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蹄馆之战:东亚战史上争议最大的战役
“吾兵虽云乘胜,实远来疲罢。倭奴集各道之兵与王京,且有以虎视石之戒,正未可轻敌也”。当明军前出至临津江一线时,相距辽东路程已经超过千里,而所面对汉城方面日军,根据其后出兵碧蹄馆、以及留守汉城人数而言,兵力总数达五万人余人,“贼数,则平壤贼合阵后,几至五万云。”。此人数已经是明军此时可用之兵二倍有余,且加藤清正部尚有数千人在咸镜道境内,明军在平安道、黄海道的侧翼随时有被袭击的可能。如若可以乘胜一鼓作气拿下汉城,咸镜道的加藤清正部则就被彻底孤立;否则便得退守平壤,以防被日军前后夹击。
平壤日军俘虏报称汉城兵十万,而朝鲜君臣为尽快收复本国失地,在明知日军主力云集汉城的情况下,连连督促中国军队立刻进军。柳成龙不惜以两班贵族之身,行吏员贱民之事,放弃在家中饮酒作乐,亲临一线在临津江面督促架设浮桥,以便明军炮车、军械尽快渡江,并向明军通报“倭贼之在城(汉城)中者,多不过万余”。柳成龙和日军俘虏向明军报告的汉城日军,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日军兵力如朝鲜所说不过万余,以明军现有兵力自然可堪一战;如审讯俘虏而言十万之众,明军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退保平壤,以待援军。在大胜之余,而又无敌方确切情报的情况下,李如松一面命高策、梁心率三千人抢修平壤城防,一面亲自前出临津江。
碧蹄馆之战:东亚战史上争议最大的战役
李如松于26日抵达坡州,派遣副总兵孙守廉、祖承训、游击李宁等率所部士兵三千前出,查大受部与防御使高彦伯为先锋,探查汉城敌情和道路形势,遭遇宇喜多秀家所部前哨部队。当时驻扎在汉城西大门最前沿的为立花宗茂部,其部在日军中素有勇名,号称所部三千兵可抵他部一万兵,明军抵达汉城近郊的消息传来,日军将主力约41000人编为前后两军,小西行长、大友吉统部等一万余人留守汉城,前军前锋立花宗当晚茂枕戈待旦,积极准备与明军作战。
27日清晨,大雾弥漫,明军越过惠阴岭,抵达碧蹄馆,惠阴岭距离汉城约21.5千米。当时立花部分为三部,先锋为小野和泉(小野镇幸)、立花三左卫门,中军十时传右卫门(十时连久)、内田忠兵卫,后军为立花宗茂与其弟高桥统增。明、日两军斥候与2:00左右,在汉城附近爆发短暂交战后脱离接触,立花宗茂在得知消息后,领兵从汉城西大门驻地前出,于早上6:00左右抵达距离汉城约12千米的砺石岘。朝鲜人便心急火燎的在次日中午,向明军通报“倭贼已退,京畿(王京)已空”。碧蹄馆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碧蹄馆在汉城和坡州中间,是朝鲜汉城官员迎送中国使臣的驿站馆舍,距离砺石岘一里半(36町里记约5890.5米),而砺石岘距离汉城三里(约11781米),即碧蹄驿馆舍距离汉城4.5日本里,约为17671.5米,碧蹄馆所处的狭谷为上窄下宽的喇叭形,南北长约一里(3927米),宽3、4町(327~436米)~7、8町(763~872米),北方为164米标高(山坳路口标高)的惠阴岭,狭谷两旁是起伏的丘陵,谷中有一条溪流,自北流往西南方向,道路两旁为朝鲜人的水稻田。碧蹄馆馆舍在望客岘山梁西南端,山梁尾部突起的小山丘下。馆舍北方偏西的山谷丘陵为高阳城,高阳没有城墙,官舍、房屋、仓库在山谷中零散分布。碧蹄馆馆舍东部往王京方向,是望客岘山梁处一初山坳,进京路线自此由西偏往东南方向,越过洪朴山源水(望客岘和砺石岘夹谷中的河流,夹谷约宽600~2200米)夹谷,大约在2公里处,砺石岘山梁前,有两个孤立的小丘陵,道路从丘陵之间穿过,丘陵和砺石岘之间的地名为新院店,道路在丘陵、新院店两地时各分为两道,分别折向南方,穿过砺石岘后通向汉城方向。(道路方向地名地形出自《海东地图》高阳,根据地图地名和馆舍位置,重新核对谷歌地图后确定古图中道路走向)
