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人李悝怎么读
魏国人李悝的拼音:lǐ kuī。
一、魏国人李悝的介绍
李悝(公元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战国时期魏国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李子》。
二、关于悝字
拼音:kuī、lǐ。基本字义:“悝”的基本含义为嘲笑,诙谐,如“悝穆公于宫室”;引申含义为忧愁,如“云如何悝”。
三、说文解字
1、原文是啁也。从心里声。出自《春秋传》有孔悝。一曰病也。苦回切。
2、说文解字注
啁也。口部曰:啁,嘐也。啁卽今之嘲字,悝卽今之诙字,谓诙谐啁调也。今则诙嘲行而悝啁废矣。东京赋曰:悝缪公于公室。李注:悝犹嘲也。从心里声。苦回切。古音在一部。
春秋传有孔悝。卫孔圉之子也。见左传哀公十五年。许偁此者葢悝字汉人少用也。一曰病也。释诂曰:悝,忧也。又曰:㾖,病也。葢忧与病相因,悝㾖同字耳。诗:悠悠我里。传曰:里,病也。是则叚借里为悝。
四、李悝变法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的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