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铡美案》陈世美被诬陷的真相

《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只因为官期间得罪了人,才被恶意丑化。所以,《铡美案》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铡美案》陈世美被诬陷的真相《铡美案》陈世美被诬陷的真相

人物原型:明末清初的一位清官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是部群戏,在介绍剧情时一定要交代它的考据,因为这是一出绝对的编出来的戏。今天,“陈世美”几乎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但历史上的陈世美非但不是坏人,还是一名廉政的清官,而且是明末清初的人,根本不是宋朝人,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要交代清楚。

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号熟美,均州人,生于明代天启五年,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直隶饶阳知县。任期满三年后,吏部考核其政绩最优,升任刑部主政、郎中。由于政绩突出,陈年谷屡受顺治皇帝重用,被封为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康熙十年后,陈年谷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告老还乡。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污点,更没有做出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故事由来:好男人遭到恶意丑化

陈年谷之所以被丑化,是因为清顺治十五年,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从均州到京城找陈年谷求官,陈年谷对他们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仇、胡大为不满,认为陈年谷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二人怀恨而归,途中,在河南南阳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年谷,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所以《铡美案》也叫《赛琵琶》。

秦香莲的生活原型名叫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她是陈年谷的第二任妻子。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把陈年谷化名陈世美,并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改为宋朝,由此也为铁面无私的包公添加了一项本不属于他的“政绩”。

舞台演绎:马连良曾扮演王延龄

《铡美案》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剧目之一,除了戏中包拯惩恶扬善的精神是广大穷苦百姓心目中的理想追求外,这出戏的唱腔也无比精美,京剧历史上演出这出戏的名家也不胜枚举,有“南麒北马关外唐”之称的三位名家都擅演此戏。

马连良在这出戏里扮演丞相王延龄,深受戏曲观众的好评;唐韵笙在这出戏里饰演的包拯也极富特色;“麒麟童”周信芳则在这出戏里一人饰两角,先演王延龄后演包拯,三位大师虽然都在演绎着相同的故事,但他们塑造的人物不同,表演风格也各不相同,充分表明了戏曲中的表演艺术在舞台呈现中的重要地位和挖掘空间。

刘新阳对记者说,在众多版本中,公认最好的版本是上世纪50年代北京京剧团编剧王雁的移植本。其中,张君秋饰秦香莲,谭富英饰陈世美,马连良饰王延龄,裘盛戎饰包拯,李多奎饰国太,现在舞台上演出的京剧版本还是这一版。同时,这一版本曾在1963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片名《秦香莲》。由张君秋扮演秦香莲,裘盛戎扮演包公,李多奎扮演太后,谭元寿扮演韩祺,马长礼扮演陈世美,马连良扮演王延龄,流传久远。

说起《铡美案》这出戏,刘新阳向记者讲起了戏中包公的扮演者裘盛戎。“京剧界常说‘无净不裘’。裘,即裘派创始人裘盛戎。虽然他后来卓然成家,但早年在‘富连成’科班的学艺经历却十分艰苦。”

差点因为贪吃挨板子

1932年秋,北京前门外鲜鱼口富商丁老太太大办60寿辰,邀请“富连成”科班在鲜鱼口庆丰堂唱堂会。当日堂会的戏比较多,从中午一直演到深夜。当时的戏班讲究“饱吹饿唱”,因此不管演出的戏码多少,演员只吃一顿午饭,等唱完戏再回来吃夜宵。堂会戏演到“掌灯”时,裘盛戎感觉肚子饿得慌,他乘人不备就溜出了庆丰堂大院,先到打磨厂后河沿吃了一盘灌肠,又跑到大栅栏门框胡同吃了一碗卤煮火烧,还溜溜达达逛了几家铺子。这会儿,他琢磨出来的时间不短了,也该回去勾脸了。他刚一迈进庆丰堂的门口,就被科班教师郝尧伦抓住,拽进了后台。裘盛戎一眼就瞧见原先扮专诸的叶盛茂在那里勾姬僚的脸谱,他明白自己误场了,大祸临头。

这时,怒容满面的郝尧伦手里还拿着一根三尺多长的戒尺,拉过来一条长板凳,叫裘盛戎躺在上面。就在郝尧伦的戒尺要落下来的一刹那,一位老先生拉住了他,“尧伦,等等,您先压压火,消消气,您能不能让他先去勾脸、扮戏,有什么事等完了回去再说。今儿晚上的演员名单,是本家看过点头的,咱们要是临时换人,恐怕‘寿星’不高兴。”裘盛戎偷眼一瞧,原来是萧长华为自己求情。萧先生的面子不能驳,郝尧伦暂时放过了裘盛戎。裘盛戎心想:“今儿晚上说什么也得‘铆’上,假如‘奔’不下来‘好’,回去这份罪够我受的。”

《刺王僚》开演后,裘盛戎扮演的姬僚上场,头一句念“大引子”:“大地山河,图霸业,一统吴国。”先声夺人,得了一个满堂彩。本家丁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连说:“这孩子唱得真不赖,有味儿,好听!”《刺王僚》刚下来,老太太就让账房先生写了一张红条子送进后台。上边写着:“赏给小王僚肉丁包子一千五百个!”裘盛戎凭借着自己的精湛技艺,那祸到临头的二十大板,反而化罚为奖。

