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水浒中的智真长老都为鲁智深做过哪三件大事?

希希老师 发表于 2022-12-15 01:10:06

对于是否将收留鲁达留在五台山文殊寺出家为僧,寺中的大部分和尚是不同意的。《水浒传》第四回提到,当赵员外将鲁达的经历告诉文殊院主持智真长老后,智真长老便将此事告诉了寺中的首座、维那等人,结果遭到众人的反对。首座的意见很明确:“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而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首座可谓一语成谶。

不过,众人的反对并没有改变智真长老的决定。最终,智真长老不但亲自主持了鲁达的剃度仪式,还公然违反了寺庙的基本规矩,将鲁达与自己同辈,赐法号为“智深”。至此,鲁达总算离开了遭官府通缉、东藏西躲的日子,在五台山安定了下来。这也是智真长老为鲁智深做过的第一件大事。

智真长老为何如此厚待鲁智深。他在与众僧的对话中道出了其中的端倪。智真长老的理由一共有两个,首先是还人情。智真长老是这样说的:“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撇得他的面皮?”由此可见,赵员外平日对文殊寺的资助数额巨大,是该寺金主之一,即便是智真长老也不便驳了赵员外的面子。

还有一个原因也非常关键。智真长老表示:“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从这番话来看,智真长老的确是一位世外高人,与书中的张天师及罗真人一样,知道过去和未来之事。故此,他才会力排众议收留了鲁智深,这是智真长老为鲁智深做的第一件大事。

智真长老对鲁智深的关心和爱护,几乎到了溺爱的地步。鲁智深呆在文殊院期间,可谓是劣迹斑斑。说话无礼、没有规矩不说,甚至还在庄严的佛殿内随意大小便。众僧对其深恶痛绝,纷纷要求将其赶走,但却遭到智真长老的拒绝。在智真长老的袒护下,鲁智深的行径越来越放肆。他不但在半山亭抢酒喝,还将人打伤。此后,他又殴打其他僧人、喝酒吃肉、打烂佛像。可即便如此,智真长老也没有将其除名,反而安排鲁智深前往东京大相国寺,这又让鲁智深再一次有了容身之地。这是智真长老为鲁智深做的第二件大事。

与这两件众所周知的事情相比,智真长老还为鲁智深做过一件大事。只不过书中没有过多的着墨,故此被很多读者所忽略。下面我就来谈谈这第三件大事。

虽然贵为经略府的提辖,但鲁智深却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关于这一点,在小说的第三回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当时,鲁智深从渭州逃到了代州雁门县,在十字街口看到有一群人在看榜文,鲁智深也凑了过去。书中是这样描述的:“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鲁提辖正听到那里。”这段描述足以证明,鲁智深是不识字的。

不过,到了小说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之前,却出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场面。书中描述到:“(鲁智深)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迭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从这个情节来看,此时的鲁智深能够在圆寂前写下一篇颂子,证明他不仅识字,而且写出来。

对于后面的这个情节,有部分人认为这是小说作者的一个忽略。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小说当中,作者其实安排了一个事件让鲁智深有机会识文断字。那么,鲁智深是在什么时候学得的文化呢?从书中鲁智深的经历来看,从来到东京大相国寺开始一直到在六和寺圆寂为止,鲁智深根本没有时间来学习。唯一的可能就出在他身处五台山文殊寺期间。

那么,鲁智深在文殊院一共呆了多少时间呢?书中有两处有交代。一处是在第四回鲁智深第一次打伤卖酒人抢酒喝之前。书中描述道:“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

另外一处也是在第四回中,发生在醉酒后破坏了佛殿之后。书中的描述是这样:“这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这就意味着鲁智深在文殊院的时间十个月左右,这个时间也足够鲁智深学习文化了。那么,是谁来教鲁智深学文化呢?除了智真长老,也再无他人了,这便是智真长老为鲁智深做的第三件大事。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