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孟良崮战役蒋介石收到张灵甫求援电报后却欣喜若狂

一部《红日》,让张灵甫和他的74师具有了全国知名度。

张灵甫、整编74师和孟良崮,这几个名词,甚至是那些对军事历史不是很关注的人也不会感到陌生。毕竟,许多人通过诸如《红日》这些红色经典了解到,张灵甫和他的74师就解放军围歼在孟良崮上。然而,如果有人说那支精锐之师的覆灭与一个被称之为“中心开花”的战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

孟良崮战役蒋介石收到张灵甫求援电报后却欣喜若狂孟良崮战役蒋介石收到张灵甫求援电报后却欣喜若狂

孟良崮战役初期,整编第74师在马牧池一带遭到解放军的强力反击,其与左右邻之间的联系又切断。师长张灵甫眼见战情突变,最初的反应的是想退回原驻地垛庄。然而,这唯一的退路又被解放军切断了。无奈之下,张灵甫一面率军退往孟良崮固守待遇。这个时候,解放军虽然完成了对74师的分割包围。但包围圈尚不严密,74师距离左右两邻的距离也并不太远,近者不足10公里,远的也不过50公里。如果蒋介石下令74师突围,那么以这支国民党王牌军的战力,即便不能全身而退,想当一部分力量还是可以保存下来的。然而,蒋介石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战机”!

收到张灵甫的求援电报之后,蒋介石的反应简直可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他在给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的电报中谈到“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国军寻找了一个歼灭共军陈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机会。因为我74师战斗力强、装备精良,且处于有利地形;再之,有恩伯、敬久、欧震三兄兵团大军云集,正是我国军同陈粟决战的好机会,现命令74师灵甫部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再调10个师之兵力增援74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共军,决战一场,歼陈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举改变华东战局……”

其实,83师师长李天霞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堪。

至少在蒋介石看来,这个“中心开花”有着很大的成功概率。然而,74师这支国民党军中数得着的能战之师在孟良崮上仅仅打了三天被解放军彻底消灭。这其中,固然有张灵甫地形选择不当致使74师美械武器威力不能充分发挥的因素,也确与友邻83师师长李天霞“偷奸耍滑”有关。但就算74师的重机枪能找到足够的水后能充分发扬火力,李天霞也能向黄百韬那么卖力地向孟良崮靠拢,74师依然难逃覆亡的厄运。

因为,这个蒋介石所设想的这个“中心开花”计划虽然看上去很美,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有着很大的难度。

先来看看另外一个失败的“中心开花”:1938年春,日军进犯华东要地徐州。在台儿庄地区,日军第10师团遭到中国军队的重创,被迫后撤到鲁南山地固守。受“台儿庄大捷”的影响,中国统帅部调集重兵围攻鲁南日军。但因火力地形均不占优势,以致战斗陷入僵局。也就在这个时候,日军大本营看到了“战机”:通过第10师团的顽强抵抗将大量中国军队“抑留”在鲁南地区,再厚集重兵,以大包围的方式,合围并歼灭中国军队主力。从4月中旬起,日军统帅部从华北和华中战场抽调了8个师团又5个旅团约30万兵力从外线包围中国军队。至5月19日,徐州沦陷。然而,由于各路日军兵力不足,使得中国军队主力得以从包围缝隙中突围而去。日本大本营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并未达成!

再来看一个成功的战例:诺曼底登陆之后,百万盟军于1944年入秋之后稳步逼近纳粹德国西境。为了挽回败局,希特勒决定“孤掷一注”,在阿登地区发动反击,争取将盟军赶下大海。由于德军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美军被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战斗打响后没几天,德军装甲部队逼近了墨斯河,几乎再现四年前横扫西欧的辉煌。然而,德国人的步伐在一个叫巴斯托尼的小镇被挡住了。由于美国空降兵的顽强抵抗,致使德国党卫军顿兵城下不说,还被紧急杀到的巴顿军团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巴斯托尼解围之后,美军立即发动大规模攻势。战至次年1月28日,德军在耗尽了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之后,被赶回了进攻发起位置。四个月后,纳粹德国战败投降。

稍稍留意一下这些战例,不难发现:“中心开花”这个作战设想能否实现,取决于这几个条件:“诱饵”部队之战力至少能支撑到外围援军到来;各参战部队之间的动作必须协调一致;不间断的指挥与通讯的畅通。

徐州会战期间,日军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帮了中国军队不少忙。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美军能打赢突出部战役,诱敌、指挥、协同等几个环节都没问题;日军没能成功,主要问题出在由于机械化程度低而造成在宽广战区中出现了步调不一致;再看孟良崮战役中的国民党军,各个层面都有问题。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