽,项羽倒也没有违背"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但这个汉王水分着实不少,不仅有秦三叛将章邯、司马欣、董翳领关中之地,以扼制刘邦,还被西楚霸王勒令只能保留军队至三万人。刘邦那个气啊,但是敌强我弱没办法,"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刘邦忍气吞声接受封号,领兵入汉中,听从张良的建议,烧毁栈道,以示再也无意东出,然而暗地里却秣兵历马,以图东山再起。很快刘邦的机会来了,趁各路诸侯反,项羽分身乏术之际,刘邦命曹参为将军,跟随自己回军平定三秦,后平定叛将王武、程处,曹参都跟在刘邦身边,扫荡诸侯,灭项羽,可以说从刘邦起兵,到夺取天下,很多时候身边都有曹参的身影。

三、终为丞相,造就佳话

项羽已死,天下既定,众将群臣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但汉高祖刘邦心里早有第一的人选,那就是萧何,因为正是内政高手萧何坐镇后方,为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兵卒,刘邦才能屡败屡战,所以关内侯鄂君所说"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正中刘邦下怀。但曹参也是自己左膀右臂的兄弟,不能冷落了不是,于是"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算是稳住了这个群臣公认的"第一"。

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人很早就交好,又年龄相仿,打完天下几人都已过半百,步入晚年的刘邦变得日益猜忌,韩信英布、彭越这些异姓王都没有好下场,就连丞相萧何也难免牢狱之苦,兔死狐悲,常在刘邦左右的曹参是知道刘邦的心思的,还不如趁机躲到齐国,远离这趟浑水。在齐国为相这段时间,曹参尽职尽责,"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悼惠王富於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在齐国为相九年,曹参采用黄老学说,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齐国安集,大称贤相。"萧何死后,曹参入朝成为相国,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然而正是"无为而治",百姓因而安宁不乱,汉朝也得以慢慢恢复过来,故百姓歌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萧规曹随"一辞遂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曹参在内政、治国上确实不如萧何,但不得不承认,曹参"二国,县一百二十二"的战绩功劳足以位列开国第一功臣,只是一直被萧何压着,哪怕因为排名而两人生隙,但从萧何死前推举曹参为相,曹参未收到任命就收拾行李准备上路,都可以看出两人仍相知甚深。可能是年老看开了吧,曹参深知自己治国的能力是比不上萧何的,因此也不在意"万年第二"的诋毁,"续萧何相国,不变不革,黎庶攸宁"。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