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牧野之战的历史真相:双方兵力到底是多少?
受命十年底、前1047年10月(注:武王伐纣的公历时间说法众多,这里暂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周武王以太子的名义出兵东征。不久周军与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这八国军队在盟津会师,联军经过急行军于受命十一年(前1046年)二月二十二甲子日凌晨到达牧野,冒雨布阵。商纣王也亲率商朝大军来到牧野迎战,其阵容非常壮观,《诗经·大雅·大明》篇形容“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快天明时雨停,随后双方进行会战。史书说因纣王暴虐,纣卒皆无战心、大批倒戈,于是武王取胜,纣王兵败逃回朝歌自焚而死,天下易主。
揭秘牧野之战的历史真相:双方兵力到底是多少?
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史料残缺且不合理及自相矛盾之处甚多,此战真实情况如何,一直扑朔迷离。这里面有三个问题值得说道:
▲牧野之战商周双方到底各有多少兵力?
▲商纣王失败是因为东夷奴隶士兵倒戈吗?
▲有古书说牧野之战“血流漂杵”,这和商军倒戈的记载相矛盾吗?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究。
一、牧野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1.伐商联军一方的兵力。
①周军数量。
按《史记》的说法,伐商联军中仅周人一国就有战车300辆,虎贲(精锐敢死之士)3000人,甲士45000人,合计48000人。但这绝对是错误的!
首先,考之于各种先秦古籍,它们在提到武王伐纣的兵力时,无不说是“革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从未有提到“甲士45000人”这一项的,不知道太史公是从何处得到这个数字的。
其次,已故著名史学家李亚农考证认为,商末时周国总人口在6、7万上下,不可能超过15万人。一个人口仅近10万的小国,去掉一半女性,再去掉老弱病残,怎么可能出近5万军队?
那整个周国的总军队数到底多少?唐封叶以前文章曾介绍过,武王继位后,周人的武装力量已经扩充到六个师的规模,统领一个师的将领叫“师氏”,六个师的总司令则叫“太师”,由吕尚姜子牙担任。而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西周每个师是2500人。按这计算,周人六个师拥有15000人。这个军队规模是与商末时期周国的总人口数很相符的。
另据战国时的兵书《司马法》说,“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一般认为这是西周和春秋前期的制度(后来“徒”逐渐增多)。所谓的周军“虎贲”,其实就是指甲士,甲士10人里3人在车上,7人在车下做候补;每车另有20人是步卒和役夫。
先秦所有史书一致说出动伐商的周军有300乘,乘以30人即总数应该是9000人左右,也就是万人上下的规模。毕竟周人虽然远征,老家也不可能不留点军队留守。
②助周伐商的其他盟国军队总数。
据《史记》记载,前来助周伐商的其他盟国合计有战车4000辆。按西周每车配30人来算,4000辆战车的军队至少也该有12万人。这在商代和西周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显然不可能!因为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商朝一次用兵最多的记录才1万3千人。
我们知道当时武王是联军的盟主,按谁拳头大谁当老大的原则,其他各盟国每国出的兵力,应该都远少于周军。何况那些什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国,多数不是大国,伐商时平均一国能出一两千人,已经算不错的了,要知道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人出征常见兵力规模不过是三、五千人。
因此武王伐纣时,应该是周国出兵万余人,另八国出兵万余人(按一国平均出一两千人计算),那么伐商联军的总数,恐怕至多也就是2万多人的样子。当然,在300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一方能聚集2万多人的部队,已算是很罕见的了。要知道300多年后、人口数量和生产力较商末已经有较大发展的春秋前期,齐桓公拥有3万军队,即可以称霸天下了。
2.防守方商人一方的兵力。
《史记》记载的牧野之战商军数量则更惊人,说达到“七十万”。这个数字因太过离谱,所以自古就没人信。于是有古人猜测说,“七十万”应该是“十七万”写颠倒了,商军应该是“十七万”。
其实之前说过,考之于商代甲骨文,商人出征常见兵力规模不过是三千人或五千人;商人一次用兵的最高记录才“1万3千人”,而且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当代历史学家宋镇豪根据殷墟遗址中的人口密度估算,商末时殷墟及周边“卫星城邑”居住的人口总数,只不过约23万人,当然这也是包括老弱妇孺的。牧野之战时的商军,就算是家门口作战,可以把首都圈和王畿内其他各城邑的男丁全部拉上战场,也绝难达到17万。宋镇豪统计殷墟平民墓葬,发现约有五分之一的殷人墓中有兵器,因此认为殷人为5人出1兵。23万除以5,牧野商军的实际数字应为4、5万人。
结论:牧野之战的真实兵力对比很可能是伐商联军2万余人VS商军约4、5万人。
二、牧野之战中倒戈的商军是什么人?
