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李悝在政治方面做了哪些改革?

国子 发表于 2024-08-02 21:59:08

孔子在世时,就曾批判子夏为政“欲速”和“见小利”,《论语·子路》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是在告诫子夏为政要稳,不要总是盯着“小利”。

其实子夏的这两种倾向,在治国上就表现为了追求变革和看重经济发展,而李悝的变法也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我们接下来就看看李悝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变革。

子夏是魏文侯、李悝等人的老师,也就是说在早期魏国的变法中,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而儒家思想中的选贤任能等思想,在魏国选用人才能方面,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不过如果深究魏文侯的用人之道,其实在理论方面宣传的是儒家思想,而在实际中还是采用了李悝的法家主张,正如《说苑·政理》中记载的李悝提出两项主张: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

其实这就是李悝变法中政治改革的核心,这两项主张也都得到了魏文侯的认可,而继李悝之后吴起和商鞅的变法,其在政治上的改革也是以“废除贵族的世卿世禄制”为核心的。

其中的“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又数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贯彻的最好,因为自商鞅变法后,山东诸侯国就成为了秦国人才的储备库,源源不断的“外国”人才在秦国强大的路上贡献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此可见李悝变法的影响之大,在当时的魏国,李悝的这两项主张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威力,最直观的现象就是魏国在魏文侯时期(也仅仅只是魏文侯时期)人才济济,四方人才蜂拥而至,最终把早期魏国的改革推向高潮。

就這樣這樣吧 发表于 2024-08-02 21:59:08

他鼓励农民勤劳耕作,提高产量,适当减轻徭役和赋税,给他们一定的利益。同时,鼓励他们开垦荒地,把田头道边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扩大耕种面积,实现粮食增产。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