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皇贵妃绑架储君,明末的皇权争夺战

封建王朝的宫廷总是一个风波不断的舞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红丸案"刚刚平息不久就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移宫案",这一案件还要从朱常洛的宠妃说起。

朱常洛当太子时地位一直不稳固,万历四十一年,太子妃郭氏去世后就再未立过妃。梃击案过后,朱常洛的太子地位逐渐的稳定下来,生活大大改善,加之郑贵妃又送来了不少美女,使得东宫嫔妃渐渐多了起来。那时最得朱常洛宠爱的是两个选侍,两人都姓李,分居东宫的东、西两厢,因此被人们称为东李和西李。这其中由于西李最善解人意,最得朱常洛的喜爱,在朱常洛即位时,由于身边没有太子妃,便将人称西李的李选侍带进了乾清宫。这位李选侍虽然出身低微,但却与郑贵妃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借自己得宠,从朱常洛一即位就开始插手朝政,又因朱由校朱由检两位皇子也交与西李照顾,尤其是朱由校,自从他一降生,其祖父万历皇帝诏告天下,这预示着他将成为皇位继承人。

此后,李选侍与郑贵妃相勾结,她支持封郑贵妃为太后,郑贵妃也支持将李选侍封为皇后,双方一唱一和在光宗耳边吹风,尤其在泰昌皇帝卧病之时,两人更是加紧了活动。但是由于群臣的反对,郑氏封为太后一事最终受阻,而李选侍却因手中控制着皇位继承人朱由校而更加肆无忌惮。他不满意封自己为皇贵妃,强迫朱常洛封她为皇后,并拉着皇长子朱由校,要他为自己说话,这使朱由校言不由衷的对众臣说要封皇后。可是此时没有皇帝的命令,是断不可草率行事的,于是内阁首辅方从哲再至塌前将情况奏明皇帝,而皇帝重申了封李氏为皇贵妃之命,宣布这一旨意后不久泰昌帝便驾崩了。

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皇贵妃绑架储君,明末的皇权争夺战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皇贵妃绑架储君,明末的皇权争夺战

由于皇帝死的突然,身边也没有大臣守候,更没留下任何的遗言,而李选侍身居乾清宫,最先得到消息,她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便立即进行布置,他将储君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并命令宦官手持木棒,禁止大臣进入,准备以此来要挟,迫使群臣答应她的要求。李选侍的这一行动真的能够奏效吗?其实,皇帝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群臣的耳中,他们不约而同的向乾清宫奔来。不料,在乾清宫门口却看见了一群手持木棒的宦官,不许众人进入,大臣们知道这是李选侍做了手脚。大臣杨涟素以忠勇刚烈闻名,此时更是怒不可遏,他冲上前去推开了守门的宦官,直闯宫殿,众大臣也随之一拥而入。

在遗体告别的仪式中,有人发现,皇长子并未侍立于灵前,四下也并无踪影。仪式完毕后,内阁次辅刘一景立即询问皇帝身边的宦官们,但他们都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这时太监王安凑上前来,悄悄告诉他说:"皇长子被李选侍藏了起来。"这下可激怒了刘一景,他不禁吼道:"什么人敢藏匿新天子?"王安劝大臣们先在外面稍候,他入内设法让皇储出见。王安如内宫见到李选侍,告诉她群臣希望见到皇长子朱由校,并向她解释说:"如今皇长子既非嫡子,又未正式册立为皇太子,不让群臣见也不是办法,让他出去见见权臣是必要的。"李选侍一时被王安说动,便叫出朱由校,让他去见群臣。

不一会儿,李选侍突然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但为时已晚,大臣们在王安去后就做了布置,等皇长子一出来,众臣立刻三呼万岁,并将朱由校扶上了早已准备在乾清宫外的御辇。就这样朱由校从李选侍手里被解救了出来。李选侍失掉这一着,丢了皇长子这个重要的筹码,不禁恼羞成怒,为了争夺权力她一次又一次的与群臣周旋、斗争,却连连失败,最后她只剩下最后的一招棋,那就是赖在乾清宫不走。

原来,内廷的乾清宫只有皇帝才能居住,皇后也可以居于此,皇帝一死,即便是太后也没有权利久居于此。现在李选侍就要以乾清宫为筹码,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朱由校封自己为太后,封郑贵妃为太皇太后,以便在朱由校即位后实行双重的垂帘听政,这使得她有恃无恐,认为自己作为先帝的遗孀,只身一人撒起泼来量群臣也奈何不了她。面对群臣敦促移宫的奏章,她毫不理睬,一味拖延。

当时的大臣当中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左光斗、杨涟为代表的正统派,他们要求李选侍马上移宫,而且在奏章中措辞非常强烈。另一派是以内阁首辅方从哲为代表的拖延派,方从哲过去曾经依附过郑贵妃一伙,与李选侍也有一定交往,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不敢公开支持李选侍,但他认为移宫一事不应操之过急。就这样,两派之间互相争辩,互不相让。转眼间,新天子登基的时候临近了,就在登基的前一天李选侍反而放出风来说自己受先皇的嘱托要照顾朱由校,现在朱由校虽然登基称帝,但是仍然可以交她来照顾,这种试图控制新皇帝并插手朝政的企图,立刻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

当天,朝臣们不约而同的聚集于乾清宫,要求李选侍立即迁出,喧嚷之声达于内廷,有的人甚至当场宣布,如果李选侍不迁出乾清宫,他们今天就不走了。面对如此的反对浪潮,李选侍真的有些害怕了,在百般推脱不成的情况下,她无可奈何的带着一班宦官、宫女匆匆迁出了乾清宫。然而,移宫案并未就此结束。不久,李选侍又命宦官们传出话来,说大臣们逼得自己无路可走,有悖于先帝的遗愿,还传说李选侍险些自尽身亡,说得活灵活现。

就在这时,御史贾继春趁机奏上一本,指责大臣们的做法,甚至把当朝天子也斥责了一番。这一奏疏引起了轩然大波,由于贾继春一向依附方从哲,并与郑贵妃、李选侍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被群臣指责为奸党。事情越闹越大,只好由刚刚继位的熹宗朱由校出来解决。他支持正统派的意见,历数了李选侍的种种罪状,并揭发她曾恃宠殴打自己的生母王选侍,致使其生母王氏含恨而死的事实,最后熹宗宣布罢黜李选侍一切封号,此后又屡次降旨斥责贾继春,不久贾继春被罢官,移宫案始告终结。

历史上把"红丸案"、"移宫案"、以及"梃击案"称为明末三案。这三个案件似乎都与郑皇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却没有一件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此系郑贵妃所为,或所指使,这就为后世留下了种种的谜团,也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不少创作空间,同时这三个案件都对明朝后世的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