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后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
胡歌在《琅琊榜》中饰演的梅长苏,聪慧果敢,却为什么被称赞是“麒麟才子”呢?
《礼记·礼运第九》中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用麒麟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然而你肯定不知道,世界上真的存在“麒麟”!
公元1414年9月20日,这天,明朝的首都南京城里,万人空巷。
百姓们争先恐后跑出家门,赶赴奉天门,去围观异兽“麒麟”,就连永乐帝朱棣,也隆重地率领着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只见这“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马蹄,头生肉角,不鸣不叫,身披红云紫雾,卓尔不凡、神气万千,须仰视才见。
一时间君臣百姓无不交头接耳、啧啧称奇,认定了这是天佑大明的祥瑞之兆!
最兴奋的人还是朱棣,在各种典籍中,只有圣王治世,麒麟才会偶露峥嵘。
这瑞兽现在活生生地矗立在眼前,已经为他的帝位,披上了神圣的光环!
这个“麒麟”有点眼熟
“麒麟”真的是从天而降吗?
肯定不是,这“瑞兽”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长颈鹿,它是郑和航海出使西洋,从非洲大草原上带回来的。
小宦官跃迁大将军
出海这年,郑和34岁,高大的身躯仪表堂堂,深邃的眼窝,显得格外睿智。
1382年,朱元璋收复云南,11岁的郑和被抓走,入宫当了小太监,被分在了燕王朱棣的身边。
命运虽然多舛,可是郑和并没有消沉下去,他跟随朱棣远征漠北,出生入死。
20岁时,曾经的小宦官,已经蜕变成了能带兵打仗的大将军。
1403年,朱棣发动政变,自立为帝,郑和有勇有谋,屡立奇功,逐渐成为了永乐帝的心腹。
逆风上位的朱棣,决心要派人出使南洋,宣扬新君主之国威。
郑和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懂得朱棣的心意,又精通阿拉伯语,沿途沟通没有障碍。
郑和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
沿途展露大国气象
为什么最后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
长颈鹿只是郑和出使西洋,收获的冰山一角。
郑和的船队有两百多艘船舰,两万多名水手,走到哪里,都和当地人进行贸易,互通文化。
据《瀛涯胜览》记载,船队在斯里兰卡采购了大量的红、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
这根云形金累丝镶宝石簪上的宝石原产自东南亚,系郑和下西洋购得
由郑和购自海外的金料铸成的大金锭运抵西安
从东南亚带回了香料:胡椒、檀香、乳香、沉香,和名贵的龙涎香。
燕窝也因为郑和的举荐,第一次走上了皇家御宴。
郑和下西洋从伊拉克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料,用在青花瓷上后,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
还有非洲的动物,都是一船一船地往回运,狮子、鸵鸟、各种猴子,永乐帝完全有实力开个番邦动物园。
在科钦港,到处可以看到高高矗立几百年的“中国渔网”。
郑和的船队,把很多当时世界一流的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郑和开辟了很多新航道,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和沿途各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至今,东南亚一带还有多个以“郑和”为名的港口,众多以“三宝”为名的寺庙。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明朝的造船技术已经登峰造极,遥遥领先于世界。
郑和的宝船有150米长,是半个“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大小。
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他的船只有24.5米,在郑和的宝船面前,只能是个救生艇。
我们的航海技术也非常精湛,在没有动力系统的中世纪,船队巧妙地利用季风和潮汐,“牵星”定位过洋。
即便是这样,面对着浩瀚无际、“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大海,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1405年,郑和第一次远航,命运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船队行驶到印度尼西亚的时候,当地两股力量正在内战,东王战败了,西王的军队占领了东王的属地。
郑和的船员登岸贸易时,被西王误以为是来援助东王的,他们向毫无防范的明朝船员发起攻击,瞬间,170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得知消息以后,郑和的将领们急了,纷纷要求宣战!
