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朝的杨士奇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士奇的确是明朝最著名的学者和大臣之一,如果没有他,朱高炽就不是后来的明仁宗皇帝了。
杨士奇是大明四朝元老,他大权在握风光无限,可谁知道年轻时候的杨士奇又经历了多少苦难呢?
杨士奇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当他还只是给一岁婴幼儿的时候,父亲就在战乱中去世了。杨士奇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找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她选择改嫁给了一个叫罗性的小官员。
杨士奇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在战火连天的年代依然不忘让儿子读书,杨士奇本身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五岁就能背诵《大学》。杨士奇的继父虽然是一个官员,而且还是当时有名的名士。但是此人性格孤傲,看不起人。杨士奇随目前改嫁到罗性家里后,自然不会给这个外姓孩子好脸色看。
能给杨士奇一口饭吃,有书读就不错了,但即便是这样,杨士奇也必须付出代价,那就是他必须改姓罗。这种事情在我们看来似乎很正常,但杨士奇可不会这样想。虽然杨士奇小心翼翼的在继父家生活,但他依然不忘自己的生父。在杨士奇八岁的时候,罗性一家都去祭祀先祖,杨士奇也想祭祀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是他偷偷地用石块和泥土堆积了一个所谓的神位,然后无比虔诚的给亡父跪拜祭祀。杨士奇的这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被继父发现了,罗性不仅没有因此事责怪杨士奇,还对这个年仅八岁的“儿子”刮目相看。
罗性认为杨士奇才八岁就懂得忍辱负重还不忘根本,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觉得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所以罗性开始重点培养杨士奇,并让杨士奇继续跟着他的生父姓杨。只可惜罗性在一年后就被贬官流放,杨士奇家境依然贫困,他不得不在15岁的时候就去给人当私塾老师。虽然当时的教书先生并没有多少工资,但至少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学习提高自己。杨士奇自己已经够贫困潦倒了,他还把自己一半的工资分给另外一个比自己更穷困的朋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仗义的人啊。杨士奇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就应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可以贫穷,但不可以志短。杨士奇爱读书,而且极有天赋,他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书呆子。杨士奇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当上了一个训导的小官,可惜在工作中不慎将官印给弄丢了。这在当时可是大罪,有可能会坐牢的,杨士奇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上报,而是弃官而逃,因为他还有满腔抱负没有实现。(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的过错,所以当时的朝廷不可能花太多心思去抓捕他。)
历史上明朝的杨士奇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士奇继续流亡教书谋生和学习,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建文帝要召集儒生编撰《太祖实录》,杨士奇饱读史书,文学功底非常扎实,他被保举提升为编撰官员。
《太祖实录》的主编方孝孺非常重视杨士奇,多次在工作中提拔这位年轻人。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杨士奇和解缙一起成为了明朝的首任内阁重臣。
杨士奇在面对太子纷争的时候非常聪明,他既拥护朱高炽又不张扬,是心机和城府很深的人。杨士奇的为官之道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杨士奇擅权谋,他不做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也不棱角分明得罪人,他只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体现自己的价值。正是因为杨士奇在朱棣去世的时候拼出老命给朱高炽通风报信,这才让朱高炽顺利登上皇位。
杨士奇是古时文人学习的楷模,著作出许多文学作品,他为官刚正不阿体恤百姓生活疾苦。
但杨士奇在教育儿子方面可能就有所欠缺了,他的大儿子杨稷是一个骄横残暴之人,因杀人被告,以至于影响到了杨士奇的一世英名。虽然明英宗没有惩处和责怪杨士奇,杨士奇感恩戴德之余也最终因儿子之事忧虑而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