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解放战争中,西北王胡宗南兵力50万,为何输给彭德怀2万野战军?

解放战争中,“西北王”胡宗南拥兵50万,为什么打不赢彭德怀麾下2万的西北野战军呢?在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次战役,胡宗南的部队占据绝对优势,为什么反而被西北野战军打得丢盔弃甲呢?这是为何?难道胡宗南真的是“志大才疏”吗?非也,其实胡宗南是输给“自己人”!

胡宗南败给自己人

原来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辉是地下党,胡宗南的命令还没有来得及下达,就被延安掌握,你说他能不输吗?

早在1943年胡宗南想闪电进攻延安,当熊向晖看到“闪电进攻延安”的计划时急出一身冷汗,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延安。延安方面把消息公布于众,向舆论揭露胡宗南不抗日反而把枪口对准自己人的阴谋,胡宗南见事情泄露,只好作罢。

解放战争中,西北王胡宗南兵力50万,为何输给彭德怀2万野战军?解放战争中,西北王胡宗南兵力50万,为何输给彭德怀2万野战军?

事后,胡宗南曾经怀疑过熊向晖,熊向晖镇定自若,帮助胡长官调查“内鬼”时,反而把锅甩给“中央日报社”,成功在胡长官面前证明自己的“清白”,重新赢得胡宗南的信任,熊向晖展示出自己过人的本领。

那么胡宗南为什么这么信任熊向晖呢?在于熊向晖摸准胡的脾气,并适当投其所好,更好重要的是熊向晖在处理军政文件和日常事务中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受胡宗南的信任,胡宗南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

1945年,胡宗南想送熊向晖去国外深造,以便回国以后更好地帮自己。这里有个小插曲,熊向晖去南京向党组织请示自己出国深造的计划,这些年熊向晖一直和延安方面都是单线联系。无意中,周恩来不小心把笔记本落在地上,让美国人捡到。这本来没什么,但是本子上写得熊向晖在南京的地址,在边上还写了一个熊字。本身在“梅公馆”(当时党组织在南京的地址) 周围就布满国民党特务,军统的人早已盯上熊向晖,此事万分危急。

好在美国人没有把笔记本交给国民党特务,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熊向晖好不容易和党组织交上头,周公劝他不要出国深造,要继续留在胡宗南身边,争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巧的是胡宗南也不同意熊向晖出国,要他留下来帮助自己出谋划策。就这样熊向晖继续留在胡身边,在1947年,胡宗南在“重点进攻”中再次进攻延安,熊向晖把情报第一时间告诉延安,延安军民迅速转移,胡宗南占领延安实际上是一座空城。

彭德怀与胡宗南的较量

在与彭德怀的较量中,胡宗南先输给“自己人”!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两人都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放在西北战场中。

先看看两人的兵力对比情况,胡宗南拥有50万精兵强将,还有飞机大炮坦克的相助:而彭德怀只有不到3万的兵力,两边军事实力是完全不对整的。

再看两人的资历:

胡宗南黄埔一期生,是老蒋的得意门生,常以“天子得意门生”自诩,是黄埔生中的第一位将军,第一位军长和第一位集团军总司令,也是蒋介石“十三太保”之首。

再看彭总从战士做起,从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历任湘军排长,连长和营长,可以说是从军队基层做起。于1928年7月22日和滕代远黄公略等人发动“平江起义”,亲手创建“红5军”,并率领红5军上井冈山。

在履历方面,彭德怀和胡宗南不相上下,两人在解放战争之前就有过一次交手,那是在红军刚到陕北,两人就有一次遭遇战,以彭总取胜告一段落。

重回西北战场中,“西北王”胡宗南仗着自己的50万大军,根本不把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放在眼里,自以为攻占延安,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结果发现他占领的延安只不过是一座空城,中共中央首脑在哪?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主力在哪?胡宗南望着延安的天空和宝塔山,内心充满着疑问!

为了尽快找到彭德怀的主力,胡宗南派出他的主力部队——整编第一军的第1师和90师中所属的5个旅向延安安塞杀来,为的是寻找彭德怀的主力部队。但是这五个旅好像闻到空气中异样的味道,出动一下就缩回去,彭总决定派出小部队伪装成主力,在安塞方向吸引敌人。

胡宗南接二连三上当

胡宗南果然上当,急令那五个旅向安塞杀来,敌人为了保护进攻部队的侧翼安全,特意派31旅进入青化砭。在千钧一发之际,彭总抓住敌人在青化砭兵力空虚的弱点,急令西北野战军主力采取“拦头、断尾和两翼夹击”的战法,突然向青化砭地区的敌31旅展开猛攻,经过不到两个小时的激战,共消灭敌31旅旅部及第92团共2900余人,首战告捷。

