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历史上的何进真的像大家想的那么蠢吗?

«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看过。在前三章三国动乱之由中提到了何进。说何进是三国动乱的根源,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如此评价说:汉室倾危无数中,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那么何进是何许人也。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么蠢吗?

何进本来是一个屠夫,后来因为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进了宫,受宠于汉灵帝。何进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做了大官,在黄巾起义当中被汉灵帝任命为大将军,手握重兵。咱们的故事就从这开始。

何皇后生了大皇子刘辩。王美人(汉灵帝的妃子)生了二皇子刘协。

灵帝在临终的时候想立刘协为帝。就把大事托付给了黄门蹇硕。这也是灵帝的考虑,希望立刘辩为帝,可以牵制外戚的力量。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蹇硕准备秘不发丧,召何进进宫诛杀他。何进没有洗好脖子等着被宰。而是听从司马南的建议,未及时进宫,而是召集众人商议后带兵入宫,在灵帝棺材前立了刘辩为皇帝。袁绍带兵杀了蹇硕,准备顺势把其他宦官都杀死,十常侍就哭诉于何皇后。何皇后劝阻何进,何进答应了。

那么为什么何进没有趁势将十常侍全部杀死呢?而何皇后为什么就如此的能够轻易的被十常侍劝服呢?

这就要不得不提盘踞汉朝的三大势力:外戚集团,宦官集团,士族集团(袁氏集团)。

外戚集团以后来者居上的何进为代表。

宦官就是蹇硕和十常倚为代表。

士族集团在当时以四世三公的袁绍为代表。

在立皇风波中死去蹇硕和十常待也不是铁板一块。

蹇硕一死,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集团极需寻找一个新主子。这个主子就是何皇后。何皇后也需要自己的势力。因此很容易两者一拍即合。反过来何皇后劝何进。

何进怎么想的呢?

在这个时候,如果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下一步就变成士族集团外戚集团相互争夺权利。而留下宦官,则可以相互牵制。

更深层的原因是何进是屠夫出身,虽然暂时和士族集团利益在一块,但这些土族一直讲究出身,怎么可能完全瞧得起何进,因此何进这一次并不糊涂,而是洞若观火,深谋远虑。

灵帝在位时,因为宠幸王美人生了皇子刘协。何皇后嫉妒,竟然毒死了王美人。刘协就寄养在了董太后也就是灵帝之母那里,刘辩继承大统后,董太皇太后和何太后都想争权夺利。而董太后听从十常侍建议直接垂帘听政:立刘协为陈留王,董重(董太皇太后的哥哥)为骠骑将军,张让(十常侍之一)共同参加朝政。

这一招打的何太后措手不及。他就以宴宴会为名,请董太皇太后出席,席间言辞恳切地劝董太皇太如不要干预朝政。其实深层含义是他哥哥何进和文臣走得特别近,对她有好处,你董太皇太后就不要瞎操心了。

董太皇太后当然不乐意,就直接把何太后的老底揭开了:

你当年毒死王美人,当年还没找你算账,让我不开心了,我就让我哥哥把你哥头砍了。(俩个都在拼哥)。

何太后也发怒了。好言相劝你还急了。董太皇太后下面一番话把吵架推向了高潮:你们家是杀猪卖酒的小辈,能有什么见识?

董太皇太后也是做事不太理智,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这也是为她的死埋下了祸患。

何皇后连夜召何进进宫,下一步找了个理由把董太皇太后逐出了宫门,连夜包围董重家,董重自杀。十常侍这个时候感觉情况不妙,就用黄金白银结交何苗(何进的弟弟)。当然何进也不是真的想诛杀十常侍。三方势力暂时风平浪静。

这个时候何进为了永绝后患,就学他的妹子毒死了董太后。

这是一个昏招,灵帝死没多长时间,你就把他名义上的妈弄死了。这搁谁都受得了啊。

十常侍趁机派人到处传播。

而士族集团以袁绍为代表过来建议诛杀宦官

这也是袁绍第2次劝说何进杀死宦官。

这一次何进听从了建议,但他没有直接派兵镇压而是进宫请旨。其根源在于诛杀宦官只有太后或皇帝下旨。如果何进听从袁绍建议,直接弄死宦官。那么得利者只有袁邵为代表的士族集团。

下令的是他何进,因此表面上何进不动声色,准备入宫请旨,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诛杀宦官。

历史上的何进真的像大家想的那么蠢吗?历史上的何进真的像大家想的那么蠢吗?

