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哪五位?
指的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
“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操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五子良将,但子只是一个量词,“五子”意思就是说“这五个人”。
人物介绍:
1、张辽
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曾担任先锋,于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222年去世,谥“刚侯”。被后世称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2、乐进
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218年去世,谥“威侯”。
3、于禁
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鲍信,后归曹操,为将坚毅庄重,被曹操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死,谥“厉侯”。
4、张郃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后于木门道中伏而死,谥“壮侯”。
5、徐晃
字公明,河东杨人。在三国时期,着名的军事战略家曹伟原来是杨峰,后来投了曹操。他在汉中与襄樊之战中表现出色,被曹操誉为周亚夫之风。在227年,他在办公室去世,他“强壮”。
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他召集了五个人,描述了同志们的人生故事:“太祖剑兹武术,时间好,五个儿子是第一个”,所以现代人称之为“五子将”或“魏五子”。
扩展资料:
五子良将影响:
五子良将先后跟随曹操的时间不同,乐进、于禁加入曹操的时间最早,其次是徐晃、张辽,最后是张郃,而早期五子良将的战绩也多是从攻,进攻时被任命为先锋,撤军时负责断后。
建安20年,张辽和乐金一起保护合肥,曹操镇汉中张路士,东吴孙权趁机攻击10万名士兵,而张辽威士兵只有7000人,招募800名勇士熬夜孙权发动突袭,孙权围攻合肥十多天,开始撤军,张辽和乐进趁机追击,几乎抓住孙权。然后他接受了这种疾病并与孙权作战,击败了董武和陆凡。
张绣反叛时,曹操从被击败的黄巾军组建的青州兵趁机打家劫舍,曹操对青州兵管理比较宽松,于禁率军将这些趁火打劫的青州兵进行讨伐,平定了青州兵所带来的祸患。但在后来的襄樊之战时,于禁被关羽放水进攻,所率七军全部覆没,于禁也因为投降被指责。
张郃是刘备最忌讳的人。在汉中战争期间,夏厚远被拘留。张伟是汉中军队的指挥官。他稳住了曹伟军队的不安,坚持曹操亲自带领军队到汉中。当诸葛亮第一次去北伐时,右翼和右边的县都响应了汉朝,关中震惊了。张伟砸在街头的亭子里将导致马朱进入毫无根据的行列,直接导致了诸葛亮北伐的失败。
在汉中战争期间,徐晃突破了捕捉马明格口号陈式的企图,直接粉碎了刘备分离汉中和关中的计划。在襄樊的战斗中,曹仁被一种非常批判的形式所包围。在禁令中,第七军也被关羽击败。关羽是对中国的致敬。由许黄带领的军队大多是一名新兵,但徐晃直奔车道,甚至打破关羽,然后打破了关羽,被引为为保全襄樊第一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子良将
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张辽。
张辽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
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6]。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的故事:
张辽曾在吕布集团当中与曹军旧将们惨烈厮杀,因此,他与于禁、乐进等人不和,也是合情合理。然而,有一次,张辽却与他的护军武周产生了矛盾。于是,张辽来见扬州刺史温恢,希望请胡质来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生病为借口,推辞了任命。
张辽、胡质出屋之后,张辽对胡质说:“我非常地器重你呀,而你为什么要如此辜负我呢?”胡质说:“古人管仲、鲍叔牙相交:管仲在生意分红时取走了很多,鲍叔牙仍然相信他不是贪心的人;管仲在参军打仗时常常逃跑,鲍叔牙仍然相信他不是胆小的人。
听闻诋毁管仲的流言,鲍叔牙不会相信那些流言。这样的交情才能长久啊!武周身为雅士,在往常,您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因为一些小事就产生了矛盾。
何况我胡质才能浅薄,怎么能始终得到您的信任呢?这才是我不愿就职的原因啊。”张辽非常感激胡质所言,于是便改过自新,与武周又恢复了和睦。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魏五子”或“五子良将”。
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五子良将”说法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撰写魏书卷十七时,陈寿将曹魏的将领张辽字文远、乐进字文谦、于禁字文则、张邰字儁乂、徐晃字公明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意在表述五人能征善战。后人简其文字,称为“五子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