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后150万军队投奔了谁
清朝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满清入关以前,他们的人口很少,也没想到能成功入关,他们的人口大约有多少呢?20万,其中能打仗的有十四万,剩下的都是妇女、老幼以及后勤。
就是这样一支良莠不齐的队伍,靠着满清几个主帅的意志力,利用明朝臣子之间的内斗,顺利进京,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那么同样的,满清这座金碧辉煌的屋子,也有腐朽、倒塌的一天,当那一天到来时,他们比大明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知道,满清是以少胜多,以十四万精锐力量,胜了大明200万军队和300年江山,但是到满清灭亡的时候,他们也有很庞大的军队力量,大约有150万,这些不比明末的军队高明到哪里去,一样也是狼狈逃窜,不知所终。
那么这支军队去了哪里呢?
大清灭亡后150万军队投奔了谁
清朝灭亡前,清朝的总兵力还是很可观的,“八旗精锐力量”有六十万。这些“精锐之师”早已腐化堕落,都是立有军功人的后代,世袭父亲的军功在部队混饭吃,没想过真的上战场,上战场必然能吓尿,因为他们连马都跨不上去。
清朝统一之前八旗是精锐之师,编制各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汉人无法效仿的,还有战争效率,对主帅的服从性,也是汉人比不了的。到了雍正朝,八旗兵就被汉人的绿营兵超过,从此一蹶不振,因为满人有特权,反而滋长了他们的安逸心,所以越来越腐化堕落,也就跟汉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绿营兵又称绿骑兵,是清入关后新招的汉人军队,八旗兵是吃皇粮的是世袭,绿营兵是对外招募的。清军刚入关时,依靠的主要是八旗兵和蒙古兵,仅过了两年,汉人军队就和满人军队并重,又过了几年,八旗兵和蒙古兵成了次要,在战场上绿营兵在前面冲锋,八旗和蒙古兵在后面拎包。
1675年,皇帝公开承认,八旗和蒙古兵已经不行了,已经不能作战。
很可笑的是,没过多久绿骑兵也和八旗兵一样了,而且比八旗兵更恶劣,他们战场打不了仗,但抢老百姓是没的说,烧杀抢掠,纵兵害民。绿营兵还虚报人数,冒领军粮,当然这是他们的将领干的,为了把粮食据为己有。
后来清政府要打仗,只能招募乡军和防军,绿营兵形同虚设。
但鸦片战争后还是有不少绿营兵顽强抵抗的事情,虽然八旗兵废掉了,但汉魂犹存,所以这部分军队最终是被收编了。
最开始他们被汉人大臣收编入湘军、淮军,在战场作战声势浩大,最多的时候达百万。仗打完了,又变成新绿营,驻扎在各地,给大清当看家狗。
清末大概剩了三十万,被地方派系接收,比如北洋水师。在此之前清政府不给他们添置装备,把他们当镖局押镖的用,没事运运宫里的宝贝,用得还挺顺手的。
北洋海军是李鸿章建立的,北洋水师曾是亚洲的骄傲,是亚洲最强大的舰队。这个笔者信,中国最擅长花架子唬人,声势总会造得大,其实也只是“吓唬它的邻居”。
李鸿章在北洋水师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当然他也明白,这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
北洋海军的失败并不仅仅是缺少军费,清政府虽然腐朽,但也砸了不少钱了,何况本来就壕,拔一根汗毛也是我们不可想象的,这么多钱砸进去,为什么还缺少军费?其实少的不是钱,而是人心。
英国人曾描述过当时中国人互相拆台,分别抱团的情景,他们非要搞个老乡会,一个老乡加一个微信群,其他人不管多优秀,只要不是这个圈子的,一律踢。而且当时北洋水师的将领除了搞圈子就是搞嫉妒,谁优秀就把谁踹出去,最好留下的都是庸才。这样的班子坐办公室还行,打仗就不行了。当他们真刀实枪地打时,全都成了一帮乌合之众,于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后来清政府开始花钱了,把一部分没投入北洋水师的绿营兵召唤出来,又招募了一些,凑成几十万人,花钱请人操练,这果这些人变成袁世凯的私人军队。跟着袁世凯的这一部分大清军队,差点建立一个新国家,袁世凯就是他们的新主子。
尤其是清灭亡后,北洋新军拥立袁世凯做皇帝,袁世凯死后,北洋新军成为各军阀派系的私家军队,从此开始各种争斗,死伤无数,但是武器装备、体制编制、规章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也成就了北洋军近代的实力。
北洋新军的残部,最后一部分成了土匪,一部分成了炮灰,一部分被正义之师消灭干净。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