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曹操两次“胁迫”司马懿为自己效命,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彻底掌控朝政。这同时也意味着,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交锋,分出了胜负。

以臣逆君,乃大不道也,且司马昭又有弑主的恶名。为了消弭这种恶劣影响,司马氏一族在掌权之后,极力渲染曹氏对其的压迫与打压,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苦主”。

在此情形之下,《晋书》所见曹氏对司马氏的打压之举,便有待商榷了。如,司马氏与曹氏的首次对立——曹操两次“胁迫”司马懿为自己效命,到底是不是真的?

曹操两次“胁迫”司马懿为自己效命,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曹操两次“胁迫”司马懿为自己效命,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漏洞百出的“刺探”事件

关于曹操“胁迫”司马懿为自己效力一事,可参见于《晋书·宣帝纪》所载:“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

按此处说法,曹操首次征辟司马懿时,后者“不欲屈节”,遂称病推拒。曹操听闻此事,则命人“夜往密刺之”,结果司马懿“坚卧不动”,这才躲过一劫。

这个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却在逻辑上漏洞百出,原因有三:

首先,曹操在建安六年(201年)时,也只是刚击败袁绍,尚未平定北方。局势未定之际,曹操仍旧需要汉臣与士族的支持。

因此,他既没有打击“浮华交会”之徒,也依旧对汉献帝尊奉有加。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有什么理由抵制曹氏?

其次,此处记载未免“抬高”了司马懿当时的身价。正如宋人叶适所言:“懿是时齿少名微,岂为异日雄豪之地,而曹操遽惮之至此?史臣及当时佞谀者,意在夸其素美而无辞以述,亦可笑也。”

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尽管司马懿少有才名,但也不至于让曹操非他不可。所以“曹操派人刺探司马懿”的桥段,反倒有些欲盖弥彰、画蛇添足。

另外,曹操与司马懿的初始“矛盾”,未免有些突兀。

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记载:“(北部尉)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

司马建公,即司马懿之父司马防。当时,非但是司马防对曹操有举荐之恩;就连司马懿之兄司马朗,也早早(建安初年)来到了曹操麾下为官。

可见司马氏与曹氏之间非但没有摩擦,反而关系密切。既然如此,司马懿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曹操呢?

二、拒辟与应辟的真实目的

司马懿“不欲屈节曹氏“,所以拒绝曹操的征辟。这个理由虽然不足为信,但司马懿拒辟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征辟不就”之举,在东汉末年颇为常见。

名士征辟不就,要么是真的淡泊名利,要么就是沽名钓誉。后者中的代表人物,不妨参考袁绍。

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记载:“(袁绍)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深谙“营销学”的袁绍,经常拒绝朝堂的征辟。结果几次下来,袁绍的名气反而越来越大,难怪赵忠会说他有“坐地起价”的嫌疑。

回过头来,再看司马懿拒辟,便不难得出结论:司马懿拒辟,同样有待价而沽的打算。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上计掾”这个官职太小了。

郡里给出的“上计掾”,严格来说,并非是官,而是吏。按汉制,“计吏拜官”,司马懿若以“吏”的身份进入曹操霸府,那他的起点便会远远落后于荀彧郭嘉等同时代谋臣。

又据《后汉书·杨秉列传》记载:“自此终桓帝世,计吏无复留拜者。”可知“计吏”出身之人,更加难以拜官。对于这种结果,心高志远的司马懿又岂能坦然接受?

话说回来,司马懿此举虽然“老套”,却起到了不俗效果。曹操进位丞相之后,很快便向司马懿发出了第二次“邀请”。

有意思的是,《晋书·宣帝纪》所见曹操对司马懿的第二次征辟,同样是带有威胁性质的:“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

按照之前的结论:曹操二辟司马懿为真,但“胁迫”依旧为假。关于此事,不妨参考另外一条史料。

据《北堂书钞》引《魏略》记载:“晋宣帝好学,曹洪自以麄疏,欲屈自辅帝,帝耻往访,乃托病拄杖。洪恨之,以语太祖,太祖辟帝,乃投杖而应命也。”

按此处记载,曹操非但没有“胁迫”司马懿,反而忽略了后者对曹洪的无礼,并亲自向其抛出了橄榄枝。曹操为何要这么做?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司马懿对于自身名声的“经营”;另一方面,也要多亏荀彧对他的举荐(见《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彧别传》)。

而这,才是司马懿应辟的根本原因。荀彧地位非比寻常,得到他的举荐,便意味着司马懿的身份也能水涨船高。正因如此,司马懿在得势之后,会对荀氏子弟多有照拂(见《三国志·荀彧传》注引《晋阳秋》)。

三、《晋书》所见“小心机”

司马氏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渲染曹氏对司马懿的打压?

盖因他们弑主篡逆,得位不正,为世人所诟病。正如开头所言,司马氏一族之所以极力渲染自己的“苦主”形象,自然是打算为自己的篡逆之举开脱。

孟子云:“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按照亚圣的理论,只有曹操对司马懿多有猜忌、打压之举,司马氏一族的“反抗”才显得合情合理。于是,《晋书》中甚至出现了曹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以及他听闻“狼顾相”的离谱记载。

入梦之说,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迷信谶纬思想,本就荒诞不可信;至于曹操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却不将其除掉,更是违反常理。

以曹操多疑性格,诸如娄圭、荀彧、杨修、崔琰这样的功臣名宿,或亡于隐诛、或下狱受戮,更何况是当时未曾显名的司马懿呢?

言至于此,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晋书》是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那它为何会对司马氏多有回护呢?

对此,仇鹿鸣先生曾在《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一书中指出:唐人所修《晋书》,大多取材于王隐《晋书》与孙盛《晋阳秋》。

这两部史书,皆成书于东晋,难免要“为尊者讳”。是以,从《晋书》之中依旧能清晰看到司马氏的“小心机”。

四、结论

在《晋书·宣帝纪》篇末,唐人特地附带了一个小故事,读之,颇令人玩味。

“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司马懿)创业之始,及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 ‘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事后却背弃承诺,诛杀曹爽三族;司马昭更是“青出于蓝”,指使亲信杀害魏帝曹髦。谈及此处,晋明帝竟然羞愧难当,掩面长叹。

唐人将此事放于司马懿传记之后,足见司马氏的“掩耳盗铃”之举,终究是自欺欺人罢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