十常侍听说后赶紧去见何苗,让何苗赶在何进进宫之前劝说何皇后。

那么何苗为何和何皇后关系更近呢?原来禾苗原本并不姓何。他是跟着他妈嫁给了何真(何进的爸爸)。因此何苗与何太后是同母异父,而何进和太后是同父异母。

显然何太后更相信何苗!

紧接着何皇后告诉何进:刘协才当上皇帝,这时候杀臣子,尤其是身边用的惯的大臣是不好的。

更深层的考虑是什么呢?你何进,我何太后也不太相信,有了宦官的牵制,我做起事来更方便。

咱们可以深层想一想。何太后一个妇道人家不可能动不动事情召何进和文武大臣进宫商量,而且他也不会完全相信何进。

和进、何苗、何太后貌合神离,这也为后来的动乱我埋下了祸根。

何进最为后人诟病的就是召天下豪杰进京诛杀宦官,而这个建议是袁绍提出的,为何何进欣然同意。他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们可以这样想,何进的权力有多大,名义上手握兵马,到他能调动的兵马并不多,而且宦官也有兵马。况且毒死董太皇太后太后,已经在文人其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时如果像陈琳建议的那样直接杀死宦官,好名声是文官的,恶名谁来担。肯定是他何进,等到失宠之后,文官集团反手就可以把所有脏水都泼到他何进身上,所以他不能听。

曹操劝他用一个狱吏直接把十常侍下狱。说的轻松。这必须要有何太后或皇帝的旨意。没有只能是抗旨,何太后会怎么想。他后面虎视眈眈的士族集团肯定乐见其成,因此何进在文中说曹操怀有私心。

何进同意召集天下豪杰进京城。他的目的:

一:招天下豪杰,可以逼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二:不会损伤外戚的势力。

三:可以震慑牵制士族集团。

四:增加自己个人威信。

五:不用自己动手,宦官就灭了。

这时你还认为何进愚蠢吗?

但何进最后还是死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人说你说的那么热闹,何进怎么轻轻松松就被杀了呢?

在何进眼里是十常侍是什么人:阉人而已,两次得以脱身,都是求情哭诉。第1次蹇硕死。他们求情于何太后,第2次董太后死,他们又求助于何苗,摇尾乞怜,四处找战友。

他们怎么敢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我何进诛杀他们易如反掌,我只不过现在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应该做的是老老实实把脖子洗干净,等我来杀。

我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我手握重兵几个阉人,我只不过是在给天下人一个借口,给何太后一个借口,如果想让他们死反手就可以灭掉,所以在十常侍求助于何皇后,让何进进宫商量的时候。何进就欣然去了。

有人要说了,十常侍找何进进宫,何太后不知道十常侍有什么不测之心吗?

咱们可以退一步讲,十常侍之所以能够得势,那是皇帝和太后的给的。没有他们十常侍基本上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们是阉人,阉人是不可能当皇帝,他们肯定需要一个傀儡,他们没有背叛何皇后的理由。

而他的哥哥何进就不一样了,王莽怎么篡政的。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所以他欣然同意让何进和十常侍进宫商量,自己当个和事佬,大家和和气气,这样我何太后就可以在何进和宦官之间左右逢源。让他们相互牵制,那么最终得利者就是我。

她的如意算盘打得也非常好。

十常侍的如意算盘也是打的可以的,因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把何进杀了,那么何家的大权,肯定就落到了何苗身上,何苗和我们十常侍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可以完全换一个亲近我们的外戚。

所以何进就轻轻松松的进宫了,但他去之前却一直没有想到十常侍会狗急跳墙破罐子破摔。

当何进的头颅被人扔到宫墙外的时候,那么何家第1个反应就应该是趁机的选出下一个家主好和他们商量,毕竟皇帝在宫里。外戚没了皇帝还能称外戚吗?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这里面带兵的不是何氏家族,而是士族集团代表袁绍。袁绍趁机一举诛杀了宦官。还顺带性的将外戚何苗也弄死了。

由此可见在这场战役当中最大的得益者或者说暂时的得利者,那就是士族集团。他一举消灭了宦官集团,消灭了外戚集团。

但他唯一没有算到的是董卓兵太快,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在他没有稳定朝局的时候就已经来了。所以说最终的得利者就是董卓了,这场战争的落幕,文官集团的失败,外戚集团的失败,宦官集团的失败。所有的如意算盘全部打落,最终的胜利的果实,轻轻松松的董卓攥在了手里。

何进死的不冤,他心不够黑,脸皮不够厚,做事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但若把三国动乱的所有罪过归结到他一个人身上,却有点言过其实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