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躲不开这一战?

日本崛起的标志是明治维新。

日本崛起的实质后果是对外侵略。

明治维新结束了吗?对日本来说,还没有。

回顾一下日本与中国力量对比变化的转折点——甲午战争。

尤其要看一看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战,中国连躲也躲不开?

明治政权之目标

19世纪中后期,是几个新兴强国脱胎换骨,面貌一新的转折期,也是几个旧王朝由强转衰,被时代淘汰的关键节点。

1864年,大清终于结束了太平天国运动,已元气大伤,却不思变革。

1861-1865年,美国内战爆发,南北战争以极其惨重的代价,实现了国家统一。

1866-1870年,铁血宰相俾斯麦打败法奥丹,三百多大小公国统一为德意志。德国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1868-1869年,日本戊辰战争,三百多个藩一片混乱,最终统一。

1877年日本内战再起,西南战争结束后,日本仍然维护了一统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德国,日本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民主”,而是中央集权的效率和战争。

在大清眼中,他们仍然是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的角色,因此大清对东边日本的变化并不以为然。

之前日本的开放通商令,屠杀天主教,倒幕运动,坂本龙马遇刺,大政奉还等过程就不说了,我重点放在明治上台之后。

1868年6月11日明治新政府成立。

1871年8月29日,日本实行废藩置县政策,成功建立了纺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到了11月,日本顶级政要倾巢出动,组团前往欧美考察(之前已有两次小型考察),历时两年。前往欧美是因为日本知道自己落后了,特别是鸦片战争中大清惨败带来的震撼。

使团团长是岩仓具视(全权大使,右大臣,公家)

副使:

木户孝允(大藏卿)

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次长)

伊藤博文(公爵,后出任四次首相)

山口尚芳(通晓英,荷等语)

再加上理事官,书记官,随员,正式成员为48人,还有一批10岁左右的小萝莉(女留学生),其目的有二:

一,试探修改与列强之前的不平等条约并进行谈判。

二,考察学习西方制度和科学文化,做为建设新日本的参考。

关于一,一到美国就完全失败,美国根本就像耍猴一样对待日本使者。

1872年7月,岩仓停止与美国交涉,转道前往欧洲,放弃了不切实际的修改条约想法,改为促进各国友好,相互了解,增进感情之行。

欧洲的顺序是:英国,法国, 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丹麦,瑞典,意大利,奥地利,瑞士。

日本人分批回国时间是1873年5月和9月,总费用为一百万日元(当时一位平民收入全年才25日元)左右。

此行,日本人既看到了法国式民主,也看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还有美国的两党制,岩仓,大久保都认为自由这一套不适合日本。

最终日本定下的学习目标为德国,也就是“富国强兵”,虽然他们仅仅在德国呆了三个星期。

木户考允,大久保利通都无比艳羡欧洲的工业水平,处处是黑烟,处处是富强。日本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欧洲小工厂虽多,但无法集中力量,大事亦难办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日本人想“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躲不开这一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躲不开这一战?

这帮人回国后,就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既不是旧式封建制,也不是资产阶级民主制,而是“王权昌盛”这种怪胎。而德国与日本又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工业水平又发达,所以德国就成了标本国家。

岩仓使团,并不是普通的考察团,他们就是日本政府掌权者。两年多来留在日本的是看守式内阁。

决策人自己去看世界,大大不同于派参谋人员去收集材料,再来研究报告。

明治目标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要落实在方方面面,使维新政策迅速起到改变日本落后面貌的作用。

常备军及征兵制

使团一回国,就与留守政府干了起来,留守政府以太政大臣三条实美为首,重臣为西乡隆盛(参议)板垣退助(参议)副岛种臣(参议兼外务卿)等人。

西乡隆盛等主张“征韩论”,先期回国的大保久利通就放任征韩论四处扩散,他在等使团全部归国,再彻底反击西乡隆盛。

其实双方的焦点并不是要不要侵略朝鲜,再图中华,而是时机上的争执,比如出国之前,反而是大保久,木户等人主张征韩,西乡隆盛却是反对。

最终在井上馨(大藏大辅)山县有朋(兵部大辅)加入岩仓派后,征韩派600多名官员集体被迫愤而辞职,西乡隆盛也辞掉总司令职务。

政治上的统一,使得日本在推行政策时,消除了不必要的阻力,他们首先面临着军队改革的问题,军队是日本推行侵略政策最重要工具。

原先的建军核心人物大村益次郎认为靠旧武士无法建立现代化军队,主张全民征兵制。但岩仓,大久保则认为民间征来的士兵会反叛,1869年,大村益次郎被士族杀手刺杀身亡。

此后,山县有朋成为了建军核心主导人物,他把原先撤藩时,从各藩挑选来精兵由四个镇台(东京,大阪,仙台,小仓)扩大为六个,1872年11月颁布了征兵令,使常备军建设走上了正常轨道。PS:镇台就是后来的师团。

