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梁武帝萧衍以佛治国,四入佛门,三次被大臣重金赎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极言南朝佛寺之兴盛。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鸡鸣寺,前身便是南梁时期的同泰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为梁武帝萧衍所建。梁武帝奉佛教为国教,曾四次舍身佛寺,三次被大臣重金赎回,因此被称为“皇帝菩萨”。

这位佞佛持斋的传奇皇帝,不仅是南梁的开国皇帝,政治韬略过人,而且跻身竟陵八友,文学才能不同凡响。由于沉溺佛教而误国致乱,侯景之乱后成为亡国之君,最终被活活饿死。南朝宋齐梁陈皆是短命王朝,而梁武帝却是长寿皇帝,在位48年,享年86岁。

南朝时期有四大望族,即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和兰陵萧氏,并称王谢袁萧。兰陵萧氏,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从此成为高门望族。

萧衍便出自兰陵萧氏,自称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可谓贵胄出身。其父萧顺之跟随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征战沙场,成为南齐时著名武将。正是这样的家族背景,为萧衍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朝是梁启超口中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贵族时代,非常注重门第出身,魏晋以来形成了森严的门阀制度,“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这位将门虎子的成功之路注定比别人更容易些。

这位世家公子,博学多才,"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名士,并称“竟陵八友”。他酌酒看花,舞文弄墨,却并未深居高阁,游戏人间。

南齐末年,萧衍担任雍州(今湖北襄阳)刺史,手握一定的兵权,成为地方上的实力派。南齐第六代皇帝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后,荒淫无道,滥杀大臣,朝野人心涣散。萧宝卷冤杀了萧衍的兄长萧懿,萧衍决心推翻萧宝卷,伐竹沉木,密修武备,仅用一年时间便攻下建康。

梁武帝萧衍以佛治国,四入佛门,三次被大臣重金赎回梁武帝萧衍以佛治国,四入佛门,三次被大臣重金赎回

公元502年,萧衍建立南梁,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八年的统治,这段治世被称为“文物之盛,独美于滋”的“天监之治”。

梁武帝登基后,励精图治,夙兴夜寐,施行仁政。对内,改革用人制度,设置五经馆,招收全国各州郡的寒门子弟学生,打破门阀士族的垄断,大批寒门人士得以入仕;对外,抗击强敌,钟离之战大败北魏大军。在门阀等级森严、北强南弱的格局下,梁武帝的这些举措都是难能可贵的壮举。从此,萧墙之内不再分崩离析,国境之外不再虎视眈眈。

梁武帝崇尚以佛教的修身向善教化民众,以佛教理念治理国家。他以身作则,遵守佛教戒律,汉地僧人的吃素理念就是梁武帝下诏所有佛教徒断绝酒肉形成的。

梁武帝以佛治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从东汉在洛阳兴建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朱士行成为第一个汉家受戒出家的僧人,到学贯中西的鸠摩罗什翻译佛经,让佛教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佛教逐渐兴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受到王公贵族的崇信和百姓的敬奉,进入鼎盛。阿弥陀佛成为后世几千年的口头禅语,众多那个时期修建的古刹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烽烟四起、流离失所的乱世,很多人躲进佛寺,人们在佛法教义中寻找心灵的寄托。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佛教作为统治思潮的必要性。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梁武帝身体力行推行佛教。公元527年,63岁的梁武帝第一次舍身同泰寺,当了4天和尚,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好说歹说才把他劝回宫。但没过多久他又跑回了同泰寺出家。当时和尚还俗需要付给寺院一笔赎身钱。大臣们凑了一亿钱才把他赎回去。第三次出家时,梁武帝不光把自己舍了,还把宫人和土地都舍给了寺院。这次为了赎他,大臣们花了比上次多一倍的钱。第四次出家,梁武帝在同泰寺住了37天,随后朝廷又出资一亿钱将其赎回。总共花费了四亿钱。

梁武帝还广建寺庙,弘扬法事,仅建康佛寺就有五百多所,僧尼十余万,寺院资产丰厚。佛教的大规模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削弱了国力。

侯景本是北方东魏大将,因不服新主高澄而归顺南梁。梁武帝引狼入室,居然接收了侯景,最终酿成侯景之乱。建康城破,萧家宗室、世家大族被血洗,梁武帝被囚禁在台城,一代帝王被活活饿死。后寒门出身的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废掉自己拥立的梁敬帝萧方智,建立陈朝,梁朝彻底灭亡。

当信变成佞,必然导致灭。梁武帝身死国灭,灭佛运动也拉开了帷幕。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