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退孔明的张郃,为何贸然追击蜀军中伏而死?是司马懿的陷害吗?
提到魏国的名将,就一定绕不开张郃。张郃是曹魏集团一位出色的老将。陈寿在《三国志》中曾评价他:“邰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张郃早年多次和马超、赵云这样的名将作战,灵活机变,魏太和二年(228),张郃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此后声名大噪,威风凛凛!
可以说张郃凭借自己的智慧在三国的下半场成为了一位近乎“无敌”的角色,连诸葛亮也忌惮他,时时需要提防他几分。这样一个凭借智谋与机变走到最后,如此韬光养晦的人,为何会在魏太和五年(231)落得个中伏身亡的下场呢?
打退孔明的张郃,为何贸然追击蜀军中伏而死?是司马懿的陷害吗?
一、张郃的“巧变”
和马超、赵云这样以勇猛、刚烈著称的将领不同,张郃的特色是机变和稳重。在战场上他与马超战二十回合就撤退,与赵云第一次战了三十回合也撤退了,第二次直接没打转身就跑。张郃的风格就是,讨不到便宜就撤退,识时务者为俊杰,非常惜命。但是,当在战机来临时,也非常能够抓住机会让老对手诸葛亮吃瘪。
按照张郃稳重的作战风格,他是不会轻易深入敌军中追击诸葛亮,甚至追到最后被伏击,中箭身亡的。能让张郃抛开危险,深入追击,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二、诸葛亮的好戏
据《三国志·张郃传》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张郃似是主动追击。
但春秋著名兵书《司马法》有云:“古者逐奔不远,从绥不及,所以示君子且有礼,不远则难诱,不及则难陷。”要骗过敌人,尤其是骗过张郃这样“老奸巨猾”的敌人,让他们深入追击,其实是很需要一番演技的。
著名的《曹刿论战》中,曹刿最后追击齐师时曾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如果张郃主动率军深入,极有可能就是看到了这样的一支蜀军:失去队形,旗帜偏倒,争相逃跑。《六韬》中有云:“太疾则前后不相次,不相次则行陈必乱,如此者,急出兵击之,以少击众,则必胜矣。”如果蜀军以这样的状态出现在张郃面前,张郃也不免会有追击的可能。
诸葛亮并非第一次伏击成功,《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因此诸葛亮当然存在主动诱敌深入的可能。但张郃绝对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也绝不会看轻诸葛亮的实力。因此,在大多数人看来,张郃之死还有其他的原因。
三、借刀杀人之计
《魏略》存在着另一种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司马懿)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按照《魏略》的说法,张郃在司马懿的逼迫下,不得不追击诸葛亮,最后战死疆场。司马懿成功借刀杀人。
那问题来了,司马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详细推敲,笔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忌惮张郃的实力。胡三省曾经评价二者的关系:“懿实畏亮,又以张郃尝再拒亮,名著关右,不欲从其计。”史载,在蜀汉第四次北伐之前,张郃多次建议司马懿分兵作战,司马懿担心兵权旁落,不采纳张郃的建议,而张郃也很看不上司马懿这个主将。因此司马懿是有理由想要除掉这个威胁自己地位的将领的。
如果真的是司马懿存心想要张郃去送死,张郃也已经看出前有伏兵,回答:“归兵勿追”,为何张郃没有拒绝司马懿的命令,而仍落得战死的下场呢?张郃身居高位,但也仍是副将,需要听命于司马懿。如果和司马懿对着干,出身寒门的张郃很难和作为名门望族的司马家抗衡。被按上违反军令的帽子,还不如追击蜀军,最坏的结果就是战死,至少也是殉国的烈士,留有忠烈之名,子孙还可以保全。
然而张郃的运气确实不好,冒险追击后出现了最坏的结果。蜀军在高处伏击,一箭射中张郃的膝盖。本来这不是致命伤,但是由于张郃年事已高,经不住折腾,最后也在战场中逝世,可悲可叹啊!这位身经百战的魏国名将,便只能在此黯然陨落。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