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到底有多厉害?
古代战场上,谋略计策就写在兵书上,为何,有的将领依计行事一败涂地,有的将领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呢?实际上,每种计谋都有其适用的战况,计谋必须符合战场上的天时地利,否则,使用起来势必事倍功半,甚至,召来无妄之灾。
“背水一战”是韩信的经典战术,然而,这种战术古往今来鲜有名将敢用,当同事们簇拥在韩信身边问他为何能够借此取胜的时候,韩信是这么解释的:“当人被逼入绝境之时,求生的欲望会让人爆发出远超平时的潜能,借着这股劲扭转形势,摆脱逆境,就能打赢处于劣势的战争。”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
韩信的话很有道理,却隐藏了其中关键,那就是,置之死地后有两种必然结果:一个是“生”,一个是“死”。对战争形势的判断,直接决定了这两种结局。若看不透战场形势,套用背水战术,最终难逃死境。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井陉东),可以说,此时的赵军占据有利地形,随时准备与韩信决战。
在古代,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反观韩信,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人马疲惫,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那么,韩信是如何将战况导向“生”的呢?我们不妨探究一番。
其一,韩信的对手是赵国大将陈余,这个家伙善于正规作战,对野路子一窍不通。什么是正规作战?其实,就是双方将战场约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宽场,然后,针尖对麦芒的大战一场,有点君子决斗的意思。赵军帐下谋士李左车曾向陈余献策,建议偷袭韩信军的辎重部队,使远道而来的韩信军断绝补给。
但是,陈余严词拒绝了这种做法,他仗着自己人多,且优先占据了有利地形,所以,十分自信。当韩信摆出背水之阵的时候,陈余还嘲笑韩信不会用兵,松懈了下来。倘若陈余不固执己见,采纳李左车的建议,韩信凶多吉少。战后,韩信拿出千两黄金缉拿李左车,抓到他后请到帐下做了汉军谋士。
其二,韩信清楚敌军将领的为人。历史资料表明,韩信提前派出探子,在确定陈余并未采纳李左车的战术后,这才敢排兵布阵。韩信深知,两军交战前夕战场情报的重要性,所以,在知己知彼后才敢布局。倘若,韩信对敌军形势毫不知情,他是不会贸然出击的。
其三,在背水列阵的主战场外,韩信特地安排了两千多名骑兵搞了一波“敌后活动”。这两千个轻装上阵的骑兵每个人都准备了一面汉军的战旗,在绕到赵国军阵后方的时候,他们拔除赵军战旗,插上自己带来的汉旗。这个举动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背水列阵的汉军虽然牢不可破,但是,占尽人数优势的赵军仍可以采用围困的办法,活活饿死汉军或采用车轮战等逼死韩信。可是,汉军骑兵将赵军大后方的军旗全部改换后,前方的赵军定会认为汉军有伏兵偷袭夹击,心理崩溃后的赵军哪里会想到围困韩信呢?这样,背水列阵的汉军勇士们可以进一步蚕食“腹背受敌”的赵军。
其四,背水一战中,韩信虽然将精锐全部摆在前线上,但是,仍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在暗处,用于埋伏赵军。史籍记载,韩信挥兵数万人前往赵国,但是,背水列阵的时候只有一万余人被安排在正面战场上,就算加上两千插旗的轻骑兵,也远没达到部队开拔时候的人数。
实际上,剩下的几万人,都被韩信布置在暗处,用来夹击赵军。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表明韩信设置了伏兵,但却有这样的记载:“汉军前后夹击,击溃赵军,在泜水斩杀了成安君,并俘获了赵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韩信安排了大量的人手用于夹击,而并不止先前插旗的两千骑兵。
毕竟,赵军号称二十万之众,若用两千人夹击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由此可见,韩信不但派人在赵军后方插旗,还额外设计了伏兵,虚实结合。
其五,背水列阵,必须得让麾下士兵陷入绝境,但还得给他们希望。韩信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挑选了不论战斗素质还是心理承受能力都过硬的一万精锐,然后,早餐时仅配发少量的军粮,让每个人都饿着肚子。最关键的一点是,韩信特地说了一句:“今天,打赢赵军我们就去赵军的家里吃饭!”
食物的量很重要,配发太多达不到效果,太少又让士兵们饿的头昏眼花耽误作战,食物的配给量必定经过周密的计算。唐代诗人王涯在《从军行》里,生动描述了背水之战,盛赞韩信的高超谋略和指挥艺术: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古往今来,没有几个将领能将韩信的背水战术在战场上还原,就是限于以上几处对天时地利等战场形势的约束。马谡错误的估计了战场形势,带着将士们跑到山上,将兄弟们的性命置之死地,想模仿一出韩信的经典战术,结果却万劫不复,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