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刘禅究竟有多聪明?诸葛瞻临死前大喊24字,一语揭露了刘禅的真相

刘备,字玄德,他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以织席贩履为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可是,他是汉室后裔,注定与他的先祖刘邦一样,不甘平庸。于是还是幼童的他,指着门前的大树,说出了要“乘此羽葆盖车”的豪言;于是黄巾军起义爆发的时候,他兴起了义兵;于是他数次兵败,寄人篱下还是不肯放弃。凭着自己的能力与雄心,他最终地跨荆襄,雄据巴蜀,建立了蜀汉,成就了帝业。可是这样励志的人,还有受到了很多后人的抨击,而这些人嘲讽他的理由,大都是他生了一个不堪的儿子,即后主刘禅。可是刘禅真如世人眼中那般不堪吗?

说到此处,也许很多人都想起了乐不思蜀的笑谈。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之后,他被押往了洛阳,成为了曹魏俘虏。虽然彼时的他,已经毫无反抗之力了,可是把持着曹魏朝政的司马昭还是不放心,于是特意设宴邀请他,并命人准备了蜀地的歌舞,并特意询问他,会不会思念蜀汉。这个时候,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刘禅没想没肺的回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这一回答,在司马昭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在一些蜀汉旧臣眼中,却丢尽了颜面,于是为了维护蜀汉那早已不存在的尊严,郤正悄悄地教导他道:“如果司马昭再问你这个问题,你就说先人都葬在蜀地,怎能不想念呢”,并轻轻地闭上眼睛。

司马昭再问的时候,刘禅果然照做了,这个时候,按理说司马昭该起疑心了,打算除掉司马昭了吧?可是事情并没有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司马昭听说之后,漫不经心地说,这挺像郤正的口气,刘禅立马惊奇地睁大眼睛,问道:“你怎么知道的?”从此,曹魏上下,再也没有人忌惮他,他也得以安享晚年。《三国志》记载: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刘禅究竟有多聪明?诸葛瞻临死前大喊24字,一语揭露了刘禅的真相刘禅究竟有多聪明?诸葛瞻临死前大喊24字,一语揭露了刘禅的真相

如此看来,刘禅好像的确昏庸无能,也难怪司马昭嘲讽他道,就算诸葛亮再世,也无力辅佐他保住蜀汉。可是刘禅真的如此昏庸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抛开他此举是否窝囊不谈,他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和一众蜀汉旧臣的性命,不是吗?再说了,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又执政近三十年,如果他没有一点本事,又如何能做到的?诸葛亮去世之后,他并没有再做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之事,反而让蒋琬和费祎相互牵制,并在蒋琬去世之后,开始亲政。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他到了蜀汉后期,一直宠信宦官黄皓,最终导致了亡国,难道还不够昏庸吗?的确他因听信黄皓谗言,导致邓艾兵临成都城下,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并非是因为他昏庸,而是在操纵内外相互牵制的时候,玩脱了手而言。费祎去世之后,姜维开始把握兵权,致力于北伐,使蜀汉陷入了穷兵黩武的状态,可是姜维身居高位,朝中的老将几番劝阻,都无法制衡,这个时候黄皓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逐渐增大,刘禅利用宠信他一事,将姜维迫到沓中屯田,给了蜀汉休养生息之机。姜维和黄皓两人争权,如果一方绝对胜出,依旧不能形成平衡,于是刘禅还留了一个后手,那个人就是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是诸葛亮的儿子,他自幼聪慧,却八岁丧父,没能继承父亲的衣钵,是刘禅待他亲若子侄,亲自教导,并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女婿。除此之外,刘禅还一直在提拔他,不但让他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还给他塑造了极大的名声。《三国志》记载:“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而刘禅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让他外制姜维,内制黄皓。——《元和郡县志》记载,诸葛瞻临终之前曾高呼:“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他临终前一句话,道破了刘禅并不昏庸的事实,证明了诸葛亮称赞刘禅“天资仁敏”,所言非虚,只不过不知道心怀汉室的姜维,得知此言之后,会有什么想法呢?小编认为,他一定会满脸的羞愧,无比震撼吧?毕竟他虽然数度北伐无功,却是不容否认的蜀汉忠臣。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无和郡县志》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