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史稿》说范文程的功劳可以和萧何媲美?
范文程一生,之所以能从一个落魄秀才、八旗奴隶,一跃成为重要大臣,关键在于皇太极对他的赏识和信任。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太极死后,范文程结局会怎样呢?
皇太极死后,范文程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太子,死时也没有指定继承人。由谁来继承,大家盯着皇帝宝座。经过一番妥协,六岁的福临被扶上位。但是,阿达礼和硕讬仍旧上跳下窜,四处串联。他们的行为激怒了代善等人,最后,这两个人被以叛逆罪处死。这和范文程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硕讬是正红旗旗主,而范文程正好隶属于正红旗。靠山死了,旗主也被杀了,范文程作为地位显赫的文官大臣,岌岌可危。幸而多尔衮比较看重他,认为他是可用之才,这才没有杀他,把范文程从正红旗划拨到镶黄旗。范文程对此心怀感激。
为何《清史稿》说范文程的功劳可以和萧何媲美?
然而,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镶黄旗的旗主是多尔衮的亲弟弟豫郡王多铎。多铎不学无术,心情暴烈。他对大哥皇太极非常不满,因为皇太极继位时,曾下令让他妈妈阿巴亥陪葬。多铎见皇太极的亲信把安排到自己的旗里,寻思得给他找点罪受,恶心一下。他打听到,范文程的老婆非常漂亮,于是便派人把她抢到自己的府里。对于多铎这种恶霸行为,范文程敢怒不敢言,毕竟他是旗主王爷,是范文程的主子。
消息传开后,多铎的做法引起多种王爷的反感,纷纷指责多铎,不该这么放肆。多尔衮对弟弟的做法也很气愤。于是,命令多铎送还范文程老婆,并下令对他进行处罚。王爷们议论一番后,决定罚多铎一千两银子,并剥夺镶黄旗十五个牛录。
范文程老婆被多铎软禁了三个月,虽然遭受委屈,但还好化险为夷,安全回家了。这件事对范文程打击很大。他当到那么大的官,可是在满族亲贵眼中,他依旧是一个奴才,没有丝毫尊严和地位。
但是,范文程并没有因此反感或不满。相反,在清军入关的紧急关头,他依旧建言献策,为大清入关出谋划策。
顺治元年四月,范文程综合明朝局势,认为明王朝在多地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之下,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边缘。于是,他上书多尔衮,尽快出兵进攻明朝,夺取北京。他在奏折里说,当下局势正好比是秦朝末年,“秦失其鹿,楚、汉逐之”。现在明朝已经名存实亡,我们现在进兵,表面上是与朱明争天下,实则是与流寇相角逐。现在正是“成大业以垂休万世”的良好时机,若失此机,悔之晚矣。多尔衮采纳的范文程的意见,五天之后,率大军朝大明进军。
范文程熟悉历史,对历代王朝定鼎建国之事了然于胸。他很有先见之明,认为清军此去,乃是争夺天下统治权,而不是去掠夺财物。想要坐稳江山,必然要取得百姓的认可,只有这样,政权才具有合法性。于是,出兵之前,范文程又进言,摄政王此次进兵,一定要严明纪律,不得肆意屠杀,不得抢劫财物,必须“军民秋毫无犯”。多尔衮采纳了这一建议,严格约束军纪,规定“有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
吴三桂投降后,多尔衮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当时,范文程跟随多尔衮亲征。战争的破坏性极大,当地农民对清人非常畏惧。这时,范文程便在战后大力安抚百姓。大战之后,范文程带领文官,及时发布告示,安抚民心。他在告示里说,清朝大军是义兵,李自成杀了你们的皇帝,我们是来为你们报杀君之仇的。清军纪律严明,自杀“闯贼”,不杀百姓。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的口号。这一招真是高明,对安定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范文程的号召下,很多人都投降清朝。
五月初二日,摄政王多尔衮大踏步走进紫禁城内的武英殿。
北京城是进了,但是接下来该如何统治,这是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范文程展示了他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
第一、恢复北京城秩序。进入北京的第二天,范文程就对多尔衮说,在北京各个城门设立卫兵,保护老百姓安全,禁止士兵抢夺百姓财物,恢复北京城秩序。他还说,大清天下,“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国也”,用这种方式,巧妙地转移了矛盾。
第二、为崇祯皇帝发丧。范文程建议,尽快给崇祯皇帝举办风风光光的葬礼,让全城老百姓都来瞻仰,并借此机会宣传清朝的宽容政策。五月四日这天,范文程起草了上谕,上谕中说:“李自成原本来明朝的百姓,胆敢弑杀皇帝,让崇祯曝尸荒野,其行为天人共愤、法不容诛。现在,天下官民为崇祯服丧三天,并按照帝王规格厚葬崇祯皇帝。”这一举动,打动了很多明朝遗老,他们纷纷出来拥戴清军。
第三、效法明朝官制,制定大清的官制。范文程入京之后,招集各部胥吏,制定管制,核定税收,搜集档案,他成了清政府的实际组织者。
这一套政策实行下来,北京迅速稳定下来,民众的怨气也渐渐消除。正是有了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幼主福临才能于1644年十月初一在北京举行登基大典。
如果说一个国家也有面子和里子的话,在皇太极死后,大清的面子就是多尔衮,里子则是范文程。他制定进兵方针,完善官制,确定宽容政策,缓和矛盾,笼络民心,完善制度,对于清朝的统一和稳定,其功劳不在多尔衮之下。难怪《清史稿》本传评价他“草昧之绩,视萧、曹、房、杜,殆无不及也。”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