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林徽因之子:对我来说,母亲是一个长期卧病的病人

我们印象中,很多人关于林徽因的描述,大多是才貌双全、熠熠闪光的才女形象。但她的家人,看到的却是林徽因为了学术研究、为了投身设计与病痛咬牙抗争,与时间争分夺秒的模样。

儿子梁从诫回忆母亲"人家说林徽因是个美丽的女子,是美丽的诗人。但对我来说,母亲是一个长期卧病的病人,而且有的时候脾气很急躁的"

林徽因之子:对我来说,母亲是一个长期卧病的病人林徽因之子:对我来说,母亲是一个长期卧病的病人

1940年,为了继续古建筑研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随中研院史语所前往李庄。梁、林夫妇在李庄生活的日子异常艰苦,他们寄给毕生好友费慰梅夫妇的信,纸张都是泛黄、褶皱,甚至是不完整的。有限的纸张空间中,林徽因不舍得浪费一处,写满了对友人的倾诉,这就像是她强大的精神寄托。

从这些信件中,我们能够读到生活的艰苦,却能感受到林徽因强大的内心和韧劲。本以为,这个从名门望族走出来的大小姐会对捉襟见肘的生活抱怨几分,但是她的话语中却仍然充满生的希望。

在李庄,林徽因患上肺结核,生活一度难以为继。当时梁思成学会了修炉灶、运煤块、做家务,在那时,梁思成学会了静脉注射,用于给林徽因治病。他一边照顾生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一边开始撰写酝酿数年的《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林徽因赴美留学期间,得到了梁启超寄来的古本《营造法式》。梁思成致力于破译这本"天书",其中古文晦涩难懂,词句、术语、名辞非常不好理解。为了破译这本天书,梁、林夫妇摸索了十余年。

1931年到1940年,梁思成、林徽因积累了将近200多个县、2000多个古建筑单位的资料,为《中国建筑史》的撰写工作积累大量素材。

梁思成与林徽因踏遍千山万水考察,爬上高高的屋顶去测绘古建筑的斗拱,去考据建筑的年代,他们拿着当年在美国梁启超寄来的《营造法式》,一点点摸索、探寻,试图梳理中国古建筑的历史脉络,重现古建筑的宏伟图式。

林徽因即使当时深受肺病困扰,但还坚持辅助梁思成完成著作。林徽因负责史料方面的研究,研读《史记》《汉书》。梁思成在与费慰梅夫妇的信件中写到"假如她持续如此研究下去,她会成为一位博学的年轻女汉学家"。

1944年,长期卧病在床的林徽因借助美国友人费慰梅夫妇清寄来的研究资料,开始思考战后中国建设低租住宅的问题,并发表《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文章。林徽因即便在病榻之上,也心系祖国未来建设,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1945年,抗战胜利。林徽因告别5年的李庄生活,到达重庆。大部分时间,林徽因只能卧床静养。在重庆,最有名的胸科医生为她做了检查,她的双肺和肾脏均已感染,最多还有5年光景。那时,她已无力站着和朋友合影。

1946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结束9年流亡生涯,回到北平。1947年接受手术,切除了一个肾,虽然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她的身体还是十分虚弱。

1949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参与到新中国建设中。经过1947年底的大手术,林徽因在病床长躺了将近7年,看到梁思成一腔热情投入工作,林徽因也迫不及待参与其中。

林徽因被聘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并在清华大学教授《近代住宅》课程。

学生王其明、茹兢华晚年回忆,当年每周她们都去林徽因家中汇报论文进度,林徽因当时特别瘦弱,但讨论起学术来精气神儿十足,好像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只不过,学生每次去到家里,都要等她一阵,受肺病困扰,她要咳嗽好一阵,把难受劲儿顶过去,才能与人交谈。

当年,林徽因承担人民英雄纪念浮雕图案设计,梁思成担任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副主任。刚刚毕业的关肇邺每天都要到梁、林家报到,在林徽因指导下绘制浮雕图案,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个多月不间断。

关肇邺回忆,虽然林徽因身体不好,但是谈论到她热爱的古建筑、文学艺术,她依然滔滔不绝。说多了,她就用手捏住嗓子咳嗽几下,然后继续说。

有一次,林徽因指导关肇邺绘画浮雕,关肇邺绘制的时候线条显得比较柔软,林徽因评价"你这是乾隆趣味",也就是说这种风格比较"俗气",她说"这种东西不能代表我们的英雄"。

而后,林徽因由此话题展开为学生讲解关于乾隆时期艺术特征、历史等等,最后她建议从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找找灵感。就这样,在林徽因利用她的丰富学识和艺术品位摸索、指导着浮雕设计工作。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破土动工。

50年代初,林徽因对中国装饰艺术演变进行研究和梳理,她在与梁思成多年的古建筑考察中,深深着迷于那一处处佛像、浮雕、佛龛等历史建筑中遗留下的文化瑰宝,而后将古建筑中的灵感带入到后来的设计工作中

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选择参军,母亲林徽因的身体越来越差,父母对其不舍,又不愿阻拦女儿的志向,于是便约定,梁再冰可以参军,但一年后需要返回北京完成北大的学业。

1950年,梁再冰回京。本以为把自己千盼万盼回来,母亲林徽因肯定会异常高兴。结果梁再冰到家发现,林徽因正在全神贯注设计国徽的图案。"我觉得就好像我刚上街买了一颗白菜回到家那样",母亲林徽因把精力全部投入在设计工作中,连热烈欢迎的态度都顾不上了。

后来,清华建筑系整理资料时,发现林徽因尚未完成的《敦煌边饰研究初步》手稿。常沙娜曾被梁思成、林徽因特意聘请到清华担任助教。她回忆,林徽因曾经教诲她,我们中国历史这么长,我们一定要把中国的图案汇集起来。

林徽因工作起来特别拼命,特别忘我,工作完了就要歇好久。"她其实要真正养病,她不至于走那么早",说到这里,常沙娜满是惋惜。

林徽因生命尾声写给费慰梅夫妇信件中说"有时我坐在那,假装慵懒地休息、聊天,实际上我实在偷偷地倒气。别人说的话我一个字也听不清。每当有伴儿的时候我非常尽兴,但事后总是会非常疲惫、痛苦不堪。但是,如果我让别人知道事后会是这个情形,恐怕再也不会有谁愿意走进我的身边。"

1955年,林徽因住进医院。女儿梁再冰刚刚生完女儿,遗憾的是,因为肺病,医院没能同意梁再冰将外孙女抱来给外婆林徽因看看,1955年4月1日凌晨,林徽因去世。

如果我们对于林徽因的理解仅仅拘泥于她的各类情感故事,那么对于这位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的理解实在过于片面。林徽因在海外求学归来,一直陪伴在梁思成身边,协助其研究中国古建筑及建筑史,在学术研究上不遗余力,在古建继承上竭尽所能。

她是砥砺风雨的"四月天",有爱,有暖,有坚强。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