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淹七军的于禁,投降关羽后的悲惨命运
《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直取樊城,可谓八面威风。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关羽大获全胜的背后,是于禁悲伤的眼泪。
晚节不保
于禁是曹操的爱将,被称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与关羽作战前,于禁已经官至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儿子也被封为列候。
或许是曹魏集团给了于禁优厚的待遇同时对于禁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又或许是同行的庞德宁死不屈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之,于禁的人生,从他投降关羽开始,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段。
被水淹七军的于禁,投降关羽后的悲惨命运
投降关羽后,他不再是人人尊敬的大将军,也不再是曹魏集团的亲信要员,从前他替曹魏集团南征北战的许多功劳,就随着他的投降全部清零了。
和所有经历过失业离职的人一样,于禁也迎来了他的人生低谷。更倒霉的是,由于当时只有魏蜀吴三家垄断性大企业,于禁这样有了从业污点的人,想再找份好工作分外艰难。
降将生涯
水淹七军的时候,关羽满腔豪情,一心想要攻克襄樊。对于已经投降的于禁,关羽并没有过多留意,只是安排手下将于禁关押在荆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关羽一心想夺取曹操的地盘,哪曾想东吴名将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一举夺取荆襄九郡。
关羽败走麦城,后来死在东吴手中。原本被关押在荆州的于禁,关羽自然顾不上处理了。
吕蒙接管荆州后,于禁不得不再次投降东吴,连续二次受辱称臣于禁也很郁闷啊,但是形势比人强,毫无办法的于禁被命运之手变成了吴将,随后他跟着吕蒙被带回东吴。
于禁的命运,就这么戏剧化的从魏国的五子良将,变成蜀国的战利品,又变成吴国的降将了。
对于倒霉的于禁来说,真是人生如梦,未来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来。
于禁到了东吴后,地位比在魏国时一落千丈。有一次,于禁陪同孙权骑马,一时不慎让两匹马并排而行了。
孙权手下一个叫虞翻的大臣看到了,马上指着于禁大骂“你小子,你不过是个被俘虏的降将而已,有什么资格跟我家主公并排走!”
虞翻骂着还觉得不解气,看着于禁那个想哭还陪着笑的样子越看越来气。
于是虞翻干脆扬起马鞭去抽打于禁。幸好当时孙权也在场,及时制止了虞翻才免了于禁的一顿毒打。
后来,孙权在楼船和大臣们一起宴饮。于禁听到演乐曲时伤心流泪,这时虞翻又来指责于禁,他说于禁假惺惺的装可怜,狠狠地批评了于禁一把。
老员工和新员工的待遇,果然是不同的。于禁作为有前科的新员工,在东吴这家新公司实在过得很辛苦。
重回魏国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孙权被刘备的复仇大军打得喘不过气儿来,不得已向曹丕称臣,试图借此转移刘备的火力。
然而孙权既然是上表称臣,当然就要拿到当手下的诚意来。这时于禁又派上用场了,孙权把于禁当作礼物,拿去送给曹丕了。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于禁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曾经服务过的曹魏集团。
然而此时赏识他的老东家曹操已经去世了,新的集团领导曹丕表面上对他客气,但实际上却对他十分冷淡。
可怜此时的于禁已经是个头发胡子全白了的老人了,虽然回归故国,可此时的曹魏集团早已物是人非。
于禁再也不是那个让领导骄傲的五子良将,而是敌国送回的叛将了。
新领导曹丕心里对于禁的叛徒行为一万个不满意,但是碍于自己“明君”的形象以及于禁的资历又不便当众发作,于是曹丕玩了把高级黑。
一次,曹丕派于禁去祭拜曹操。于禁奉命前往后,在祭拜曹操的大殿里却看见了当年水淹七军时,庞德愤怒,自己却投降的画像。
这些画像很明显是曹丕有意找来羞辱于禁的,事实上,曹丕羞辱的很成功,因为于禁想起当年改变自己命运的这场战争后,当场就羞愧得无地自容,回去后没多久便去世了。
死后羞辱
于禁死后,曹丕犹有余怒。
他给于禁的谥号是“厉”,这是一个恶谥,意思是杀戮无辜,扶邪违正,周厉王就是这个谥号。
可怜曾经的明星员工于禁,到头来落得如此下场。可见职场有风险,跳槽需谨慎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