牧野之战打响后,很多古书都说商军士卒毫无战斗意志,甚至“盼望”武王来攻打。当武王指挥大军对商军猛攻时,商军士卒干脆都调转武器进攻纣王,为周人做内应去了。
商军士卒为什么会调转武器打纣王、做内应?古代的传统说法,都是说纣王对内残酷暴虐,所以商兵巴不得周武王来“解民倒悬”。但这些倒戈的商军具体是什么人,史书上并未提及。
到了上世纪,“阶级斗争”、“五大社会分期”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史学界又流行一种解释,说是因为商军主力还停留在东夷地区镇压,王畿内商军力量薄弱,纣王手上兵力不多,只得临时把东夷战俘、奴隶武装起来来与武王作战。他们说倒戈攻打纣王的商军士兵,就是这些临时被武装起来、恨透了纣王的东夷奴隶和战俘。
不过上述说法显然“左”的烙印太重,也不合情理。因为按照上古的惯例,当兵是“国人”即贵族和平民的权利,奴隶和战俘是没有当兵的资格的。而且武王伐纣大约在纣王三十年,当时纣王讨伐东夷战事的高潮已经过去(据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人大举东征在纣王十年、十五年、二十年这几年),就算有部分商军主力在东夷驻扎难以转回,情势紧急,需要变通式地临时武装一些奴隶和战俘,这些人也不可能是商军的主力,顶多发根木棍在阵前当炮灰,阵后必有商人为主的部队压阵。何况古今中外打仗时一方有部分人投降、倒戈,不足为奇;但是出现大规模倒戈行为,必然不是“凑巧”,肯定是事先精心策划、组织好的结果。
既然牧野之战大规模倒戈的不可能是东夷奴隶、战俘,那是什么人呢?这还要从伯夷和叔齐这对兄弟的见闻说起。
据《吕氏春秋》和《庄子》记载,商末孤竹国的公子伯夷、叔齐因互让君位跑出国,听说文王“善养老”就来到周国,但此时文王已经去世,在位的变成了武王。武王见与商王同姓的孤竹国两公子来了,为了分化拉拢殷商内部势力,特地派弟弟周公旦去与他们结盟,许诺会让这哥俩的俸禄增加两级,并居官于最高之列。不过伯夷、叔齐二人连本国的君位都不在乎,会稀罕武王的封赏吗?不但如此,这哥俩还对武王行贿赂、挖墙脚、欲以暴易暴的行为很鄙夷,于是又逃离。
但在与周公旦的接触中,伯夷、叔齐了解到一些惊天秘密:原来周公旦已经和殷商大臣胶鬲私下盟誓,周人许诺以后会让胶鬲俸禄增加三级,并居官于最高之列;而周国同姓重臣召公奭,还已经同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私下盟誓,周人许诺以后会让微子家世代为诸侯之长,奉守殷商的祭祀,使用殷商天子的《桑林》之乐,并把孟诸这地方作为微子的私人封地。
《吕氏春秋》又记载,后来牧野之战前、周武王率联军刚渡黄河后,胶鬲曾以纣王使臣的身份前来跟周武王接头。会面中武王告诉胶鬲联军将于甲子日到殷郊,就是让胶鬲、微子启等商朝内部的反纣王人士,在那一天做好制造内乱、迎接伐商联军的准备的。
微子启是纣王的庶兄,他应该是看不惯纣王启动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改革”(取消对旁系先王的祭祀即把旁系远枝的王室贵族划出王室之外、任用“小人”加强王权等纣王是个失败的改革者),甚至是不满自己作为兄长却未能继承商朝王位,所以才暗通周人,希望借周人之手干掉纣王;从周人曾许诺他世代奉守商朝祭祀、用商朝天子之乐的事情,可以大略看出微子的“野心”,那就是取纣王而代之,自己做商人的君主。微子启作为商朝“王兄”,他对商朝内部其他贵族大臣、世家大族的影响之大,不说也可想而知。
而胶鬲不知道他原本就是周人安插进商朝的“间谍”,还是因为不满于纣王的所作所为,反正他也背叛了纣王成为周人的内应;从周公旦这种“王弟”级别的周人贵族亲自出面拉拢他的情形来看,他在商朝的活动、影响能力也不小。胶鬲前些日子从武王口中得知伐商联军抵达牧野的预计日期后,肯定暗中和微子启一起,策反了很多不满纣王的商朝将领和族长,并制定了行动方案,这才造成了牧野之战商军出现大规模士兵叛变并转回头攻击纣王的结果,也即古人所说的“纣卒易向”。
结论:牧野之战大规模倒戈的不是临时起意的东夷奴隶,而是暗中反对纣王、早已经策划布置好的微子启、胶鬲等商朝贵族的族军。
三、牧野之战是否“血流漂杵”?
