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陆军打不过日本陆军?
甲午战争时的中国陆军,之前也打过十余年的太平天国战争,剿过捻军,平过西北、云南回乱,将领也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
甲午战争中,清朝陆军使用的是从德国进口的先进步枪,日军使用的是日本国产的老式步枪,许多日军在缴获清军的“先进武器”之后,竟然还不会使用!
为什么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陆军打不过日本陆军?
大清,你究竟败于何处?
兵力对比
甲午战争前,日本常备军有七个师团,士兵人数20万,甲午战争时达到24万,其中17万参加了战争,日本同时还雇佣了不算入军队的15万人参与了后勤保障。
而清朝加上旧军队八旗,绿营还有淮军等算下来,全国总数为60万左右,其中淮湘楚甘这些曾经与太平军打过,具备相当战斗力的军队总数只有10万左右。
实际不止甲午,之前中法战争,清朝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就团练拉起来的那几万人,分批成几千人一只的队伍,而绿营等世兵制士兵,已经沦为地方治安军队根本不具备战斗力。
清朝懂这个道理所以后来西北、越南、甲午对外作战都是这些几千人的队伍出去打,面对近代制度化的军队,随随便便拉起来数万人的法军日军,清朝砸重金才维持出来的宗族近代军队人数根本不够消耗。
一旦打起来,连军事上最基本的兵力优势都做不到,更别说别的比如后勤统一等。
所以,兵力不占优势。
上层建筑
假如中央想集全国之力打这一仗,地方听不听?四川湖南有能打的军队,即使不考虑调度困难,人家愿不愿来?这些都是问题。
如果说鸦片战争是因为科技代差无能为力的话,那甲午战争更像是国家管理能力的差别。
一边是明治维新后蒸蒸日上同仇敌忾的日本,一边是洋务运动半截滋夕阳西下的我大清。各个地方政府心怀鬼胎,甚至有看好戏的。
比如甲午战争之后福建水师去向日本要战争中被掳走的船只,理由竟然是“你们和北洋水师之间的战斗,管我们福建水师屁事?”
支持力度
人家日本打这仗是天皇带头,民众一心,朝野上下都给了这仗很大的支持,反观大清,清流党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时都一再攻讦李鸿章,攻击淮军,攻击北洋水师,把这场仗视为扳倒李鸿章的契机。
李鸿章也因为怕军队覆没,失去了在朝廷上的地位和发言权,所以指挥混乱,极力避战。
甲午战争根本就不算是清日交战,是李鸿章以自己的私军与日本和大清朝廷上的党争在战,这场仗,没打之前,注定清国就已经输了。
各怀鬼胎
当时朝廷内部分为主战派和调停派,翁同龢主战,李鸿章主张让列强调停。能够形成这种局面,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
古代人常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也”。而朝廷内部,反倒是文官主战,军方主张调停。在这种异常现象的背后,无论文官还是武官都各怀鬼胎。
军事制度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晚晴的各级军官,主要依靠的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军功步步高升的。这批军官,镇压农民起义打打杂牌军还凑合着能行,和久经训练的正规军比较,立刻原形毕露了。
与清国形成对比的是,日本陆军在19世纪80年代改革军制,形成了“师团-旅团-联队”建制,能够集中有限的力量,取得战争的胜利。
重文轻武
中国从汉代以后,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开国后,军队质量迅速下滑的情况,开国时期几万顶别人几十万,下滑后几十万顶别人几万,宋以后更加明显。
大明百万大军让李自成纵横来去,最终丢了北京城。大清被洪秀全的拜上帝军拿下了半个中国,如果是清初刚入关的八旗,我认为灭洪杨是很容易的。
这种军队质量迅速下滑的情况,不仅是制度使然,也是文化使然。重文轻武的政策,愈发演进成为用文防武,说是满朝文武,实则已经全成文官。
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虽有大功,却不能在京城获一职位,武将出身者不能在皇帝身边任职已成定例,一旦遭遇大型战事,朝廷负有全局指挥的责任,却没有军事经验,错误指挥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