山县想法很阴毒,如果是士族军队叛乱,那就常备军去镇压,如果是民间起义就用士族军队(镇台)去镇压。让士族与平民对抗,稳稳的扩充了常备军。

征兵令前,1871年西乡隆盛被封为陆军元帅兼参议,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元帅。征兵令后,他就成了陆军大将和近卫都督。

1872年,兵部省分为陆军省和海军省。

1876年大保久利通建议实施了《废刀令》,从此武士不得佩刀。激起了西乡隆盛率兵叛乱,就是西南战争爆发。

1878年,山县有朋率政府军镇压西乡隆盛的萨摩藩军队,由乃木希典旅团打先锋,政府军一直打到萨摩藩蕃厅鹿儿岛,鹿儿岛连女人都上阵参战。9月24日西乡隆盛兵败自杀,虽有纪念碑,但永远不得列入靖国神社。

此后日本全面收缴民间武器,不断加强常备军建设。“皇军”日渐壮大,但这时日本还是以陆军发展为主,因为镇压本国起义是主要任务。

意识形态上的统一

即使有了完备的军队制度,如果日本人在思想上不统一,整个国家仍然是不稳定的,为了让思想上得到统一,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天皇政权成立时,大多数日本人民还不知道天皇是个啥鸟毛?1868年3月,九州镇抚总督发出告示说天皇是天照大神的承袭天子。

但宣传效果并不好,人民又会问“天照大神”是哪根葱?1869年时日本政府又说天皇是比“稻荷大明神”还牛的神,“稻荷大明神”是农业神,日本农民都有供奉,这样开始觉得天皇是蛮厉害的。不过,也就仅此而已,没有敬畏之感。

这时,日本政府就想了个绝招,在节日上下功夫,让天皇变成人人皆知,如同神明。这样日本就把原来的五个古节取消了,分别是:即人日,上已,端午,七夕,重阳。

进而把节日围绕着国家和天皇来设立,1873年大保久利通政权开始使用阳历,1874年设立了内务省,由内务大臣负责组织建立东京警视厅和全国警察网,到了1875年,日本不但有了常规警力,还有了思想警察,政治警察。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躲不开这一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躲不开这一战?

那时候日本人是什么状态?文盲多,披头散发,到处大小便,日本人就是在警察的强力管教之下,慢慢变得干净文雅起来,但骨子里是不会变的。

意识形态统一最重要的是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立身之本,这在使团欧美归来后,是非常明确的思路。

在公布学制后,日本各市,町,村开设了学校,小孩上学是强制性的,而且一个月学费为五毛钱。五毛钱多吗?当时普通人一年收入为25元,而一年学费是六元。

日本这一路下来,跟民主是没有多少关系的,现在媚日派总喜欢用民主来为明治维新涂脂抹粉。

木户孝允跟后辈伊藤博文说过:建国大法必须专制,尤其教育和军制不搞专制是不会成功的。

1879年日本颁布《教育令》,收走了町,村自办学堂权利,制定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教育制度。

1881年,制订《小学教员心得》,确定了“忠君爱国意志”,完成了意识形态上的大统一。

在媒体方面,日本早就意识到报纸这种舆论武器的极端重要性,1869年有了《横滨每日新闻》,1872年有了〈东京日日新闻〉和〈日新真事志〉两份大报,经常有一些跟日本主流论调不同的声音。

1873年10月19日,日本迅速出台了《报纸发行章程》,将发行权收归政府,并禁止报纸上出现不利用“国事,政事,皇室,法律,政治”等言论。

1875年颁布《谗谤律》,言论禁锢从媒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现代化军队和思识形态巩固,是日本迅速超车大清,最终敢寻机发动甲午战争的力量根本所在。