明军南下军队是以前出汉城进行武装侦查为目的的,“前锋探哨王京道路”、“吾当前往探路”。全军分为前后两部,前锋为孙守廉、祖承训、李宁部精兵三千,后军为李如松亲率杨元、李如柏、张世爵部两千。此处兵力应当为约数,由前文表格中所录点兵籍贯及数量,孙守廉部沈阳籍马军原额702人,祖承训部海州籍马军原额700人,李宁(张应种)部辽镇正兵营马军原额1189人,合计三人所部原有兵额为2591人,如算上前锋查大受部宽甸籍马军原额590人,前锋各部原额为3181,对比将领所部可查军籍,此战中前锋主力大部为辽镇精锐骑兵部队。
通常认为李如松此战是因南北不合而不带南兵,但就以敌情不明而进行武装侦查,特意挑选精锐骑兵而言,大部分是新募兵的南军步兵,实际上并不适合这种高机动侦查作战任务——坡州距离汉城十日本里,即约39.27千米,要求新募步兵跟随精选骑兵进行武装侦查,且来回高速机动距离近80公里,要求携带新兵而且还是步兵,这本身是不现实的。而且因为朝鲜无力保障后勤,为催促明军尽快南下,将沿线各地仓储零散分布。这种模式使得明军大队难以集中驻屯,李如松被迫只能调集部分军队渡江,“先是,提督以粮不敷,中分,其一半留镇东坡,一半渡江”
明军处于最前列的,应为查大受、高彦伯部,查大受部平壤战前原额590人,高彦伯部为百余人,兵力应为600~700人左右。高阳——碧蹄馆处此时有朝鲜官吏在负责囤积军粮,即立花部北上抵达砺石岘时,望客岘山梁应为查大受、高彦伯部所控制。十时传右卫门(十时连久)部500人前出新院店丘陵之时,明军占据望客岘山坳与之相对,此时两军间隔约为20间(约2180米)。
清晨七点左右,明军骑兵前出,进入夹谷平原,与立花宗茂军十时连久部接触。战斗一开始,十时连久率先集中骑兵对明军进行突击,明军随即退往望客岘方向,从地形中可以看出,此时日军前进方向为西北方向,在距离望客岘数百米的时候,日军右方,即东北方向出现明军援军,以骑兵突袭和火炮协同方式,试图切断十时连久与紧随其后的小野镇幸部(700人)之间的联系,根据地形和记录,明军应该是从望客岘山坳西部丘陵处南压,该地地形近似碗形,十时连久部若突进至山坳口近处,则右翼则完全暴露在明军左翼冲锋下。这是战斗中第一次交锋,十时连久部在此次失败的冲锋中受到严重损失,查大受部明军阵斩一百三十首级,随后查大受向驻屯坡州的李如松告捷,接到捷报的李如松随即带领部分亲军,前往碧蹄馆查探实际情况。
在十时连久部前方和右翼陷入明军夹击之后,向南方新院店丘陵方向小野镇幸部撤退,而立花宗茂本部二千余人,自新院店丘陵左侧前出,进攻明军右翼,日明双方在夹谷之间鏖战。明军皆为骑兵部队,而立花部骑兵仅有212骑,其余均为步兵,平地作战处于绝对劣势。在野战一度失利后,立花军退避新院店内山坳中,依托狭长山谷地形,在隘口集中二百余挺火绳枪,以对抗明军骑兵冲击。
上午十点左右,日军小早川隆景部前锋粟屋景雄、井上景贞各领三千人抵达战场,接替损失惨重的立花宗茂部,并将部队沿砺石岘山梁左右两翼展开。此时日军兵力在一万二千人至一万五千人左右,而明军兵力不过三千,眼见日军势大,明军脱离与日军接触,退向碧蹄馆方向,依托望客岘与日军对峙。
与此同时,接到前方战报的李如松抵达惠阴岭,途中遇到退后的高彦伯部军官,得知交战双方情况,随即急奔碧蹄馆,中途落马受伤,随后换马抵达前线。由望客岘向南方向,穿过砺石岘的道路一共有三条,其中东部和中部两条是处于新院店丘陵及砺石岘狭谷中,最窄处宽度仅有20米左右,长度最短的一条也已经超过两公里,道路所经过的丘陵及山谷已被日军占据,而另一条穿越砺石岘的道路是从新院店丘陵西部绕过,直接抵达砺石岘的一处山坳。如使用这条道路,则只需穿过长约500米左右的隘口,便可穿越砺石岘山梁。以双方战前所处区域以及双方兵种态势,以及地形空间来看,李如松抵达之后兵分两翼的主攻方向和作战目的,应为直接打通西路隘口,避开日军占据有利地形的中部和东部丘陵地带,将部队投放至日军占据的砺石岭阵地后方。
