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死后,曹叡为啥给他谥号“献”?
一提到三国故事,许多人都认为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雄主才是主角,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其实在三国故事当中,汉献帝刘协的一生才是真正贯穿三国故事的主线。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这一段历史,正是是8岁登基,40岁禅让,54岁去世的汉献帝所亲眼见证。
那么等到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被贬为山阳公的汉献帝刘协寿终正寝,此时的大魏皇帝曹叡以汉天子的礼仪将刘协下葬,并且给他一个“汉孝献皇帝”的谥号,这也是我们常说“汉献帝”的来历。
那么曹叡为什么要给他谥号为“献”呢?真的是因为民间说的是刘协把汉朝天下“献”给了魏朝吗?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汉献帝谥号的故事。
汉献帝死后,曹叡为啥给他谥号“献”?
其实“汉献帝”并不是刘协的第一个谥号,早在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延康元年,更是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的时候,刘协就有了第一个谥号——汉孝愍皇帝。
这一年为啥有三个年号?
因为在公元220年初,魏王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后就把建安二十五年改为延康元年,但是这一年都没有过完,曹丕就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了。
从魏王升级到大魏皇帝,曹丕再次改年号为黄初元年。
曹丕称帝后,虽然洛阳周围的官员百姓都知道这是汉献帝禅让的,曹丕还让汉献帝当了山阳公颐养天年。
但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太慢,当曹丕称帝的消息传递到其他地方的时候,消息已经变成曹丕杀害了汉献帝自己称帝了。
有人说刘备这是故意传曹丕杀了汉献帝,方便自己称帝,其实这一点我有一些不同意见。
史书记载,当时在甘肃兰州的曹魏官员苏则听到汉献帝禅让,就以为汉献帝死了,还给汉献帝发丧;而已经就国的临淄侯曹植听说曹丕称帝了,也直接抱头痛哭,为啥哭,因为曹植也以为曹丕杀了汉献帝称帝了。
初,初,则在金城,闻汉帝禅位,以为崩也,乃发丧;——《魏略》
苏则及临菑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帝在洛阳,常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三国志·魏书·苏则传》
所以刘备以为曹丕杀汉献帝自立为帝的消息不一定是刘备故意的,因为曹魏内部都得到汉献帝死了这样的消息,传递到敌国的就更夸张了。
所以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刘备听到曹丕篡汉的消息后,以为汉献帝已遇害,就为汉献帝发丧,追谥汉献帝为“孝愍皇帝”。
在《谥法》中,“愍”字的含义是:“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囏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这个谥号算中下谥号,甚至可以说是偏恶谥。更多的是对刘协没有治理好国家,对于自己命运无法掌控的同情。
但是实际上刘协禅让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曹丕给刘协放到山阳郡,让他当了山阳公。
这个山阳公可以享受万户的赋税,而且”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
虽然山阳公刘协此时没了皇帝,但是也没有了悬在头上时刻威胁生命的利剑,结果他比皇帝曹丕还活得更久。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当了14年山阳公的刘协寿终正寝,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魏明帝曹叡知道这一消息后,自己变更服装,还带了群臣一起为刘协痛哭流涕,还命令三公之一的司徒和九卿之首的太常去吊丧,让司空和司农监护丧事……
下葬当天,大魏皇帝曹叡“制锡衰弁绖,哭之恸“,意思是皇帝亲自穿着给臣子的吊丧的服饰和帽冠,哭得死去活来的。整个刘协的葬礼完全是按照大汉天子的礼仪下葬。
曹叡给刘协的谥号为“孝献皇帝”,汉献帝的陵园叫做”禅陵“。
有人说了,曹叡这是讽刺刘协把刘家天下献给曹家,所以叫做献帝!其实不是这样。
曹叡不仅仅没有讽刺汉献帝的意思,而且在《谥法》中,曹叡起的这个”献“字,远远比刘备起的”愍“字更加高大上,更加有赞美的意义。
”聪明睿哲曰献“,这是说汉献帝是一个聪明睿哲的皇帝,这是一个美谥,根本不是什么讽刺。
那么曹叡为何要大张旗鼓给汉献帝办葬礼?还要给他起一个美谥呢?
其实这也和当时局势有关系。
青龙二年的时候,魏、蜀、吴三国都已经称帝,三方都在争夺合法称帝的正统地位。蜀汉以大汉正统自居,孙权搞出了各种祥瑞,曹魏虽然有汉献帝禅让,但是也被人诟病是被曹丕所逼禅让的。
因此曹叡在刘协死后,以大汉天子葬礼去大肆操办,甚至给了汉献帝一个聪明睿哲的谥号,这一切都是在表明,曹魏才是正统!
哪怕汉献帝一生流离失所,成为多名权臣的傀儡,啥事都没干成。但是只要汉献帝最后能够禅让皇位给曹家,这就是他一生中最聪明、最睿哲的决定,谥号为献一点问题没有!
曹魏的皇位是汉天子刘协禅让的,只有刘协的葬礼是天子葬礼,只有刘协是一位聪明睿哲的皇帝,只有天子的葬礼办得越狠,曹魏的皇帝宝座就坐的越稳!
曹叡搞的汉献帝刘协的这一场葬礼,其实和当年曹丕搞的声势浩大的禅让礼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体现自己的皇位是合法的,是符合儒家理念的。
在葬礼完成后,曹叡给父亲曹丕写了一封信,以太牢的礼仪烧给了曹丕,信中写道:
“叡惟山阳公昔知天命永终于己,深观历数允在圣躬,传祚禅位,尊我民主,斯乃陶唐懿德之事也。黄初受终,命公于国行汉正朔,郊天祀祖礼乐制度率乃汉旧,斯亦舜、禹明堂之义也……今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绂……立其后嗣为山阳公,以通三统,永为魏宾。“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