《史记》等古书说,因为商军士无战心,倒戈相向,纣王就仓惶逃走了,牧野之战也就顺利结束了;荀子甚至说牧野之战“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简直没杀人。不过在后世已经失传的先秦古书《尚书·武成》篇里,却有不同的记载(今本《尚书•武成》为东晋人伪造的伪篇)。
《武成》称牧野之战“血流漂杵”,也就是说双方打得异常激烈,血流遍地,木棍子都能在血水里漂起来了。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武成》篇失传了,如何得知里面有“血流漂杵”的描写的?这还要多亏战国时孟老夫子和东汉王充的评论。
孟子看过先秦原版的《武成》后,曾愤愤然地说到:“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主张且坚信“仁者无敌”,积极劝谏诱导当时的战国君王们行“仁政”,所以不相信或不愿相信牧野之战有过“血流漂杵”式的激战。中国有句著名的格言,叫“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孟子针对《尚书·武成》篇有关“血流漂杵”的记载而说的。
至于东汉王充,他也在《论衡·语增第二十五》里说“牧野之战,血流漂杵、赤地千里”。
但同一场牧野之战,一边有古书说“纣卒易向”,一边又有古籍记载“血流漂杵”,两者是否矛盾呢?
其实,历史是复杂的,并非非黑即白,以上两个说法可能都存在。也就是说,牧野之战,应该是既有部分商军在胶鬲、微子启等人的策反下成规模地叛变倒戈,又有部分商军与伐商联军进行了殊死战斗,甚至血战到底。
战场上是降是战,取决于立场和利益。
首先,商纣王自己选拔的亲兵卫队,应该是支持纣王的。
第二,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仨好朋友”。在纣王在位的30余年间,既有不满纣王政策的失意者(如微子启、商容等人),但肯定也有支持纣王政策的人,以及在纣王政策下获利的既得利益者(如费仲、恶来等人)。这些既得利益者明白,一旦纣王死了、周军获胜,他们作为纣王的亲信必无好下场,为了自己,他们也该与纣王同生死共命运。
第三,牧野之战,和后世普通的改朝换代不同,可以说是商、周两族之间的“民族战争”。打个比方,商周易代,有点类似后世的“清军入关”,都是偏远地区的落后民族,进攻中原地区的先进民族(当然商人其实也是从中原东北方向来的,只不过已经占据中原几百年了)。一些商人贵族将士,即便对纣王本人忠诚度不够高,但是出于“民族大义”,也会在周军即将攻占本国首都的时候,奋力一战。
以上这些或忠于纣王本人,或忠于商朝商族的势力,在周军突破本方第一线、部分商军叛变倒戈的时候,依然殊死一战,奋力搏杀。所以血肉横飞之下,刚下过雨的牧野之上,坑洼中的积水都被双方将士的鲜血染红了,这就是所谓的“血流漂杵”。所以尽管有微子启等人临阵倒戈,牧野之战仍打了大概一天时间,并非一有商军倒戈战事就结束了。
结论:牧野之战中尽管有微子启等商朝贵族率军倒戈,但忠于商纣王的商军依然拼死搏杀,以至于“血流漂杵”,两者并不矛盾。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