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瓦剌崛起:平定大漠南北,也先一统蒙古各部

明初,明廷在辽东地区设置兀良哈(即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以安置归附的蒙古部落;在西北设置哈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和赤斤蒙古诸卫,作为明王朝护卫边疆的"屏蔽"。尤其是兀良哈三卫,更在明成祖"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这些卫对于明廷只是名义上隶属,实际上一直处于独立自治状态。他们在北元与明的战争中左右逢源,对谁都不是死心塌地。比如兀良哈三卫就因为明成祖许诺赐予大宁之地而食言,一度从"屏蔽"成为边患,后归附阿鲁台,直至阿鲁台败亡后才重新向明朝臣服,但仍然是独立发展。

而西北诸卫中的哈密、安定、阿端和曲先等卫的统治者是察合台第六子拜答儿的后裔。他们不但在元朝时封爵显赫,明朝对之也是封王、赐印,这里完全是一个个自主小王国。赤斤蒙古卫的首领冒称为蒙古丞相之后裔,也是福威自操,拿全额的明朝俸禄,只履行愿意履行的臣子义务。兀良哈三卫首先成为也先的目标。也先先用政治手段,先后娶泰宁卫都督拙赤、泰宁卫都指挥革干帖木儿之女为妻,希望以此笼络兀良哈三卫。可事与愿违,诸卫首领更倾向于脱脱不花汗,同时仍坚持与明朝的朝贡关系,对这位太师并不买账。既然不能收为己用,1446年(明正统十年),也先便率大军进攻兀良哈三卫。

这时候,兀良哈三卫首领本与建州女真在争斗,而且处于下风,被女真肥合卫都指挥别里格打得大败,正想收兵休整,背后却突然遭受也先的雷霆一击,成了腹背受敌,顿时"卫大困"、"艰窘至极",各卫首领先后被杀,也先"几歼三卫达尔"。至此,兀良哈三卫彻底被也先征服,其部众大部分被迁往丰州城(今呼和浩特市东郊)以北、小河套甚至亦集乃(今阿拉善黑城遗址)以西。而趁着大胜,也先又顺势向女真各部用兵,于1447年(明正统十年)攻伐海西女真,同年11月征讨野人女真,翌年又向建州女真出击,一路北上,直抵黑龙江,后来因南方的攻略才撤军。

瓦剌崛起:平定大漠南北,也先一统蒙古各部瓦剌崛起:平定大漠南北,也先一统蒙古各部

收复兀良哈三卫的同时,也先也在向西北的蒙古诸卫下手。相对于对付兀良哈三卫的铁血手段,也先在收复西北诸卫时则要温柔得多。脱欢在世时,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哈密王卜答施里,生下了王子道瓦答施里,王子后继位为哈密王。哈密王数代都很"庸懦",无法控制领地内的局势,权臣趁机架空王权。也先于是派兵进驻哈密,帮助外甥剪除权臣,安定局势。道瓦答施里对这位舅舅感激涕零,遂归附也先。西北诸卫中,哈密南连沙洲,北接卫拉特,东抵肃州,实力最为强大,哈密王的态度迅速带动了其他首领,纷纷向也先投效。1444年(明正统九年),沙州卫首领喃哥接受也先以大汗名义授予的平章职衔,其弟锁南奔被封为祁王,其余头领为参政、三平章、大使等。同年,赤斤蒙古卫首领阿速与也先联姻,接受蒙古印诰,确立臣属关系。

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罕东卫首领班麻思结也与也先结为姻亲。原本是明朝"西陲屏蔽"的西北诸卫几年之内便改换门庭。也先在其地恢复了元代甘肃行省的建制,统一管辖诸卫事宜。到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也先掌握实权的北元汗廷控制了东起女真,西达哈密及其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抵叶尼塞河上游,南临长城的广袤地区,"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接下来,就该是向明朝发出直接挑战了。

当年东西汗廷对立,明朝忽而助彼攻此,忽而助此攻彼,坐收渔人之利。现在,"岱总汗"脱脱不花还有很强的实力,受到很多正统派贵族支持,不把明朝搞定,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其实,早在1447年(明正统十二年),也先便召集朝会,决定南征明朝。聪慧过人的脱脱不花汗自然知道也先的目的,绝不会是"求大元一统天下",而是为篡位做准备,于是坚决反对。其时,东北的战事还未平息,也先便暂时作罢。

到了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大漠南北尽数平定,也先再次把南征提上议事日程。脱脱不花汗、知院阿剌都表示反对,但慑于其威,又没有拿得出手的理由,只得违心赞同。虽然决议向明朝宣战,但也先并非莽撞之徒,并不是想用武力消灭明朝,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实力,动兵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则要"使其田不得耕,民不得息",削弱明朝实力,让明朝皇帝丧失干涉北元内政的能力;二则是逼迫明朝扩大与蒙古的边贸交易,解除对军器、钢铁、锅釜、茶叶的禁运,以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明朝在太祖、成祖时代强悍无匹,差点使蒙古人亡国灭种的军队,会衰落得那么彻底,自己的进兵顺利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了灭亡明朝的契机。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