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蒯通的口才和谋略真的能和张良比肩吗?

夏昊 发表于 2024-04-28 19:49:09

蒯通所处的时代是秦末汉初时期,他是河北省范阳人,关于蒯通小时候的事,相关史料无记录,但长大后的蒯通却成了古今无二的能言善辩之士,这是诸多古代史料所记载的,蒯通拥有一张伶牙俐齿,他极善于陈说事物的利害关系,让当世英雄豪杰都纷纷信服。

公元前210年,农民起义军陈胜命令他手下的大将武臣去攻取赵地,武臣统率的大军很快攻到了范阳城下,武臣遇到了蒯通,蒯通主动向其献了“传檄而定”的计策,蒯通让武臣用很多豪华的车辆来迎接首先投降的范阳县令,并派大量骑兵护卫他在赵、燕两地边界之地周游炫耀,武臣不解蒯通之意,蒯通对他说:“你让首先投降的城池守城官得到了荣华富贵,那么,很多其他未投降的城池守将们就会相互转告,他们便会不战而降了,如果你采用武力去夺取范阳城,那么,那些未投降的城池便会拼死抵抗。”

武臣觉得蒯通的话言之有理,故而,他采纳了蒯通的计策,果然没多久,有几十个城池都纷纷向武臣投降,这便是《孙子兵法》里面所言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形成了相互对垒的两股强大力量,他们相互厮杀而难分胜负,蒯通看出了在齐地称王的韩信将是决定天下局势走向的人。

于是,他向韩信说:“现在汉楚争雄而打得难解难分,将军百战百胜而占据齐地为王,如果将军帮助汉,则汉夺得天下,如帮助楚,则楚得天下,将军不如反汉自立,而联合北方的赵、燕两国,则将军便可以与汉、楚鼎足而立,那么,三分天下可成,接着,将军再以仁义广结人心,以将军的智谋和勇武,天下终可归将军!”

韩信觉得蒯通说的话太有道理了,但韩信认为刘邦有恩于他,他不想背叛刘邦,蒯通又急着对韩信说:“俗话说功劳盖过君主的人必不会有好下场,将军而今智勇天下第一,已平定北方大部分地区,正是功高震主的人!我真替将军的前途担忧啊!”韩信想了想,他虽然赞同蒯通的话,但又不忍背弃刘邦。

而且,韩信很自信的认为自己如此巨大的功劳,刘邦必不会剥夺他的齐王位,但历史证明韩信大错特错,刘邦之后虽然没有杀死韩信,但将其贬为候,而韩信终死于刘邦夫人吕后手中,韩信直到临死前才醒悟过来,他才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蒯通的良言,韩信死时说出了蒯通对其言语之事,这让吕后知晓了。

吕后将其转告给刘邦,刘邦派人将蒯通从齐地抓到京城,刘邦已经打定决心杀死蒯通这个鼓动谋反之人,但在危机之刻,蒯通靠自己的辩才救了自己,他对刘邦说:“狗只对主人温顺,它对外人会狂吠!当初,齐王韩信就是我唯一的主人,而皇上则是外人,当初,群雄并起,天下的人都将夺取天下,来完成皇上企图完成的事,只是他们能力不够,难道,你要把他们都杀光吗?”刘邦听了蒯通之语,其认为太有道理了,故,刘邦无罪释放了蒯通,如果不是蒯通举世无双的辩才,也许他就死于刘邦之手了!可见,在危难时刻,出色的口才是能救人性命的,蒯通拥有可以与“谋圣”张良一样的智谋,但他的智谋却没有得到大用,最终让他无法取得张良那样的成就。

当初,韩信如果能听取蒯通的计策,那么,凭借韩信出色的军事才能,加之拥有杰出谋略的蒯通的辅佐,则天下可能就是韩信的了,但韩信不愿意背叛他心目中所谓的“仁主”刘邦,而没有采纳蒯通的谋略,蒯通拥有出色的才能,只是可惜他没有像张良一样遇到明主,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人拥有再杰出的才能,如果不给他提供施展的舞台也没用,在东汉末年时期,坐镇荆襄地区的刘表的手下谋士就有蒯通的后人,如果能把蒯通放到现代来的话,那他一定是现代的最佳辩手,一个拥有出色的口才的人,其一定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人。蒯通能在韩信称王时提出“三分天下”的计策,可以说他的才华丝毫不亚于诸葛亮,这是楚汉齐版本的“三分天下”。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