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李三的真实功夫如何?手拿8件贵重财物,仍能身轻如燕
纵览我国迄今为止可考证史实长达4200多年之久的中华武术,其中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太极、形意、八卦、洪拳和咏春等著名武术拳种以外,那些在民间话本评书和小说传记中广为流传的轻功同样也是一门非常厉害的武术绝技。
譬如,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燕子李三这位晚清时期的武林高手,他便是一个以轻功见长的神偷侠盗。至于这燕子李三的轻功究竟神在何处?以及他的实战能力到底有多强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剖析一下!
事实上历史上的“燕子李三”在民间传闻中并非特指某一个人,而比较著名的“燕子李三”就有3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其中河北保定涿州的李景华,就是“燕子李三”这个名号的拥有者之一。据说,他在早年就跟随叔父落户于沧州。因为他在常把窃得的财物拿去救济穷人,所以李景华这个“燕子李三”可以说称得上是一个义盗了。
另外,山东禹城也有一个号称是“燕子李三”的盗匪。此人本名叫李圣武,其功夫虽高却是一个作恶多端的盗贼,最后也被抓获并枪决。当然,关于“燕子李三”这一绰号年代最早的拥有者,那还是河北沧州的李云龙了。
李云龙于1837年出生在河北沧州献县城西临河乡的东镇村,因为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并最早将“燕子”来当作自己的绰号,所以当时民间一般将其直接称呼为“燕子李三”。李云龙当时主要在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区活动,其侠名在《四十八村乡土教材》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至于民间更是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奇事迹。
燕子李三的真实功夫如何?手拿8件贵重财物,仍能身轻如燕
通常古代窃贼这一下九流行当中翻墙绕梁的轻功绝技,一般根据盗贼轻功水平的高低大致分为2种。其中高水平盗贼的轻功绝技被称为“上手把子”,大概意思是指那些无需借助任何器具就能翻身上墙的盗贼。而普通盗贼的轻功则被称为“下手把子”,大概意思是指需要借助各类辅助道具(譬如,麻绳、木护梯、滑竿、布索等)才能实现翻墙越户的盗贼。
一般盗贼所使用的大多数辅助器具,基本上都是以绳索类型为主。此类器具通常以筷子粗细的坚韧长绳较为常见,绳子一端装有一个金属钩,使用时只需抛上墙头钩住墙壁便可借力攀爬而上。而且,这种特制绳索的体积一般不会不大,平时随身携带缠于腰间也不会被人发现。
当然,燕子李三的轻功绝技肯定是属于“上手把子”的级别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他几次的盗窃和实战案例中便能看出一二。
据说,1924年11月24号的半夜时分,李三就曾凭借着自己翻墙越户的本领暗中潜入到当地秘书长的府邸梁宅作案。他不仅没有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而成功翻墙入室,同时在行窃过程中完全如履平地丝毫没发出半点过大的声响。而且,事后李三还在拿着皮包、皮衣等8件重物的情况下依旧迅速撤退,这样的轻功确实称得上是神乎其技了。
除此之外,据《京报》所刊登记载,李三还曾在1929年6月29号晚上9点左右单枪匹马从二监成功越狱。传闻李三越狱的当天晚上,正在值班的狱吏还在查监时问李三为何不熄灯睡觉,而李三却直言告知余利自己一会儿正打算越狱逃跑。
当时狱吏只当他是在开玩笑,谁知李三果真在熄灯后不久便轻松脱去了镣铐,并折弯窗上的铁棍钻出牢房。随后,他趁着夜色纵身一跃人已经上了房顶,并一口气蹿过了好几个院落顺利逃脱。直到狱警察觉情况不对的时候,李三早已逃之夭夭了。
不过,李三的轻功虽说十分高绝,但其实战功夫却并不怎么高明。因为李三从二监成功越狱逃出来2天之后,侦缉队很快就再次将其捉拿归案。根据相关的档案所记载,侦缉队中一个叫李文奎的探兵第一个发现李三之后,当即便将他一举擒获。不料因其一时疏忽,结果又被李三咬伤了手腕再度逃脱。
随后,内一区的巡警夏永顺也跟着帮忙一同追捕李三,同时侦缉队的韩钰山、梁保全、程瑞群等一共27名人员也陆续赶到加入了这次抓捕行动。另外,还有内一区的巡长刘桐山、巡警常玉华、王增秀和关古,以及宪兵刘振邦和杜德山也参与了后续的抓捕过程。
正如当时侦缉队报送的这份请奖呈所描述,整个缉拿燕子李三的过程中,虽说表面上看确实是动用了侦缉队、内一区警察和宪兵3大部门(共35人)的力量。不过,其中大多数人员都是后来才陆续赶。而最开始发现李三踪迹的探员李文奎,其实仅凭一人之力就已经把李三抓住过一回了。虽然,李三很快就从李文奎手中逃脱。但是,李文奎也只是被其咬伤。由此可见,李三的实战功夫的确是不过尔尔。
至于民间传闻中对李三过于神话的轻功,以及其缩骨功等绝技的描述,这些自然是有些夸大其词。事实上李三每次作案几乎从未失手的原因,皆是仰赖其在作案之前周密细致的踩点和摸底,以及他所携带的一些特制药水和各类开锁工具罢了。
另外,关于李三在作案过程中极少发出声响的原因,实际上主要是靠他脚上穿着的那5到6双极厚的布袜子。甚至,就连他翻越高墙时也大都要向周边的树木和电杆借劲(至少也得蹬墙借力)。
总得来说,燕子李三在民间的知名度可以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级别。而且,其名号更是位列于晚清10大武术高手之中。毫不夸张地说,燕子李三身为一个下九流的窃贼能够有如此之高的声望,可见其能耐确实绝非浪得虚名。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