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木华黎后裔姓什么:以“陕西大荔拜姓”为代表的拜姓

史料记载,木华黎家系是蒙元时期留在本土的札剌亦儿部人,也最为著名、最为繁盛。

木华黎祖父为帖列格秃•伯颜,父为孔温窟哇。其父兄弟三人,其二叔赤剌温•孩亦赤(赤老温•凯赤)的次子撒儿塔黑后裔建立了札剌亦儿王朝,其三叔者客卜1206年受封第四十四千户。

木华黎兄弟五个,老大忽鲁虎儿、老二期里窟尔功业及后裔不详,木华黎排行老三,老四不合(木格、抹哥)1206年受封第三十七千户,老五带孙在太宗窝阔台时期受封东阿郡王。

木华黎后裔姓什么:以“陕西大荔拜姓”为代表的拜姓木华黎后裔姓什么:以“陕西大荔拜姓”为代表的拜姓

木华黎家系后裔子孙繁盛,勋贵辈出,其长孙塔思系后裔留居今山西一带,速浑察(次二孙)系后裔多留居今辽宁阜新一带,福建泉州出姓自言纳哈出之后,与朵尔直班有渊源,霸都鲁(次三孙)系后裔多以拜姓、笃姓、李姓留居全国。

此外还有还有河北景县及山西大同一带的冯姓、山东沾化台子王村的牟姓、湖北荆门的黎姓,辽宁阜新的李姓、海姓、何姓、牟姓,内蒙古赤峰一带的金姓、季姓、赵姓,都以各种传说、史料、家谱、碑记为由,认为是木华黎后裔。

分次逐一介绍。

陕西大荔拜姓木华黎后裔,源于木华黎六世孙,蒙古第九个大汗格坚汗、元朝第五个皇帝英宗硕德八剌朝右丞相拜住。

现主要聚居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拜家村,有5000人。此外散落在渭南市临渭区孝义镇、官道镇(冯拜村)、官底镇(陡庙),潼关县太要镇、秦东镇、代字营镇、安乐乡,韩城,商洛市商州区东店子、夜村镇会峪村,山阳色河镇,咸阳彬县太峪乡拜家河村、香庙镇下新庄,西安市临潼区雨金镇南拜村、北拜村等,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的60个市县区都有分布。

全国现有与拜有关的村庄——

“拜家村”有三个:即陕西大荔县拜家村,宁夏泾源县拜家村,云南大姚县拜家村;

“拜家河村”有两个:即陕西彬县拜家河村,宁夏泾源县拜家河村;

“拜家”两个:分别是陕西淳化县的拜家,陕西彬县香庙镇北(下新庄东北)拜家;

另有甘肃平凉泾川县的拜家庄,江苏泰州姜堰区的拜官庄……等等。

其形成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拜氏,在清朝同治年被驱赶、或逃难或逃命,流落到陕西南部秦岭山里、西北地区旱原野岭,以及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甚至境外的哈萨克斯坦;

二是1956-1962年修建三门峡水库大荔拜家村移民,大部份移民到宁夏中宁县鸣沙乡新民庄,一部分移民到陕西渭南孝义镇、官道镇、蒲城、澄城、韩城、临潼等地;

三是拜住长子答儿麻失(硕)里或次子笃麟•铁穆尔其他脉系繁衍,自涿州、平江迁徙中遗留者繁衍,后裔在明清为官地留居繁衍。

综合编撰于道光八年(1828年)的《陕西同州府大荔县洛南兴平村高阳里拜八家族谱》,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十年(1921年)《拜氏族谱》,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史、志、碑、铭记载,拜姓源于元英宗硕德八剌朝在“南坡之变”中罹难的右丞相拜住,其祖父为世祖忽必烈朝名相安童,父为成宗铁穆耳朝大司徒兀都带。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为了躲避朝代更替政治祸患,拜住次子笃麟•铁穆尔为首带领家族成员迁到大荔渭河北沙苑南,以其父名“拜住”蒙文音译汉化取首字“拜”为家系姓氏,以为纪念。安居十多年后,洪武中期由笃麟•铁穆尔子,时任浙江布政的拜克昌(字芳华),将祖父、祖母坟墓“始自平江迁葬于同州华志乡”,即今大荔县沙苑拜家村。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