砺石岭后方至昌陵所处丘陵地带之间,为东西长约3.5~4公里,南北宽约0.8~1.8公里的小块平原地形,为不久前查大受部曾经进行过侦查活动的地方,此处地形明军较为了解熟悉,且适合骑兵发挥。若此明军突破西路隘口成功,则日军会处于被前后夹击,围困于砺石岘山梁的境地。即便将领及时退避,就其据守砺石岭所部位置而言,在其部队通往汉城的道路方向,侧翼依旧处于被明军以西击东的窘境。
李如松的这次作战计划,很明显对日军投入兵力估计不足,可见在审讯日军俘虏而得的十万日军,和对比朝鲜人所通报的不过万余之间,要更倾向于后者。即便日军实际兵力超出朝鲜人所通报的万余,然而除却汉城必要的守备力量,日方能在砺石岘投入的兵力必然有限,加之前日军在平壤和汉城一线的过度收缩,则更加深了明军对于朝鲜所提供的,日军兵力不足这份情报的倾向。然而日军的大规模收缩,其实更多是平壤战败之后,日军对于前线情报不明,军队溃败过快导致防线崩溃所致。加之明军通常以号称方式对外宣传己方兵力,以夸大军队规模作为威吓敌军的手段之一,这也使得日军在军情不明下对入朝明军数量过分高估,再鉴于各地军粮不足,因此做出收缩战线确保汉城的决定也不足为奇。
由于双方基于情报不明的战前规划,使得明军一开始低估了日军兵力,因而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且地形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对日军进行了攻势作战。而日军则明显高估了明军兵力,砺石岘之战汉城守军几乎倾巢出动,在占据了有利地形的同时,对明军形成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因此当李如松决定对西部隘口进行突破的时候,仅该地布防兵力粟屋景雄、井上景贞两部,便有6000人之多。除却受到较大损失的立花宗茂部,新到日方援军各部约17000人。而与此同时,明军全军只有四千骑兵,新锐仅有李如松部一千亲兵家丁,其余各部三千骑兵,则在之前与立花宗茂部交战已有两、三个小时,体力必然已有相当损耗。
战斗开始,李如松以本部多为将领亲随,战斗力最强,亲自领兵突击在砺石岭西部布防的粟屋景雄部三千人。明军先以神机箭覆盖射击,日军以火绳枪前出对射,明军乘势以骑兵冲锋,粟屋景雄部日军抵挡不住,退往砺石领山上。然而该处隘口两侧山丘延伸同样为碗状,明军前行之际,左侧翼则暴露在新院店丘陵及其砺石岭突出部,在此隘口右侧布防的井上景贞乘势从山上冲锋,袭击李如松部左翼。而借此机会,败退至砺石岭上的粟屋景雄也率军反扑,李如松部陷入数倍日军夹击之中。
为牵制后方明军,小早川隆景命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筑紫广门部5000人由新院店丘陵右侧绕出,顶着明军火炮射击,前赴后继突向望客岘。其本队则接替粟屋景雄部,立花宗茂部接替井上景贞部,保持对李如松压制,而粟屋景雄、井上景贞两部则乘势北上,逼近高阳近郊约九百米处,绕行至碧蹄馆西部隘口,试图包抄至明军侧后。眼见日军势大,李如松亲自殿后,退往望客岘,此时杨元部赶到碧蹄馆与李如松部汇合,封堵住望客岘与高阳之间的隘口,而此时宇喜多秀家部前锋户川达安也率军赶到砺石岭,眼见日军援军不断赶到,已经无法阻挡日军向两翼迂回的李如松,用辎重填塞道路之后,放弃碧蹄馆退往坡州,结束了这次仓促进行的遭遇战。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