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被招降,真的是中了美人计吗?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为了警示后人永远忠于大清,防止他们在危急时刻倒戈,特令人修了一本《贰臣传》。这本书统计了120多个“弃明投清”的明朝大臣。除了收录一些主动倒戈,在投降后毫无建树的官员外,甚至连洪承畴这类费尽心思收复,之后还建功立业的重臣,都没有放过。就洪承畴的投降这件事来说,皇太极当时确实是费了一番心思。甚至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版本里,皇太极连自己的心爱的庄妃都给搭了进去。
那么,洪承畴投降,到底和庄妃有没有关系呢?1639年,清军两路南下,京城开始遭受到威胁。为了消除北方的隐患,明廷赶忙将西线主帅洪承畴调了过来,任命他为蓟辽总督。本来在洪承畴的努力下,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遭到重大打击,农民起义已经陷入了一波低潮。但洪承畴离开后,农民起义军又开始死灰复燃。而洪承畴本人也被强悍的清军硬生生耗在了战场上,动弹不得。
1941年,洪承畴统领八路总兵,率领十三万精锐与清军展开交战,计划一步步向锦州推进。但在明廷急切的催促下,明军队伍最终功亏一篑。此战之后,明军完全陷入了被动。第二年,松山城遭到清军围困,城中几乎弹尽粮绝。松山副将以儿子作为人质,主动向清军约降。清军随即顺利破城。而明军主将洪承畴,也遭到了清军俘虏。
皇太极看重洪承畴的才能,开始尝试着将他劝降。不过尽管成为阶下囚,但此时的洪承畴,还是颇有骨气的。任凭清军怎么派人来劝说,洪承畴始终不为所动。甚至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洪承畴还进行过几天的绝食。一旦有人来劝降,洪承畴便开始破口大骂。由于他蓬头垢面,披头散发,再加上表情极为狰狞,劝降之人每次出来都仿佛遭遇恶鬼,不再愿意与他接触。
眼看利诱不好使,皇太极便派出了曾经与他同朝为官的范文程前去劝降。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代,在明廷中还算颇有几分脸面。在皇太极看来,洪承畴不投降,是因为身上的英雄气节,拉不下脸来对敌人投降。而面对曾同朝为官的范文程,洪承畴也许就会倾诉衷肠。说白了,范文程就是皇太极给洪承畴的一个台阶。不曾想,范文程在抵达牢房后,洪承畴像疯狗一样红了眼,把范文程的祖祖辈辈都骂了个干净,说他枉为名臣之后。
范文程急需要在皇太极那里挣表现,他竟生生地忍住了洪承畴的谩骂。等洪承畴骂够之后,范文程开始慢慢同他套近乎,从天文地理一直扯到了古今中外。洪承畴见范文程不提归降之事,也不再谩骂,开始与范文程交谈起来。这个时候,房梁上一片灰尘落了下来,掉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当即将灰尘掸开,继续同范文程说话。
范文程回去之后禀告皇太极说:“洪承畴对自身破烂的衣服都如此爱惜,怎么会舍得死呢?”就这样,皇太极洞察了洪承畴的心意,并开始以国士之礼相待。在大雪天里,皇太极脱下自己的貂裘,亲自给洪承畴穿上。这让洪承畴颇为感动,最终才选择了投降。以上这个洪承畴的投降过程,出自于《清史稿·洪承畴传》,可信度较高。
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版本中,洪承畴投降,则是因为庄妃的魅力。皇太极的庄妃,正是后来一手培养顺治、康熙两位皇帝的孝庄太后。这个版本是说,洪承畴当时正在绝食中,已经铁了心要求死。皇太极束手无策时,庄妃毛遂自荐,主动要去劝降洪承畴。庄妃见到洪承畴后,连问他说:“洪将军若走了,你家中的老母亲谁来照顾?
你家中的美妾娇妻,难道只能独守空房吗?”洪承畴听后一阵黯然,但依然不发一语。庄妃此时拿出一个酒壶,取出酒杯倒满,继续说道:“既然洪将军决心要死,请饮下这杯送行酒吧。”洪承畴沉默良久,终于还是接过酒杯,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而,这杯中的烈酒,却竟然是人参汤。正当洪承畴呆住时,庄妃动情地说:“洪将军数日未进食,多饮几杯补补身子吧。”
洪承畴被庄妃的温柔融化,此事之后,他很快选择了投降。这段在民间流传广泛的故事,看似有板有眼,实则非常荒谬。若洪承畴真的因为女人而投降,皇太极断然不会高看他。并且庄妃是蒙古人,又不通汉语,两人又如何进行交流?这则故事,更有可能是因为汉人百姓不屑于洪承畴投降的汉奸行为,故意编出来抹黑他的。(参考资料:《清史稿·洪承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