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法家治国,为何千百年来法家渐衰,儒家兴盛?

中国一直被称为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之国,但实际上我国文化思想最为争奇斗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是我国各种思想、各种主张相互碰撞火花的年代,是各种文学和思想百舸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百家争鸣就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形成了各种思想,而基于这些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来互相争奇斗艳的学术局面。在当时数得上名字的有上百家,因此被称为“诸子百家”,但是实际上影响最为显著的只有12家,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方技家。

而各种流派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到,流传最为广泛,最受推崇的就是儒家学派。从汉武帝时期甚至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风气,但是如果真的从是否有利于治国来说,最为适用的和实用的还是法家。

首先从儒家和法家的学派思想来看,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提出“不分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而法家的执行者最初是秦朝的统治者,秦朝当时作为最为鼎盛的国家,正常来说是最容易让法家宣传和鼎盛起来,在历史上也确实由于这样的原因法家因秦朝强大了一段时间。

法家治国,为何千百年来法家渐衰,儒家兴盛?法家治国,为何千百年来法家渐衰,儒家兴盛?

但我们知道秦统一六国,原本想传代万世,但由于后期的秦朝腐朽,在秦二世就逐渐走向衰败灭亡,随秦朝兴盛的法家也逐渐走下高台,秦朝的灭亡也让人们思考,以法家作为主要治国思想流派的秦国为什么走向灭亡?

其实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秦统一六国以战制胜,而在统一之后又在不断的征战,使得百姓生活常年处于战乱之中,生活水平下降,生活状态无法安稳度日,而在这种境地又以严苛的法家思想来进行治国,自然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矛盾。

而在汉朝时期就吸取了秦朝的经验,实行“无为而治”,给百姓以充足的空间和自由进行生产劳作,一段时间内也确实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汉朝时期社会形势错综复杂,为了更好的实行中央管理,就要思考如何让臣民拥护中央、遵从中央,如何选拔官员管理偏远边陲之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为而治显然达不到效果,因此汉武帝在各种学派思想中选择了儒家。

儒家主张仁、恕、诚、孝,重视品德修养,和法家用外在条款来约束人相比,儒家是在思想上教化人,它所提出的责任思想、忠孝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一定程度上统治思想的体现,以思想来不断教化臣民和中央相统一,潜移默化的影响臣民,最终期盼形成“天下大同”的理想状态。

儒家超越法家成为历史的选择,大多数原因正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的影响,正所谓“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而当社会制度和社会的治理结构不断变化和更新,其学术思想也将会不断涌现新的潮流。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