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杨士奇为何阻止朱瞻基攻打朱高燧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的皇帝之争直到宣德年间才落下帷幕,结束这一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永乐年间,朱高煦与朱高燧结盟用或明或暗的手段谋夺明朝皇位,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朱高炽即位不到一年,因积劳成疾而离世,又给朱高煦和朱高燧留下了机会。朱高煦借着朱瞻基年轻且即位时间不长,朝廷根基不厚,政治动荡的机会,再次举起了"靖难"的大旗。然而这次谋反很快被朱瞻基镇压,朱高煦也兵败被俘。因朱高煦与朱高燧常联盟结党,于是有人建议顺势剿灭朱高燧,可内阁首辅杨士奇却阻止了这次出兵。

朱高煦的谋反,不仅是之前他与朱高炽争夺皇位的延续,也是看准了朱瞻基政治根基薄弱的隐患。而在杨荣的建议下,朱瞻基御驾亲征,率领大军围攻朱高煦的封地乐安,一举将其俘虏,快速镇压了这次叛乱。当时内阁中很多人的意见都是移兵彰德,顺势拿下赵王朱高燧。理由是朱高燧曾多次与朱高煦密谋造反,前科累累,这次两人也有信件来往。所以内阁的建议是继续出兵,一举拔出这个隐患。持有这个意见的以内阁大臣陈山为代表,杨荣等内阁大臣都支持陈山的主张,唯有内阁首辅杨士奇表示反对。

杨士奇为何阻止朱瞻基攻打朱高燧杨士奇为何阻止朱瞻基攻打朱高燧

杨士奇从永乐年间开始担任内阁首辅,是深受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三位皇帝信任的朝廷重臣。他是最早一批进入明朝内阁的大臣,也是解缙之后的文官集团代表之一。可以说他是朱高炽留给儿子的重磅右臂,由他领衔的"三杨"内阁开创了明朝国力巅峰的仁宣之治。从政治立场来看,杨士奇作为文官集团首脑与勋贵、藩王是处于对立关系。永乐年间,他就因多次维护朱高炽,与争夺皇位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发生冲突,还两次被朱棣下了锦衣卫的诏狱。因此以常理来看,他态度应该是最支持削除各地藩王,维护朝廷权威的。

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了争取藩王势力的支持,并没有强势的展开削藩的行动,而是进行软性操作,逐步剪除藩王势力。到了永乐末年,虽然藩王势力有所削弱,但并未彻底根除。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又成为新的藩王势力,他们拥有重兵,能够对北京的朝廷产生威胁。所以内阁方面虽然没有打出削藩的旗号,但对于剪除威胁朝廷的藩王势力是有共识的。对于朱高煦的问题上,内阁就一致同意出兵镇压,还促成了朱瞻基御驾亲征。杨士奇对此也是很支持的,并随驾征讨朱高煦。可在朱高燧的问题上,杨士奇的立场为何突然变了呢?

杨士奇对朱瞻基的解释大概如下这几个原因,第一是考虑到两人叔侄之情,第二是朱高燧并未公开起兵造反,第三只靠推测就降罪于人,这不符合礼法。杨士奇的三个原因都站得住脚,很充分的驳斥了陈山和杨荣要求继续攻打朱高燧的理由。然而以性格刚毅著称的宣德皇帝,真的就这么容易被杨士奇说服?从朱瞻基在事后的操作看,显然他接受杨士奇的建议不仅仅是上述三个原因。他为这个事不仅咨询了杨士奇,还招来老臣夏元吉和蹇义,经过一番谈话后差决定放弃继续向彰德出兵的打算。

在我看来,杨士奇的驳斥陈山和杨荣的说法只是表面原因,而他和夏元吉、蹇义向朱瞻基的进言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从历史文献中后来朱瞻基削藩的一系列操作看,这次谈话为后来的削藩策略定下基调。而杨士奇之所以反对继续攻打朱高燧,便是与此紧密相关。

陈山和杨荣也是内阁重臣,尤其是杨荣以知兵著称,是促成朱瞻基御驾亲征的重要人物。他在朱瞻基攻打朱高煦上态度非常激进,是文官集团中强势削藩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的继续攻打朱高燧,本质上是朱允炆强势削藩策略的延续,而这个策略在上次面对朱棣时便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策略只看到了朝廷兵力的强大,却忽略了新皇登基朝政不稳的隐忧。虽然朱瞻基时朝廷更加强大,而朱高煦和朱高燧远不如其父朱棣,但朝廷的隐忧始终存在。如果让朱瞻基继续沿用朱允炆削藩的策略,不能说一定失败,但隐患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兵战凶危,朱瞻基又是御驾亲征,一旦有了闪失,后果不堪设想。再加上当时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都没有出世,明朝更难以承担战争失败的后果。朱高煦出兵时,内阁一致要求朱瞻基御驾亲征,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战争平息后,还用这种方式继续扩大,就有点作死的意思了。

