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和崔莺莺的故事
元稹与崔莺莺相识的那一年,元稹在山西做九品芝麻官,而崔莺莺则跟随家人在路过山西永济时遇到军匪,出于善意,元稹和军匪交涉保护了崔家的钱财和性命,元稹在崔家设宴答谢他时结识了崔家大小姐崔莺莺,两人很快互生情愫并每天半夜进行幽会,其诗句“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写的便是当时的幽会情境。
但好景不长,在崔家住了数月后元稹要奔赴长安参加吏部选拔考试,元稹与崔莺莺面临分别,在元稹临行的前一天,崔莺莺还强颜欢笑的送别元稹,元稹虽不舍但还是选择离开。
不料选拔考试未中,元稹寄信与崔莺莺诉苦,崔莺莺回信道:保重身体,千万珍重。元稹看完后得意洋洋的拿给众人观看,于是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位痴情女子爱慕着元稹。
其后的两年中,元稹与崔莺莺之间的感情剪不断理还乱,直到元稹顺利通过吏部的第二次选拔,才正式和崔莺莺提出分手,崔莺莺无奈的嫁给别人,元稹在得知她嫁为人妇后以“表哥”身份来到她的夫家相见,但被崔莺莺拒绝。这之后元稹便娶了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后又娶过他人,崔莺莺只是他年少时的一场艳遇而已。
也许是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崔莺莺的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
扩展资料
元稹,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属河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义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为歧州参军,祖父元悱官至南顿县丞,父亲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
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韦丛,娶韦氏之前曾与一女子颇有私情,此女便是崔莺莺。关于崔莺莺,描写较多的乃是元稹的《莺莺传》(又叫《会真记》),《莺莺传》则成为王实甫撰写《西厢记》的蓝本。
在《莺莺传》里,元稹开篇这样写道:“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张生游于蒲时,在军人骚乱抢掠中保护了寡母弱女的崔姓表亲,由此识得表妹崔莺莺。崔莺莺“垂鬟接黛,双脸销红”的美丽,“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俏丽让张生顿生爱慕。
后来,在莺莺丫环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私会西厢下,成了云雨。自此之后,莺莺“朝隐而出,暮隐而人”,与张生私会。《莺莺传》里的张生其实就是元稹自己当年与崔莺莺的故事,张生为元稹自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稹
崔莺莺是元稹作品《莺莺传》中的主人公,但这个故事确实是真人真事。该事具体细节出自于《旧唐书元稹传》: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一个读书人张君瑞,因外出旅行住在蒲地的普救寺中。这时有一姓崔的的官员的孀妇回长安,路过此处也暂住普救寺。
当地的守军将领突然去世,他的部下趁机扰乱抢劫。崔家既有钱财又带着年轻的女儿,害怕被劫掠,惊惶而不知所措。
幸亏张君瑞与蒲地一位将军是好友,请来了一些士兵保护,得以安全度过危险期。不久,地方安定了,崔家设宴招待张生表示感谢。
张在席上看见崔家姑娘莺莺美艳非常,爱上了她。托婢女红娘多次致意,莺莺不理。后来红娘告诉张生,姑娘喜欢文词,于是张生写了两首七绝《春词》托红娘转送莺莺。
从此二人私下往来了前后两个月。后来张生因进京赶考,只好与崔氏分别。约定考取后回来求亲。谁知没能考取,张生只好留在长安不归。
两年多以后,崔已嫁别人,张亦另娶。后来张生经过崔的夫家,以表兄的名义求见,崔始终不见,张生有些生气,崔莺莺知后拒绝见他。
扩展资料: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元稹乃汉化鲜卑后裔,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以弱冠之年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至交(后世称“元白”),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成就卓著。
他虽才干出众,曾一度官至宰相,但受党争及佞臣的排挤,却四遭贬谪,漂泊多地。家庭生活也动荡不幸,爱妻病故,三遇婚变。当然,还有不少坊间流传的他与名伎才女薛涛、刘采春的轶闻。
其仕途与感情屡经坎坷。无论世事沧桑,他一直坚持以诗文抒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一颗赤子之心悦赏并关注世间烟火,歌咏那些刻骨铭心的美好情愫。
这从其遗留的作品中便可窥知。令他一见倾心,始终放不下,忘不掉的是那个才貌双全,冰雪聪明的崔莺莺。这个女神的一颦一笑,哪怕只言片语都深深印刻在他的灵魂里。
元稹与崔莺莺互为初恋情人,金风玉露一相逢,却佳缘难续,怎能不刻骨铭心、生死难忘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崔莺莺
元稹一直很自负,他总是认为他没有功名是因为他不想考取,他没有女人是因为还没有女人令他心动。在那一年的春天,在那个寺院里,他遇见了一个名为崔莺莺的女子。一个貌比王嫱,才堪文君的女子。一个那么符合他所有要求的女子。在小小的寺庙里多次偶遇之后,他已经渐渐不满足仅仅一笑一回眸。他感觉有许多话想对她讲,而她,她一定也喜欢听。
于是,他给她写诗。他将诗扔在她脚下,她将汗巾抛到地上,然后一并收回袖管。只是,这是她对他仅有的暧昧,只是,这一点点的暧昧令他挂怀。她的傲慢令他气愤,令他心生怨譵。可是他从不去想自己的懦弱。他还记得写给她的一首诗的内容:春来频行宋家东,垂袖开怀待晚风。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惹阮郎。
元稹不喜欢这首诗。他在这诗里明白了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伟丈夫,连表白都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是我爱上了你”,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而是将过错推到她的身上,是她“流出门前惹阮郎”。
于是他写了一本书,幻想出一个张生,一个误了莺莺终身的薄幸男人,满足了自己被忽视的感情。完成了对莺莺的报复,毁了她的名节,可怜的元稹,爱也要在诗里去爱,报复也要到书中去报复。
这本书的原名好像是《会真记》
流传了那么多年,好像又被人改作《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