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晚清名臣张之洞公忠爱国,他的两个儿子为何当了汉奸?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字孝达,号香涛,人送绰号香帅,生于道光17年,今河北南皮县人。

张之洞一生公忠爱国,用毕生精力推进发展新式教育,吸收西洋之长开办实业,用新式武器训练新军,他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其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抵御外辱,雪洗大清百年之耻。

民间有两句话叫做“龙生龙儿凤生凤子,虎父无犬子,”如果按照遗传和血统论来说,张之洞的儿子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张之洞播下了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当了汉奸。

张之洞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当了汉奸?原因出在哪里?接下来咱们就聊聊这件事。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列齐名。张之洞为了保住大清即将沉沦的破船,可谓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曾任两广、两江、湖广总督,军机大臣,为了强国发展实业,他是洋务派的领袖人物。

有道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张之洞事业虽很成功,但他的婚姻家庭却很坎坷。

据传张之洞是克妻命,其原配和他结婚5年后,留下一子撒手人寰。第2任妻子结婚不到两年,同样留下一子也就去世了。

晚清名臣张之洞公忠爱国,他的两个儿子为何当了可耻的汉奸?晚清名臣张之洞公忠爱国,他的两个儿子为何当了汉奸?

到后来人们纷纷谣传张之洞是克妻命,从此后张之洞只纳妾不再续妻,因此张之洞妾室无数,却无正妻。

有据可查张之洞有13个儿子,当汉奸是他的第11个儿子张仁乐,和第13个儿子张仁蠡。

行文至此,聪明的读者可能猜到了,又是小儿子,是不是张之洞溺爱小儿子呢?民间不是有句话叫做“皇家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吗?”

莫非张之洞溺爱小儿子,疏于教育放纵,以至于两个比较小的儿子误入歧途,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次聪明的读者猜错了,两个小儿子当汉奸,还真不关张之洞什么事儿。

张仁乐、张仁蠡分别是在张之洞61和63岁时出生的,属于老来得子。

张之洞从小溺爱自不必说,当两个儿子接受教育的时候,张之洞就死了。张之洞去世时张仁乐11岁,张仁蠡9岁。

换言之,两个儿子当汉奸是后来的事儿,儿子当汉奸,张之洞早就死了,是后天教育出了问题。

晚清名臣张之洞公忠爱国,他的两个儿子为何当了可耻的汉奸?晚清名臣张之洞公忠爱国,他的两个儿子为何当了汉奸?

张仁乐,字燕卿,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张燕卿。张仁乐11岁时老爸就去世了,不过有老爸这个金子招牌罩着,张仁乐渡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18岁时他从青岛高等学校毕业,然后在章士钊、张作霖等人的安排下,去了日本陆军学校深造,四年后学成回国,24岁时任直隶省定县知事。

1925年8月,27岁的张仁乐到天津投靠了李景林,李景林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手下,他和张宗昌等军阀是一路货色。

李景林时任直隶督军,张仁乐的老家在李景林管辖范围,于是张仁乐就成了李景林的得力助手,之后和李景林沆瀣一气搜刮民脂民膏,李景林,张仁乐三观不正,有道是“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跟着坏人学不了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仁乐去东北投靠了日本成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被委任内务官兼吉林实业厅厅长,1935年5月,改任外交大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出兵东北,至此伪满洲国灭亡,作为汉奸的张仁乐被关押在了北平监狱。

张仁乐的家人慌了,张仁乐的夫人名叫龚(gong)安惠,乃名门望族之女,其祖上和章士钊是故交。

龚安惠于是托章士钊说情,并拿出十万银票作为贿金交给了他,章士钊曾是国民政府的参政员,和蒋介石能搭上话。

晚清名臣张之洞公忠爱国,他的两个儿子为何当了可耻的汉奸?晚清名臣张之洞公忠爱国,他的两个儿子为何当了汉奸?

经章士钊上下打点,张仁乐最终被释放,。

出狱不久,张仁乐携一家人漂洋过海去了日本,有资料显示,张仁乐早在1951年客死了日本,可耻的汉奸最终没有回归故国,他哪有脸面去见地下的父亲张之洞。

张仁蠡,字范卿,生于光绪26年,张之洞最小的儿子,张之洞去世时他才9岁,所以说张仁蠡当汉奸和他哥哥一样是后天因素所致。

1935年,日本关东军为了蚕食华北,扶植大汉奸殷汝耕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张仁蠡在哥哥的帮助下出任伪政府民政厅厅长。在国难当头之时,弟弟走上了和哥哥一样的道路,当了令人唾弃的汉奸。

1940年3月,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在南京组建了伪政权,此时冀东防共政府已经被取消,张仁蠡转身投靠了大汉奸汪精卫,被委任国民党中央委员。

1943年10月,在哥哥张仁乐帮助下出任伪天津市市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日本投降后,张乐蠡以汉奸罪被捕入狱,1951年被人民政府判处死刑执行了枪决。

总而言之,张仁乐和张仁蠡没有继承父亲张之洞的爱国基因,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私欲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最终沦为了可耻的汉奸,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假如张之洞在天有灵,肯定悔之初生下这两个孽子,让自己背上了“养不教父之过”的罪名。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不妨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