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邓艾伐蜀时,江油关守将马邈为何会不战而降?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三国后期,时代开始趋向于天下一统。三国之中,失去了诸葛亮五虎上将的蜀国,实力最为弱小。司马家族平定内部矛盾后,在司马昭时代已经有了天下一统的决心。

魏将邓艾进军四川伐蜀,跨过重重险境。邓艾遇到第一个险要关口就是江油关,此关不破,邓艾大军必然困死山中。令邓艾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能够轻取江油关,江油关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那么占据如此重要关口的马邈,为何会轻易投降呢?

邓艾伐蜀时,江油关守将马邈为何会不战而降? 邓艾伐蜀时,江油关守将马邈为何会不战而降?

一、刘禅已经失去了人心

东汉末年,汉室已经对地方失去了控制力。在各路豪强并起的大环境下,形成了中原混战的局面。其中走到最后的三个势力,曹操刘备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手握天子,占据着中原,刘备占据蜀地,而孙权占据东南。三方鼎力之局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北方的司马家族开始代替曹氏政权。司马家族作为北魏的新兴势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开始有了解决三国分裂局面的实力。

而刘备去世之后,刘禅遇到了新的问题。刘禅在历史上的评价十分两极化,在历史上被说是“愚蠢”,但是刘禅作为维持蜀汉政权四十年的君主,不可能是“愚蠢”的。从刘禅的表现来看,刘禅最起码不是庸主。

刘禅在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后,只能在蜀地维持自己的政权,刘禅遭遇的最大问题就是被困蜀川,失去了对外扩张的能力。

其实,刘禅的遭遇与蜀地上一个主人的遭遇十分相似。蜀汉地区上一个主人叫益州牧刘璋,刘璋在四川时在北边打不过张鲁,东边打不过刘表,只能维持在四川。

四川的贵族集团因为要寻求更好的地位,最后抛弃了刘璋,张松与法正找到刘备,刘备轻取西川。刘备取得西川与荆州之后,丢弃了大义,自立为王,后来失去荆州。

到了刘禅继位之时,刘禅又回到了刘璋的环境中。而且刘备称帝之后,与东吴的关系就破裂了,在魏攻打蜀汉时,蜀失去了东南方向的掣肘。

刘禅在当上蜀汉君主之后,面临着内部两个势力的博弈,一个是随刘备打天下剩余的旧势力,还有一个就是蜀川本地势力。在诸葛亮还在的时候,刘禅利用诸葛亮拉拢自己的势力,压制蜀川本地势力,在蜀川形成平衡。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川内部形成了以蒋琬费祎为相权,姜维与王平为将权的新架构。这个结构一形成,好的方面是对于刘禅来说结构稳定。但是坏处也很明显,双相与双将的稳固权力架构,使得权力相互掣肘,下层失去了上升的通道。

然后就会使得军事下层将士失去向心力,比如像马邈这样的首领要么是姜维部下,要么听任王平,不过因为有了对方的掣肘,听谁的也很难让自己快速上升。

这样使得下层士兵战斗力下降,也就使得马邈本来死战,还能守住关隘,由于对自己上升渠道失去信心,从而一战失败,快速投降。

二、马邈守不住邓艾的进攻

四川在古代只有两条出川道路,一条是从剑阁入汉中,然后进取关中。另外一条道路就是湖南湖北地区,走长江一线出荆州。刘禅想要向外进攻,不可能打荆州,因为只要打荆州,那么必然会受到东吴的反击,即使拿下荆州那么要攻取北方也会被东吴在后方掣肘。

所以从地缘战略来看刘禅要想出击必然只能走北路,出剑阁进关中然后取洛阳。这条道路有一个极难的难点,那就是战线太长,道路难走,补给不上,很容易兵败。

而曹魏一方在与蜀汉交战过程中由于占据中原,粮食资源充足,而且粮食转运的速度要比刘禅快得多,所以长期战争之下,北魏占据战争的优势地位。

北魏的资源与人口要比蜀川多,北魏的损失可以快速补充,北魏不害怕失败,而蜀川一次失败就需要等好几年才能继续开战,所以虽然北魏多次的进攻失败,但是,只要有一次成功,北魏就会获得胜利。

邓艾进军蜀地,只有几千人就突破了防线,是因为多次的进攻使得对方疲于防备,最后邓艾成功撬开大门。

三、蜀汉内部的投降派

一个集团内部一定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其原因很简单,大家的利益不同。想法不一致,利益不同,很多事情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判断。当蜀汉与曹魏两军交战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主战派”,而另一种便是“投降派”。

其中主战派是以姜维为代表的,而投降派是以“谯周”为代表。主战派是为了维持政权存在,维系本身的利益,地主降派也同样。那么在集团内部到底是谁能占据上风,还是看局势的变化。

姜维作为蜀川主战派,当然要保证自己在蜀川大将的地位。首先姜维是一个降将,他是西凉人。在蜀川没有根基,蜀川政权存在还可以说是一个权臣,但是一旦投降,蜀川之内没有姜维容身之地,所以姜维只能主战。

而王平却与姜维不同,王平是蜀川本地人,跟随诸葛亮很长时间,所以王平投降与否是可以商量的。再有最希望投降的还是以谯周为首的蜀川本地势力,他们作为本地势力,被刘备的外地势力压制很久,如果刘禅投降,他们归为北魏,既不用受到战火,

而且说不定受降之后还会受到优待。再者他们在本地的势力比较强大,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将来依然能在本地作威作福。

那么其他人的想法已经很清晰了,刘禅的想法是什么呢?其实刘禅在后期已经慢慢站在了投降派这一边。从事实上来看,刘禅出卖了姜维,私下与谯周达成协议,接受了投降。刘禅为什么投降呢?

因为他不想成为刘璋,刘璋就是被手下的张松跟法正出卖的。他手里还有姜维,还有三万兵马,还可以跟北魏讲筹码。可是一旦姜维失败之后,刘禅的手里就再也没有跟北魏商量的余地。

刘禅内部的投降派的势力有很多,大多都是本地势力。在众将之中,真正要保卫蜀川的人也不多,因为大多数将领都明白蜀川向北打不出关中,向东打不过东吴,所以建功立业很难,内部升迁也很难,既然没有利益,那么干嘛拼命呢?

所以,在对外扩张不了,对内又没有上升空间的情况下,很多将领不仅战斗积极性下降,很多将领已经有了投降的意愿。

马邈在一战之后就快速投降,也说明了他战斗意志并不高,毕竟连刘禅都已经在准备投降了,下边的武将谁还会死守呢?

总结

马邈在正史上是有过与邓艾战斗的,只不过是一次战斗中失败,之后就很快投降了。马邈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在关外偷袭,而不是死守。其实他的策略已经无所谓,因为即使是守住了,那么也只不过为蜀川的最终失败拖延了时间而已。

蜀川在诸葛亮出祁山失败之后,就注定无法成功。凡是能够了解基本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的事情,所以既然总要失败,那么早一点投降或许是一个好的结果。最后刘禅投降还获得了善终。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