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是三国时期最狡诈、最虚伪的人吗?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
虽然,《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但是,全书的格调有些“褒蜀贬魏”,所以,读者心中的曹操成了阴险、狡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代名词。那么,曹操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今天笔者要为曹操“伸冤”,向大家还原一个不一样的曹操。
曹操真的是三国时期最狡诈、最虚伪的人吗?
有勇有谋,临危不乱:在董卓把持朝政期间,许多忠臣都枉死在董卓之手,导致朝中文武个个惶恐不安。董卓飞扬跋扈,倒行逆施,他的行为激起了天下有识之士的愤怒。司徒王允打着请客吃饭的幌子,将所有大臣召集在家中,共同商讨诛董大计。
众人商讨了半晌,集思广益,却始终没商量出具体的对策。
王允心急之下,竟当众痛哭,百官见状也都潸然泪下。曹操见状,非但没掉下一滴眼泪,反倒拍着巴掌哈哈大笑,笑罢便主动请缨行刺董卓。虽然,曹操最终未能杀掉董卓,但是,他仍临危不乱,冷静地以“献刀”为由拖延时间,及时逃过董卓的毒手。
用人不疑,坚毅果断:官渡战争之初,形势可谓一边倒,曹军根本无力对抗袁绍的七十万大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当时曹军输得有多惨呢?从许昌到战场的补给线被袁绍拦腰截断,连押送粮草的印信都落入敌人手中。这时,曹操可谓兵粮寸断,败局已定。
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袁绍帐下的许攸却扭转了曹袁之间的形势。许攸向袁绍献策:“主公,曹操的主力集结在官渡,倘若我们能以‘围魏救赵’之法,派一支大军偷袭许昌,一定能一举夺下许昌,届时曹操失去了根基,恰如瓮中之鳖。”
自大的袁绍并未听从许攸的建议,反而诬陷许攸是曹军派来的奸细。受到怀疑的许攸只能离开袁绍,连夜赶往曹营。曹操听说许攸来投,连忙从席上翻身而起,连鞋子都来不及穿,赤着脚跑出营帐迎接许攸。曹操对许攸推心置腹,许攸则向曹操提供了击破袁绍的良策。
曹操与袁绍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他并未优柔寡断,怀疑许攸是内奸,而是果断地采用了许攸的计策,将七十万袁军一举击溃,奠定了北方的胜局。
求才若渴,深受其害:不论是《三国演义》小说的读者还是三国历史爱好者,他们一定有一项共识,那就是:曹操是个爱才的主公。对于所有投奔自己的谋士将军,曹操无不对其极尽礼遇,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帮,因此,来到曹操麾下效命的人才如过江之鲫。
典韦战死后,曹操闻讯失声痛哭,花重金收买奸细,将典韦的遗体偷回曹营,为爱将办丧事。为了告慰典韦的在天之灵,曹操拜典韦的儿子典满为郎中。曹操对待典韦的态度让所有效忠于曹魏的大臣们认清一个事实:主公是爱才的,在这样的主公手下做事是一种福气。
其实,曹操这种求才若渴的心理也曾让他吃尽了苦头。为了得到关羽的效忠,曹操给予关羽最好的待遇,在生活中对关羽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曹操对关羽却像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关羽丝毫不买账。曹操好心放关羽离开,在这一过程中还折损了六员大将,得不偿失。
在赤壁之战中,为何曹操会中了苦肉计和连环计?还不是因为曹操爱才心切,迫切地渴求人才投效曹军,这才让黄盖和庞统钻了空子。
才高八斗,歌以咏志:若论起曹操的军事天赋,笔者认为曹操的谋略不较任何一个三国谋臣逊色,他的胆识也不逊于任何一个三国武将。除此之外,我们在曹操的诗文中也能看出曹操的生平志向,例如《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及那首耳熟能详的《观沧海》。
可以说,这些诗文无不彰显出曹操胸中的宏图。曹操的诗有比较显著的艺术特点,那就是:用朴实的笔调抒发他的胸襟,让读者见诗如见人。笔者认为,曹操之子曹植的文学天赋正是遗传自曹操,只不过,比起父亲的宏伟格局,曹植的眼界太窄。
总而言之,将曹操比作三国时期最狡诈、最虚伪的人,是一种谬误。
其实,曹操才是一个智勇双全、果敢坚毅、求才若渴又才高八斗的人。从曹操“望梅止渴”、“痛打恶霸”这些典故中我们能够看出,曹操绝非那个小说中的阴险小人。纵观整个三国,曹操不论能力还是成就,都是这一时期最耀眼的明星。
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其评价道:“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