在西北战场首次交锋中,国军败下阵来,胡宗南恼羞成怒,命令他的第1军和29军全军出动,找到彭德怀的主力,想一口吃掉西北野战军。以11个旅的主力兵发三路进攻延川和清涧杀来,结果没有发现彭德怀的主力,扑了空。胡宗南很不甘心,命令空军出去侦查,结果发现西北野战军主力在蟠龙地区体整,原来是彭总命令“王胡子”王震率领2个旅伪装成西北野战军主力,再次引诱胡宗南上当。

果不其然,胡宗南再次上当。急令第1军和第29军包围蟠龙地区“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并命令第135旅南下策应各军。彭德怀在望远镜中发现孤军南下的敌135旅,于是集中野战军主力在“羊马河”地区围歼敌135旅。当胡宗南发现自己再一次上当但为时已晚,其余部队在蟠龙地区被王震的2纵死死咬住。胡宗南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135旅全军覆没,心里五味杂陈。

“羊马河”战役成为西北战局的转折点,经过前两战,胡宗南的部队被拖累拖垮了,被解放军牵着鼻子走。还是那句话,国军太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打仗的方式陈旧死板,以至于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性。

这里有一个笑话,有位被俘的军官嚷嚷要见彭总。一见彭总这位“活宝军官”大骂解放军打仗,怎么不按军事教程里来?还没有等国军的大炮架起来就发动突然攻击!那活宝还问解放军到底会不会打仗?彭总一看又好气又好笑。

这反映出国军打仗思维僵硬化,不够灵活等问题!

时间来到1947年5月,国民党统帅部和胡宗南认为西北野战军主力已经东渡黄河,而实际上彭总和西北野战军就在陕北,哪里都没去!说句题外话,国民党统帅部没有一次真正摸清过解放军的战略企图。言归正传,胡宗南又判断彭德怀的主力北上榆林等塞外地区,彭总将计就计,派出西北野战军一部伪装成主力继续北上,其主力迅速南下包围粮草重镇蟠龙,并快速消灭蟠龙地区国民党守敌。等胡宗南大呼上当,生米早已煮成熟饭了。

西北野战军此次攻占蟠龙地区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解决部队的粮草和穿衣问题。部队在撤出延安辗转陕北以来,一直面临着缺衣少粮的问题。蟠龙之战的胜利让西北野战军缴获1.2万余袋的面粉和4万套服装被服及大量武器弹药,缓解部队的燃眉之急。

胡宗南失败的根本原因

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战三捷,稳定西北战局,也间接支援陈赓纵队推进豫西进行战略大反攻。

胡宗南在西北战场中损兵折将,而且在延安及陕北地区本来就是地广人稀,物资匮乏。陕北地形属于高原地形,不利于大兵团活动。胡宗南显然不了解陕北的地形就贸然进攻,黄土高原沟沟壑壑使兵力过于分开,部队容易受到遭遇伏击,焉能不败?而且蟠龙战略要地,仅用半个旅来防守,焉能不失?

而且胡宗南打仗拘于形式。进延安时,明明是90师与西北野战军教导旅激战数日,对攻下延安立下大功,但胡宗南爱面子拘于形式,硬要把攻占延安的殊荣给第1军第1师。让90师给第1师让路。为什么?因为第一师是他的嫡系中嫡系,“让路风波”导致交通瘫痪,好不热闹。

更重要胡宗南打仗容易犯“教条主义”,把“指挥官的权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允许部下调整他的用兵策略。兵无常势战场上讯息万变,焉能一成不变?

在“宜瓦战役”中,这次战役是决定西北战场格局的一场战役,胡宗南中了彭总围点打援之策。胡宗南派爱将刘戡去增援宜川,走在半路的刘戡发现情况不对,拿起望远镜望向远方,发现解放军在半路上埋伏重兵,只等自己进入埋伏圈。刘戡向胡宗南要求改变行军方向,此时宜川去瓦子街有三条路,此时的胡宗南应该采用部下的谏言去变道,但胡宗南一意孤行,硬逼着刘戡往彭总的包围圈里跳。刘戡临死之前冷笑一声,然后全军覆没。

胡宗南在占据绝对优势下,被彭德怀率领不足3万的西北解放军打着落花流水,不得不说是解放战争中的一道奇观。

最后胡宗南的50万大军在西南地区全军覆没,而胡宗南本人也逃往台湾,晚年在一片没落和凄冷中度过,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而故事中另一位主角彭德怀在朝鲜战争中率领志愿军把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南。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得与失,让后人学会在历史长河中以史为鉴。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