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时期的恐怖文字狱,金庸祖上几乎被灭族
在封建时期,统治者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统治权力,所以对于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他们的打击措施会相当残酷。文人由于在古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所以往往被监控地最为严密,一旦这些文人写过的某些话语被人抓到了把柄,那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这就是古代恐怖的“文字狱”。
“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当属清代,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所以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天生敏感;二是清朝是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国家机器对下层的控制也最严密,那么清朝的文字狱有多可怕呢?从雍正年间的“浙江查嗣庭”案可见一般。
在当时的浙江海宁,有一个著名的大学者查嗣庭,他康熙年间就中了进士,后来屡次升官,最高做到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然而正当其踌躇满志的时候,祸事来了,雍正四年(1726年),他奉命作为江西的乡试主考官,然而他出的考题却被人抓住了把柄……
清雍正时期的恐怖文字狱,金庸祖上几乎被灭族
他出的考题本来都很正常,但是字却“用错了”,考题用了“正”和“止”,两个字,结果被认为“前用正字,后有止字,‘正’字有一止之象,涉嫌议论年号,诅咒雍正之意”,这种说法显然是牵强附会,雍正也自知理亏,但却愣是说他不是“出于无心,偶因文字获罪”,而是“所出题目,显露其心怀怨望,讥刺时事之意”,又说他“向来趋附隆科多”,把他打成了“隆科多”奸党……
最后呢?查嗣庭竟然被判处凌迟处死!但是雍正五年的时候他已经病死在监狱里了,即使这样雍正仍然将他开棺戮尸,而数百年的望族“海宁查氏”也遭遇大灾:查氏之子十六岁以上的被处斩刑,十五岁以下的儿子以及查嗣庭的二哥查嗣僳及其诸子均流放三千里。就连整个浙江省的乡试、会试都停了三年。
雍正为什么会如此严酷呢?其实雍正并不是突然发难,而是蓄谋已久,他早就对查嗣庭看不顺眼了,因为他与权臣“隆科多”走得太近,所以正好趁此机会借题发挥铲除查氏。严格来说查嗣庭的祸事引子虽然是“文字狱”,但他最终获罪则是因为“朋党”,而不是文字原因(民间流传的“维民所止”的说法已被证实为传言)。
然而事情却仍然没有结束,幸存的查氏族人仍然顽强地生存着,200多年后,查氏后代出了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写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就将清朝的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描写为一个十足的小人,将满清王朝的黑暗统治展现地淋漓尽致,他叫查良镛,就是著名的金庸先生。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