其实这一套,美国,欧洲强国也差不多,“民主”只是国家发达之后的一种玩物,玩过头了,后果很爽,看看苏联和南斯拉夫,乌克兰就知道了。

现代化工业

1870年时,日本士族还死抱着“洋灯灭国论”,但随着整个社会改革的推进,这一派已变得无足轻重。

吸收西方文明,是日本继吸隋唐文明之后的第二次文明转型。跟隋唐文明传播不同,这一次日本是“自上而下”的变革。

还有一个特点是,无论是产业界,科学界,技术界的现代化,日本都是以军事优先为原则。

包括音乐,也是从学习西方军乐队开始变化,数学输入则肇始于陆海军学校,西洋画则以工部省学校中的制图学为开端。

工业则是由政府扶持,地税改革是日资原始积累的最大支柱。1872年制订国立银行条例,同年开始铺设京滨铁路,为了增产蚕丝,富冈设立了国营模范厂。

日本特别重视与军事有关的产业,铁路,电线,电话,造船这些都要优先发展,日本并不是自由生长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现在流行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被神化为金科玉律。

1890前后,日本开始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消费品),而军舰,大炮,步枪,火药,军服等早在1870就已经在外国工程师指导下,在国营大工厂里开始了生产。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躲不开这一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躲不开这一战?

以村田步枪为例,这是西方技术与日本特征结合的最好样本,村田步枪用的是西方制枪技术,但是以日本人短小的体型进行改造。

而纺织机这些民用机器直到1910年还在依靠进口。还有像三菱公司这种大企业,就是以军事作用,在政府的扶持下起家的。

对外扩张

甲午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一场日清决战,这是日本革新强大之后的必由之路,而这种侵略思想,在革新之前就存在于日本领导层之中。

1876年,日本强制琉球国完全脱离中国,从属于日本,这是一次大胆的试探。

琉球原本跟萨摩藩关系紧密,日本废藩置县之后,萨摩藩就不存在了,琉球如果要脱离大清,至少也是可以取得独立。

但清政府在失去琉球后,无动于衷,日本当时担心大清会开战,1881年4月《东洋自由新闻》报就赶紧放出消息说日清应联手抗欧,决不应当相互交战。这种论调说明日本有点怕,但大清没反应,日本白白了得了甜头。

1882年,日本试着染指朝鲜政治,当时,日本商业资本已经渗侵到朝鲜,并有了治外法权的保护,他们劝说朝鲜要改革军队,要聘请日本军官。结果壬午兵变之后,朝鲜却被大清加强了政治和军事控制,中国明确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从此,日本开始加快了扩军步伐,大清成了日本最大的敌人,不打败大清,日本所有的扩张理论只能是镜花水月。

1885年12月,日本废除了太政官制,建立了新的政府机构模式,即由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内阁,直属天皇,将权力集中于内阁。

1886年全套改革了教育制度,从小学到大学,系统地灌输军国主义,天皇主义,国家主义思想。将军事课列为正课,实行学生住校制度,不再收取义务教育的学费和住宿费。

1887年,颁布《文官任用令》,从全国选用人才,帝国大学法科毕业生,将免试就可以出任高等官员。

同时,神道教不被列入宗教管理范围,事实就是将其奉为国教。

1889年2月11日,公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给天皇,军部,内阁专制披上了宪法外衣。

日本的最重点仍然是军队,公布宪法前一年,日本再次进行了军制改革,废除了镇台制,以德国军团制为模版,改为师团。

1890年,日本陆军已经有了七个师团(含近卫师团),加北海道屯垦军,共有53000人,预备役达20万以上。

同年海军在横须贺,吴,佐世保设三个镇守府,拥有25艘军舰,10艘鱼雷艇。还设立了陆军大学,海军大学等人才培养基地。

1890年10月,“教育敕语”颁布,天皇取代了国家,成了人民为之生,为之死的神偶。1880谱写的“君之代”,开始被各学校传唱 ,它不是国歌,是天皇神曲。1891年,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久米邦武不慎说出“神道不过是祭祀天地的遗风”,直接被同事举报,久米邦武被赶出了学校。

虽然二战战败后,日本人收敛了这种思想,但现在正全面复燃。

1890年,在第一届国会上,首相山县有朋提出了著名的“利益线”战略,他说今后日本的军备不只是为保卫“主权线”(日本本土),而是要保卫与主权相关邻近地区,即“利益线”,这就将朝鲜列为了日本的扩张范围。