学艺期间偷偷去看戏

刘新阳说,梨园行的人以及票友们都知道裘盛戎的外号叫“傻子”,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这得从他在“富连成”科班学戏时说起。

裘盛戎的父亲裘桂仙把他送进了“富连成”科班学戏,改名裘盛戎。那一年,他只有12岁。在艺术上,当时的科班采取封闭的办学方法,严禁学生到外面看戏。裘盛戎作为科班里的人,一方面跟科班的老师学习技能,但另一方面他一直希望能够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到其他人的演出,更何况他当时年纪还小,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好奇心。当外面的剧场演出所产生的艺术吸引力大大超过了怕挨打的恐惧感时,裘盛戎终于没控制住,偷偷地跑到剧场看戏去了。

每次偷着外出,他都是与同窗好友袁世海同行。师兄弟们尽量给他们打掩护。比如,把偷着去看夜戏的人的被窝里塞上衣服,装成有人蒙头而睡的样子,以应付查铺老师的检查。但偷看的次数多了,总有被发现的时候。一次是鼎鼎大名的“麒麟童”周信芳到北京来演出,机会难得,裘盛戎和袁世海一如既往地偷跑出去看表演。

看完之后,一天早上,两个人突然技痒,决定模仿演一出麒派的《屯土山》。两个人演得非常认真,不仅吸引了一起学戏的同学们,也把师兄给吸引来了。这位姓郝的师兄一眼就看出二人模仿的是麒派特有的高音锣,于是把裘盛戎叫过来,要打他板子。

被称“傻子”其实是称赞

裘盛戎趴在凳子上,只说是自己一个人跑出去看戏,打到第三板的时候,已经见血了,裘盛戎依然说只是自己一个人去看的。就在这个时候,郝师兄想了想说:“你不说我也知道还有谁去了。”说完一板子又落了下去。听到这句话,裘盛戎说:“还有袁世海。”于是,袁世海也跟着挨了十板子。

打完后,两个受伤的人躺在一起养伤,袁世海说裘盛戎不应该把他供出来,应该坚持到底一直都不说。结果裘盛戎对袁世海说:“郝师兄说了,我不说他也知道。”袁世海苦笑着说:“他那是诈你,你真是个傻子!”从此,裘盛戎便有了一个外号——“傻子”。这个外号跟随了他一生。

刘新阳说这个外号之所以被大家认同,其实不是因为挨板子事件,而是但凡跟裘盛戎接触过的人都有的一个共同感觉——他待人憨厚,醉心艺术。为了艺术,他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自然显得“傻”。旧时,许多京剧演员都有外号,比如著名武生俞菊苼,因为性子暴躁,外号就叫“俞毛包”,形容他一肚子毛草,不能近火;著名青衣陈德霖的外号是“老夫子”。他们的这些外号不仅内行知道,外行也知道,大家都这么叫。

关于裘盛戎的外号,有人说,裘盛戎在台上的“精”、“巧”、“绝”、“妙”,也许正是以他在台下的“傻”为前提条件。裘盛戎在台下练功时是那么肯吃苦,琢磨戏情戏理时好像神仙附体,活现出一副愣头愣脑的样子,待人接物时又是那么拙于言词,憨厚有礼,为了追求艺术真理表现出毫无顾忌的作风。这些不都在说明他确实是一个“戏痴”、“傻子”吗?正因如此,只有梨园行的人才以“裘傻子”称之。而广大观众则很少有人知道。事实上,裘盛戎与袁世海这两位未来的京剧艺术家在挨打以后,并没有改弦更张,还是不断地偷偷溜出去看戏,为他们今后的腾飞一点一滴地准备着。

陈年谷后代抱不平

陈年谷第十代孙陈吉棋现在生活在武汉,他说:“小的时候我见过我家的神龛上供奉的祖宗牌位,有陈一奇、陈年谷。那时父亲说,我祖父年轻的时候,河南有个剧团到我们县上来演《铡美案》,祖父四兄弟于是找来了亲朋好友,到剧场砸了戏箱,打了演员,把剧团撵出了均县,这出戏在我们县再没演过。”(刘新阳)

经典唱词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我与你在朝房曾把话提。说起了招赘事你神色不定,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到如今她母子前来寻你,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祸到了临头悔不及。驸马不必巧言讲,现有凭据在公堂。人来看过了香莲状,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嗣良心丧,逼死韩祺在庙堂。将状纸压至在那某的大堂上,咬定了牙关你为哪桩。

戏中情节

桩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带着孩子进京寻夫,闯宫遭逐。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未成。王延龄授秦香莲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陈世美派家将韩祺追杀,韩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庙中。秦香莲来至包拯公堂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但陈世美拒不承认。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此时皇姑、太后闻讯赶来阻刑,最终在强烈的思想斗争下,包拯铡死陈世美。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