从朱高煦反叛的过程来看,他还是有所准备的,而且拉拢了不少朝中重要人物。首先他是派人与朱高燧联络,希望两人同时出兵,让朱瞻基无法兼顾。朱高燧本来是有意出兵配合的,结果被赵王府左长史胡永兴阻止了。胡永兴派人截断了朱高煦送来的信件,杀死了朱高煦的使者,将两人来往的痕迹削除,断绝了朱高燧出兵配合朱高煦的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朱高燧才没有出兵配合朱高煦,朝廷也没有合法的证据直接处置朱高燧。实际上以朱高煦的性格,不可能只联络朱高燧一个,肯定还联络了更多的藩王。

这些藩王没有出兵配合,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观望是肯定存在的。如果朱瞻基在削藩中占据绝对上风,这些藩王肯定不敢轻举妄动。假如战事陷入被动,藩王们不是没有趁火打劫的可能。特别是被朱棣迁移到南昌的宁王朱权的家族,时刻都准备着造反称帝呢。

第二个隐患来自于勋贵,他们在朝廷中掌控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不论是开国元勋之后,还是靖难功臣之后,他们都被朱棣赋予了很大的兵权。对外他们是征讨四方的将军,对内也是制衡藩王势力的力量。朱高煦在造反时就暗中联络了不少勋贵将军,其中英国公张辅就被朱高煦引为明军内应。

实际上杨荣要求朱瞻基御驾亲征,就是因为他发觉了明军军心动荡,领军的勋贵们首鼠两端,甚至有人暗通朱高煦。朱瞻基一开始是打算让阳武侯薛禄,后来张辅又主动请缨。但他最终还是采纳了杨荣的建议,就是为了避免重蹈朱允炆的覆辙。虽说后来张辅见形势不对临阵把朱高煦卖了,但这是在朱瞻基御驾亲征的威慑力下才产生的效果。也有可能出现某些投机的勋贵在战事不对时临阵反水,把朱瞻基卖给藩王势力。这种隐患在明军中随时存在,不解决这这种隐患就长时间作战,后果是无法预料的。

第三方面隐患来自于外部,当时北方和南方的边境都不安宁。瓦剌蒙古早已得知朱棣和朱高炽去世的消息,在北方边境上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南下。而安南的胡朝和陈朝余孽也在积极整兵备战,想要把永乐年间建立的交趾布政使司割裂出去,甚至威胁到云南、广西等地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长期在外作战,北京又没有太子监国,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北京还处于幽燕战线的核心地位,战略重心所在,危险程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这些方面的隐患都使得朱瞻基不能选择战争扩大的做法,而是要见好就收。

从朱瞻基处置朱高煦的过程看,显然杨士奇、夏元吉和蹇义拿出了一整套政治解决藩王势力的办法。比如朱瞻基亲自写了一本书叫做《东征记》,将朱高煦的始末和罪行记录下来,并昭示天下。用这个来安抚各方藩王的心,表示自己没有朱允炆那种削藩的想法,而是朱高煦真的谋反获罪。又比如用击败朱高煦的战绩施压,迫使朱高燧主动交出卫所兵权,只留下藩王的礼仪卫士,使其没有造反的资本。他们还用朱高燧的事为例子,杀鸡吓猴,用以发动对别的藩王的政治攻势,迫使藩王逐渐交出权力。

从效果上来看,这种政治解决藩王问题的策略很好,几乎完全解决了藩王势力对朝廷的威胁。后来南昌宁王朱宸濠造反,也是因为他贿赂了朱厚照宠信的太监刘瑾,恢复了宁王府原来统领的护卫军队,这才有了扩军造反的资本。这种政治解决藩王问题的策略,也可以体现出杨士奇高明的政治手段和敏锐的战略眼光。与他相比,不论是朱允炆时代的黄子澄齐泰,还是同为内阁大臣的陈山、杨荣,都是远远不如的。可以说"三杨"内阁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与杨士奇在政治上独特的执政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