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什么为代表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邹衍简介: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
个人著作:
据《汉书·艺文志》,邹衍著了《邹子》49篇和《邹子终始》56篇。《史记·卷074·孟子荀卿列传》则说他著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还有一本《主运》。司马迁《史记》中列他为稷下诸子之首,说“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辨”。
人物评价:
邹衍开创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终说”和“大九州说”。他将五行说附会到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的兴替上,提出“五德始终”的历史观。在对宇宙的空间认识方面,邹衍创立了“大九州”说。齐地濒海,这启发了他对宇宙空间广阔性的联想。
阴阳家简介及阴阳学说特性:
1、阴阳家简介:
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说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代表人物有邹衍等。阴阳说和五行说本来是春秋、战国之际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两种流行思想。以邹衍为首的阴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水、火、木、金、土五种势力的支配。
提出‘五德终始’、‘五德转移’说,用以论证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王朝的更替,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
2、阴阳学说特性:
(1)相关性
阴阳的相关性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它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即在相关的基础上的。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如以天而言,则昼为阳,夜为阴。
(2)普遍性
阴阳的普遍性指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如水与火、动与静。
(3)相对性
阴阳的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之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