为什么最后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
郑和也很痛心,权衡了很久:
舰队携带的黑火药大炮,荡平这个蛮夷之地,那就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事。
可是一旦大开杀戒,沿路各国就会对明朝产生恐惧,就会对明朝船队的目的产生怀疑。
这不是郑和想看到的结果。
他揪着心接受了六万两黄金的赔款道歉,西王感激不已,不禁臣服于明朝的大国风范,从此年年朝贡叩首。
除了面对海上的惊涛骇浪,神出鬼没的海盗,也是航海的一大危害。
陈祖义是永乐时期盘踞在马六甲海峡的大海盗头子,他有战船百艘,无恶不作,劫掠过往船只高达万余。
郑和决心剿灭陈祖义,陈祖义也惦记郑和船上,满载而归的异域珍宝,便耍了个心眼玩诈降。
郑和是谁,一位常年行走在大风大浪里的战将,怎会看不破这点小伎俩。
他的舰队荡平了海盗的老巢,剿灭海盗5000余人,惊慌失措的陈祖义被郑和活捉,押解回南京。
永乐帝朱棣当着南洋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他们的心腹大患,从此“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
后来,明朝在马六甲海峡的旧港,设置了宣慰司,对于肃清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要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壮志未酬英雄白首
暴雨停了,太阳的光柱剌破云层,天水相连处金光灿烂,显示出无法抗拒的神秘诱惑。
这是刘慈欣小说《西洋》里的片段。故事里,郑和从好望角北上,到达了欧洲,改写了人类历史,也改变了中国。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如何的呢?
郑和28年间七次出海,穿越了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到印度,波斯湾,红海,以及非洲东海岸。
现在肯尼亚,索马里等非洲沿岸,都发现了中国村寨的遗址和古钱币。
还有新的观点称,好望角和美洲大陆也是郑和船队发现的。
在威尼斯有一张1459年,意大利人绘制的古地图,上面清楚地写着:
这可比1497年达·伽马的记录早了70多年。
郑和穿越过海洋的疾风骤雨,征途和探索让他心潮澎湃,无所畏惧。
但是来自背后的暗算,航海事业的被否定,却让他痛心疾首。
为什么最后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
航海烧钱,反对的声音一直都有。
《广志绎》记载: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还没回来,朱棣就驾崩了。
他的儿子仁宗登基,第一道圣旨,就是停止一切航海活动。
郑和曾慷慨进谏:
奈何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心已定,郑和如何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后来有一位兵部官员,担心皇帝再次惦记出海,就把郑和留下的宝贵航海资料焚烧殆尽。
中国的航海史就此划上了句号,郑和和他辉煌的船队,也消失在了历史的浪花里。
此后的中国,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虚度”华年。
曾经的东方海事强国,就这样将广阔的大洋拒之门外,它默默转身,只留下一个孤独封闭的背影。
前尘尽废,令人扼腕叹息!
郑和出海后的100年,世界大航海时代开始了,殖民主义走上历史舞台,发现即为占有,掠夺与侵略,成为了航海的代名词。
这和《三体》里的暗黑丛林法则,同出一辙,再也不是郑和时代的和平友好、尊重互利。
面朝大海才能春暖花开
哲学家西塞罗说:
因为控制了航道,就等于控制了世界贸易,进而控制了世界财富。
今天,中国对于海权,因为国力强盛,再次有了话语权。
我们参与的维和、亚丁湾护航、稳准撤侨,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和态度。
甚至有一种声音:中国海军越强大,世界越安全。
中国的航海事业再次拉开了新的篇章,我们的船舰仿佛与郑和的宝船穿越时空、遥相呼应。
它们承载的,是中国人勇于承担的开拓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服输的民族脊梁。
当五星红旗飘扬在浩瀚的大海上,那是在向郑和致敬,也是在向全世界致敬。
只有我们勇敢地面对大海,余生才会春暖花开。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