包括英国,法国,俄国在内,对山县的“利益线”说法都非常不满,事实上日本的利益线到底在哪里?根本没有确切说明,它可以是朝鲜,可以是中国东北,也可以是全中国,还有东南亚,甚至更远。可以看出日本野心是无底限的。

山县有朋在甲午战争中,是日军第一军军长,时年56岁。他手下的56师团攻下平壤后,山县病发回国。战前,山县告诉手下,如果被大清击败,必须将自己杀死,以他的地位决不能做俘虏。

日本加速对朝鲜的侵略,是因为1889年的灾荒刺激,朝鲜是日本最重要的米源地,但这一年,朝鲜也发生了灾荒,所以下了《防谷令》,不准日本人来朝鲜收购大米。

虽然经过调解,朝鲜于1890年解除了禁令,但对日本来说,它永远也不知下一次《防谷令》会在何时出现?所以只要将朝鲜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稳定的粮食来源。战争是最好的选择。

日本危机感

最初日本政界,经济界是“东洋危机”感,后来慢慢演变为“东洋攻略”。战争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

1891年3月,沙俄颁布了西伯利亚铁路计划,预示俄国对远东地区的野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月,沙俄皇太子访问日本,结果在大津市被日本警卫津田三藏砍伤,此事说明日俄之间的紧张关系到了何种程度。

4月,《东京日日新闻》代表政府提出一个论调:日本最近的怪现像是女人与日俱增,这是人口超过土地的结果。因此,如果不进行殖民扩张,那么就要限制人口。

1892年,板垣退助发表了“殖民论”,也是强调上面的观点。

1893年,夏木武场成立了“殖民协会”,日本资本家纷纷加入。

这时离甲午战争爆发只有一年时间了,而大清还在云里雾里,仍然醉心于权谋术来实现对朝鲜控制,对北洋水师又估计过高。

1893年5月,制订了《战时大本营条例》,将海军军令部从参谋本部中独立出来。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前往朝鲜和中国,以旅行名义,实地察看中朝地形,军事动态,军官素养,并架设了正规的军事间谍网,以原先的日本浪人间谍网为辅助。

日本唯一担心的是英国态度,如果对清开战,英国要是插手,日本将非常被动,甚至输光赌注。

1894年3月7日,陆奥宗光外相向驻伦敦公使青木周藏发出密信,要求他尽快与英国达成日英条约修改协定,说白了就是在对华开战时,英国至少不站在中国一边,而给英国的报酬是联英抗俄。

而英国对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极为担心,它们认为与新兴的日本联手抗俄,更有利于英国在远东战略利益,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所以到了甲午战争时,最初大清被击沉的船只是租来的英国船,但英国一言不发的原因就在于此。李鸿章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破产。

7月16日,青木公使与英国外相金巴莱签定了日英修正条约。英国这时已经知道日本要对华开战。

在搞定英国之前,日本紧紧抓住朝鲜东学党起义的内乱机会,在牙山向清军挑衅,清军没有回应。搞定英国四天后,日本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废除与中国的宗藩关系,接受“改革”。

7月23日,日军占领朝鲜王宫,扶大院君上台,组成了亲日政府。

7月25日,偷袭丰岛海面上的中国舰队,击沉了运输船。英国一声不吭。

7月29日,日本陆军向牙山和成欢清军发动了偷袭进攻。

直到8月1日,日本才向中国宣战。

必须记住,日本是一个偷袭成性的国家。

宣战后,日军大本营移至广岛,天皇以大元帅身份坐镇大本营,以举国之力“讨伐中国”。

这是一场一个国家以命运为赌注与“北洋水师”之间的决战,胜负并没有多少悬念。虽然兵员人数,战舰吨位北洋水师都有优势,但投入作战实际军力却不如日军。

从意志来说,李鸿章和清廷毫无战意,在平壤陆战与黄海海战之后,就急于求和。而不是发动全国总动员,运用外交手腕,内外发力,与日本决一死战。

一意求和,求和,求和。

日本赌赢了,不但使朝鲜脱离了中国,而且拿到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再加上库平银二亿两(三亿日元)的赔款等好处,一举改变了中日国力对比。

赚得盆满钵满的日本侵略者,接下来没几年就进行了日韩合并。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要实现强国之路,军力发展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缺一不可,没有前者,我们没有力量,没有后者,则是一盘散沙。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