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不被曹操重用,是因为他划水摸鱼?还是因为他和诸葛亮的旧情
提起徐庶,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估计都不陌生,在《三国演义》中,他曾是刘备最早的谋士之一,刘备之所以能得到诸葛亮,也是源于徐庶的推荐。在书中,曹操担心他辅佐刘备,因而在程昱的建议下,将其母亲掳去当了人质,因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归顺了曹操,但是他归顺曹操后,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终其一生,都没有为曹操谋划过什么大事。
但《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里面的很多名人事迹,都是罗贯中根据史料及传说进行了加工,就连三国三大战役中的“赤壁之战”,也都被他给改了个面目全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老罗毕竟是搞艺术的,咱们也不能吃着了冰激凌,再吐槽这东西它不压饿。咱们再接着说今天的主人公徐庶,在正史《三国志》中,徐庶虽然没有给刘备出过那么多的妙计良谋,但他在给曹操打工之前,确实跟刘备也搭过班子。
据记载,徐庶原名叫徐福(不是单福),他虽然出身于三国的谋士之乡颖川,但因为他的家庭条件一般,他因此也没什么机会学习文化知识,反倒是热衷于舞枪弄棒,他曾因为违反当地的治安条例,而被官差抓了起来,后来和他一起混的“古惑仔”们,把他给救了出来,有了案底的徐福获救后,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名字改为徐庶,二是“弃武从文”开始认真学习。
徐庶不被曹操重用,是因为他划水摸鱼?还是因为他和诸葛亮的旧情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徐庶凭借后天的努力,在学业上一日千里,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很有可能会通过层层考试进入体制。但他生不逢时,当时中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于是徐庶就和老乡石广元逃难去了荆州。当时的荆州因为相对太平,而且地广人还不稀,因此在荆州很是汇聚了一批文青,这里面比较著名的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士元等人。
徐庶到了荆州之后,凭借自己的学识迅速和他们打成成了一片,后世还曾把他归入“诸葛四友”之中,由此可见,徐庶和诸葛亮是有真感情的。当时除了有文青往荆州扎堆外,荆州还迎来了一位皇帝的远房亲戚,他的名字叫刘备。刘备到了荆州以后,就开始发展自己的力量,徐庶得知刘备招人后,就跑去应聘。徐庶找到工作以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小伙伴,他极力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于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虽然徐庶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又和自己的小伙伴成了工友,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刘表病重,曹操觊觎荆州,于是亲率大军来南下。荆州当时当家的是刘表的儿子刘琮,他一看曹操大,直接就选择了投降。刘备一看荆州失守,自己和曹操又有旧仇,于是果断选择逃跑,徐庶本来也和刘备在一起,但是跑到半路,徐庶的家眷被曹操的前锋追上并俘虏,徐庶担心家眷有失,于是转投了曹操。
徐庶到曹操麾下以后,最高做到了御史中丞一职。这个类似于后世检察官的职位,如果放在平时,也不能说不好,但是在乱世中,这种不咸不淡的官职权重就比较低了。因此诸葛亮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曾为自己曾经的小伙伴鸣不平,认为徐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那么曹操为什么没有重用徐庶呢?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般会认为,这是因为徐庶本人比较高洁,既不愿意为曹操这个不择手段的枭雄所用,也不愿意与自己的好友和主公为敌,因此他在曹操手下,只是混日子,于是没有得到升迁,但骆驼并不这样认为,第一,徐庶虽然没有能牧守一方,但是他的官职也并不能算低,如果徐庶只是混日子,以曹老板的为人,是不会那么慷慨的.
其次在“魏书”中,徐庶曾以徐福的名字出现过,他在里面曾经参与了劝进曹丕称帝,如果他真的是心如止水,史官也不会在史书中给他这个露脸的机会。由此可见,徐庶不被曹操重用,应该不太可能是他和光同尘所致。那么真实的原因又会是什么呢?骆驼认为,答案或许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荀彧。
有关荀彧的过往,骆驼昨天刚写过,他是曹操成事的重要臂助,曹操早期的谋士集团,几乎都是荀彧的老乡和好友,这些人也大都是经他推荐,而成了曹操的重要军师,比如戏志才、郭嘉等人。但是荀彧的骨子里,他是向着老刘家的,因此他只想让曹操当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权臣,而不希望曹操改朝换代。因此在曹操发家之后,两人就产生了分歧,而荀彧则死得不明不白。
荀彧本人和他举荐的谋士团体,几乎都来自颍川,而徐庶也恰恰就是颍川籍。当荀彧失势之后,整个颍川籍的谋士,也开始在曹魏阵营中占比下降,徐庶作为颍川籍的一员,可能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徐庶的颍川老乡石广元,在曹操麾下也一直没有获得重用。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